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争霸:召唤名将战诸侯>第109章 郑亡
  且说王世充领着败军来到了豫州,豫州此时由陆豫管辖。

  陆豫向王世充推荐了刘轶,这刘轶当初攻破汝南和颍川有功,不过都是依靠田丰的谋略和刘牢之的勇武,可是他们的功劳都被刘轶揽到了自己身上,因此能力一般却升官不断。

  陆豫帮助王世充重整军队,很快便又集结了五万大军,王世充打算趁着窦建德在冀州的脚步未稳,一举夺回失去的一切。

  但王世充由于前番战败,变得十分谨慎,他让陆豫先领两万军队向北,而自己紧随其后,分兵前进,即使遇到敌袭也能相互照应。

  陆豫带着刘轶,他现在非常信任刘轶。

  途中,他询问了刘轶对于即将的战斗有什么想法,刘轶瞬间惊慌,他可没有这个能力,于是说道:“请将军容我思考一晚。”

  扎营后,刘轶便找到田丰,询问计策。

  田丰性格刚直,对于刘轶匿下他的功劳的举动十分恼怒,但是都是忠心郑国的,为国家效力,田丰倒也不甚介意了。

  田丰知道王世充之前的战败一是因为轻敌,急功近利导致中了埋伏,二是因为士气不稳,一触即溃,因此只要避开这两点,郑军依然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他向刘轶建议,出兵前先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与夏军交战时稳扎稳打,胜利一样很简单。

  刘轶将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说与陆豫,陆豫尽数听取并来了个全军动员。

  夏军方面,窦建德派遣高肃领军迎敌,庞德随同,窦建德本人还要安抚冀、兖各郡,将两州彻底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因此将军权交于高长恭,并让范增辅助高肃。

  两军对峙,陆豫先让刘轶率领骑兵从敌人侧翼进攻,刘轶表现平平,生有异相,奋勇当先的刘牢之却是耀眼夺目,高肃看了,内心赞叹。

  他举枪直奔刘牢之而来,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夏军退去后,高肃心中一直惦记着刘牢之。

  范增献计,收降这员勇将。

  如此骁勇却籍籍无名,范增猜测,他是被刘轶雪藏了。

  于是第二天对阵,他便决定跟随高肃前来,打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刘牢之。

  阵前,高肃与刘轶先是对骂一番,然后范增喊道:“刘牢之将军可在?”

  刘牢之出阵,“某在此,不知何事喊我?”

  范增看他面相奇异,本事一定不一般,怪不得高长恭对他念念不忘。

  “刘将军勇猛非凡,我等都是十分佩服,可惜王世充不能重用。吾主是爱才之人,只要有才,不论寒门还是士族都能任用,将军意向如何?”

  两军阵前劝降,这可把刘牢之吓到了,一不小心自己的性命不保啊。

  他急忙对刘轶解释道:“将军切勿听信敌人的言语,牢之对大郑忠心不二,绝不敢有异心。”

  刘轶点了点头,谅他也不敢!

  “王世充败局已定,将军不要再执迷不悟,仔细想想吧。”

  等到范增说完,高肃便领军退回了,此次前来只是为了刘牢之,至于战斗一时分不出胜负,还是不要浪费兵力了。

  回到军营的刘牢之久久不能平静,今日阵前范增的话,他动心了。窦建德名声可远比王世充好得多,也的确有爱才之名。自己受不到重用,投降了窦建德的话,自己的能力或许会有用武之地。

  他思考了一夜,终于在天亮前决定了。

  他自思,自己毕竟是郑臣,即使要走,也不能用损害郑军的方法来作为见面礼,于是一个人、一匹马,刘牢之出营来到了夏军的大营。

  高长恭见到他,喜不自胜,哈哈大笑,“将军弃暗投明,我即刻报与陛下,举荐你的勇武,相信未来将军一定可以在大夏大放异彩。”

  “降将刘牢之,谢过将军了。”

  郑军大营中,刘轶得知刘牢之投敌,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一个小小屯长,走了就走了。

  但是田丰却知道刘牢之的本事,他知道刘牢之一定是不满刘轶对他的待遇,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想要靠信仰支撑他坚持下去,恐怕很难。你可以说他不够忠君爱国,但是武将谁不想扬名立万?

  田丰找到了刘轶,张口便骂其虚伪腐败,他的性格不允许他再纵容刘轶的行为。

  可是刘轶不是什么心胸宽阔,能听得进反对意见的良将,他不顾曾经的情谊,一怒之下将田丰关押起来,他知道自己对田丰也不好,将其关起来也可以防止田丰像刘牢之一样投敌。

  他还在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第二日,陆豫的军队赶到,他决定使诱敌之计,先派刘轶战败引夏军来攻,而自己设下埋伏,将敌人包围歼灭。

  而刚好,范增也使了这个计策。

  高肃率军与刘轶对战,夏军佯败,本来打算假装退败的刘轶看到敌人溃不成军,心中大喜,直接率军追击,结果进入了夏军的埋伏圈,刘轶在乱军中被杀死。

  如果此时刘牢之还跟随刘轶,或者田丰还在他身旁劝阻,想必他也不会就这么死了。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陆豫得知刘轶兵败,损兵折将,也是愈发苦恼。为避其锋芒,他打算先暂时撤军。

  这时,军营中一片混乱,出帐一看,夏军已经冲了进来。千名骑兵四处践踏,杀死的郑军不计其数。庞德手持长刀,趁陆豫不备,一刀劈死了他。

  主将既死,大军归降。

  一直被关押在军营中的田丰得知郑军大败,自尽殉国。

  可惜田丰还没怎么在异世扬名,为主君献策便自尽了,不遇明主永远是为臣者的悲剧。

  郑国又是一败。

  豫州的王世充得到消息后,欲哭无泪,难道大郑就要这么亡了吗?

  之后一个月内,高肃的大军攻占豫州数郡,将王世充团团包围,最终城中无粮,郑帝王世充只得出城投降。

  作为被系统平衡出来的第二位隋末枭雄,王世充也步了李密的后尘,以失败退场。

  自此,豫州归于窦建德,郑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