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八零真千金甜又飒>第202章 燎原之势
  陪着阮嘉嘉把屋子都整理了,又帮着搬了家,顾织雾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店里的生意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宫芃把心思都放在了其他的地方,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顾织雾都没有见到她。

  不仅如此,顾织雾连林环都没有再见到。

  见不到也好!

  她也没有那么多功夫和时间这两个人浪费时间。

  时间飞快,眼看着春晚就要进入排练时间了,江晚也终于通过黄贺认识了广播台的人,也谈好了广告的价格和时间,以及篇幅。

  说来也巧。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子愈发好过之后,京城的各种美食摊子和店铺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光是西点店和蛋糕店,整个京城就有七八家。

  这数字现在看是不多。

  但算上那些老字号糕点店的话,最少也有十几二十家了。

  还有什么卤煮店、烤鸭店、包子店的,更别说大大小小的餐馆了。

  之前大家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开店。

  生怕上面再有变化。

  可看了这几年下来,那些开店的人都好好的,大家一个个的也就都放了心。

  有那个本事的,也早早的看好了位置,就等着装修好开店了。

  这样的百花齐放,广播台当然也有人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

  今年新开辟了一档美食节目,不仅会探寻京城好吃的店铺,还会在每次节目的结束时间教一道菜谱。

  至于能做成什么样子,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而且时间还特地选在了热门的晚饭后。

  就像几十年后电视机的遥控器掌握在家里的大妈们手里一样。

  家里有收音机的,到了这个时候调节目的旋钮也掌握在这些大妈们的手里。

  能听到节目,知道京城有哪些美食、美食的历史,还能在节目末尾学一道菜谱。

  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意?

  别看现在是八十年代。

  但谁家有一道拿手好菜都是藏在自家不会说出去的。

  就是亲姐妹之间,那也有互相防备的。

  甚至顾织雾这一行,做面包的也有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

  有了电台做宣传,顾织雾也能松一口气了。

  一周年的活动原本是要在十月份举办的。

  但是那段时间忙得不行,为了自己,也为了刘振华不被累死,顾织雾只能拖延了时间。

  最后决定在十一月份的时候进行织雾面包的一周年活动,再配合广播台的宣传,完美!

  “师父,我都给忘记了!还好今早想起来了!”刘振华一早过来,抖了抖手上的雨伞。

  一场秋雨一场寒,眼看着秋雨差不多下完了,估计下次再降温,京城就要下雪了!

  刘振华换上围裙,摸了摸平时用来发面的大水盆,温度刚好。

  冬天天气冷,楼房才有暖气供应,像他们这种商铺是没有的。

  哪怕顾织雾在店里准备了不少炭盆取暖,像后厨房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不能放的。

  所以每天都会准备一个大水盆,装上热水,稍微凉了一点之后就可以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上面醒面。

  以免因为温度态度,面发不起来。

  “什么事情啊?风风火火的!”顾织雾把隔水软化好的黄油打发,准备好可可粉和巧克力摆在旁边。

  小小的后厨房里已经忙碌了起来。

  刘振华有些不好意思。

  也是他忙晕头了,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前几天店里来个南方人,听口音像是赣省那边的。说是想来咱们店里当学徒,拜师学艺,不要工资都可以,就是想出师之后回老家开店。”

  顾织雾听了,心里有了个猜测,“赣省?你确定?”

  “听着像。”刘振华在沪市的那几年也不是白干的。

  在沪市见多了形形色色各种人,口音也能听出来一些。

  “反正不是赣省就是旁边鄂省或者徽省的。这几个省份说普通话的口音都很像的。”

  确定的话,那很有可能来的是赣省临川市的泸溪县人,

  那个县,后来被称为“龙腾国面包之乡”。

  之所以这么称呼,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泸溪县的两位退伍军人开展面包行业之后,不仅打破了从前面包行业师傅教徒弟,手艺封闭的情况。

  还亲帮亲、邻帮邻。传授技术,提供信息。甚至还有扶助资金的情况。

  让面包行业在这个县城形成了燎原之势。

  整个县城到最后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都在从事这个行业。

  后来,社会上干脆戏谑的称呼他们为“泸溪帮”。

  后世很有名的某师傅肉松小贝,创始人从小跟着父亲在面包房里。而他的父亲,就是泸溪帮的出身。

  还有在金陵出名的lucy河,创始人也是泸溪帮出身。

  甚至可能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开在路边非常不起眼的那种小糕点铺子,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是赣省人。

  顾织雾上辈子其实也有沾泸溪帮的光,才发展得那么快。

  只是她印象里,这还早了点吧?

  “行啊。你让他过来,我先看看再说。”顾织雾又算了算时间。

  现在可不像后世那些是有系统学习的模式。

  一直到九十年代之后,开店的人多了,打下手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之后,学做面包做蛋糕的速度也就快了。

  但是现在,还是按照从前收徒弟的那一套来。

  刘振华为什么那么感激顾织雾?

  就是他觉得自己之前那几年在沪市被蹉跎了时间。

  当学徒打下手练基本功也不是不行,基本功越扎实,不管是做哪一行都是好的。

  但是有些人那就是纯粹使唤学徒,耍当师父的威风。

  更何况,就是因为不受重视,所以刘振华才一直被那些人欺负。

  他的那些自信,都是在织雾面包才一点一点的捡起来。

  “您这就答应了?”刘振华还有些措手不及,“这……就不再考虑考虑?”

  虽说他和顾织雾的年纪差不多。

  但是在顾织雾面前,刘振华都不自觉的把自己往小辈的位置摆正。

  现在听说顾织雾这么痛快的就要答应再带一个学徒,尽管知道这件事情总是会发生的。

  刘振华还是有些语气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