书赞小说>科幻末世>末世穿越:1945>第106章 战争之后
  在疆新的占领区,一座一座的防空洞和地下工程被重新开启,这些大型防空洞和地下公式足够保护周宇和周宇的部队还有一些平民安全度过核战争。

  目前,周宇的总兵力有三个师和一个最后的大队还有一个绿魔鬼空降团和自己的团,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基地士兵,还有一个即将任务奖励的一个师,地下工事再加上六个大型防空洞完全可以容下他们。

  剩下的大小型防空洞可以留给平民,如果他们还算听话的话,可以让他们其中的超过半数人进入这里。

  而周宇为此准备的,这是要挑起一场小规模的核战争,或者是防御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他需要一个比肃甘省更大的战略纵深,那就是疆新省,以应对军队或者是核战争的威胁。

  在另一边战场,ss第一装甲师第一装甲掷弹兵团已经进入了乌鲁木齐的中心地区,布莱克躲在之前pla挖掘的战壕内。

  泥土和水已经将他的头盔染成土黄色,这倒也增加了头盔的隐蔽性,作战服还有各种装备上也沾满了灰尘,面包戴防毒面具罐,衣服上到处都是灰尘和白色的灰,除了脸上其他部位到处都是灰尘。

  此刻,他正坐在战壕内嘴上叼着烟,静静的听着敌方的还击声,仔细的辨别对方的火力,这也是能消散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吧。

  时不时跟旁边的士兵开个玩笑,讲个黄段子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放松,最先崩溃的就是那些不会放松的人。

  布莱克仔细听了一会儿,总结说道:对面的人子弹不够了,轻机枪的声音从原来的长点射改成短点射了,给士兵分发下去,五分钟后准备开始冲刺。

  在五分钟之后,布莱克嘴里含着哨子使劲一吹,步兵们跟着特种装甲车和坦克开始向前推进。

  很快,彻底吃掉了乌鲁木齐的守军,这一战,ss第一装甲师损失了70%的人员,其他的战场损失勃兰登堡装甲掷弹兵师损失了50%的人员,ss第34外籍装甲掷弹兵团损失了80%的人员,最后的特殊大队损失了办个分队。

  这些都被周宇给补充回去了,反正只要他猎杀点有,部队就能一直处于满员状态,不管部队损失有多大他都能填满。

  很快,剩下两座城市之间的腾讯也被中断了,炮火席卷了这两座城市,无数平民和军队死在这座城市内。

  一句句的尸体晾在广场上,一位位的德军士兵被集中安排到一处安葬,pla士兵的尸体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平民的尸体送去火化。

  现在的周宇可以说是赛里斯最大的军阀了,其他军阀也没有他的人数和地域广泛,可能枪械和其他装备稍微好一点。

  很快任务奖励也来了,ss第二装甲师(帝国师)

  ss第二装甲师〔帝国师〕

  第三装甲掷弹兵团(3250人,特种装甲车407辆)

  第四装甲掷弹兵团(3250人,特种装甲车407辆)

  第四装甲团(改装豹式坦克60辆,改装四号h型60辆,改装虎式20辆,半履带卡车50辆,指挥特种装甲车一辆)

  第二装甲团(改装豹式坦克60辆,改装四号h型60辆,改装虎式20辆,半履带卡车50辆,指挥特种装甲车一辆)

  第二装甲炮兵团〔ss-"langemarck"〕(105毫米榴弹炮30门,150毫米榴弹炮40门)

  第二装甲侦察兵营(改装四号h型30辆,特种装甲车50辆)

  第二防空营(球型闪电20辆,三八型20毫米防空炮30门,半履带卡车30辆)

  第二火箭炮营(系统提供42型自行火箭炮30辆,半履带卡车30辆)

  第二装甲轻步营(改装四号h型30辆,特种装甲车200辆,半履带卡车50辆)

  第二工兵营(特种装甲车50辆,半履带卡车50辆)

  第二后勤营(半履带卡车200辆)

  二战德军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全称为panzerwerfer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实战表明,150毫米火箭炮是十分有效的炮兵兵器。不过,由于它是牵引式,进入和撤离炮兵阵地感到不便。为此,1942年,德军开始研制自行式的150毫米火箭炮。选用的底盘为sdkfz.4/1“骡”(maultier)式3吨半履带式装甲车,改装的过程是,将装甲车的后部改装成火箭发射转台,上部装上10具火箭发射筒。发射转台可以左右旋转270度,火箭发射筒的俯仰角为-12~+80度。车体内装20枚火箭弹,10枚火箭弹打完后,乘员要打开后车门,站在伸出的踏板上来装填火箭弹。弹药基数只有20枚,作战时有专门的弹药车来配合作战。转台的操纵及火箭弹的发射,均由乘员在车内控制。由于火箭发射装置布置在车体后部,又有装甲保护,火箭弹发射时的喷火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1,

  最初于1943年4月投产,并生产至1945年3月。希特勒于1942年已要求生产这类型车辆,接着这款车于1943年秋季第一次在前线上进行测试。欧宝为其最大生产商,负责生产其中的大部分组件,包括当中亚当欧宝3.6升6缸引擎,能提供68匹马力和80升的燃料容量。一共生产了约300辆,配套的munitionkraftswagen弹药车共生产了289辆,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上均有大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