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开局武大郎,势要绿了西门庆>第90章 为什么还是这个结果
  时光如白马过隙,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武植已经提前去了东平府,住进了花子虚的府宅。

  面对小三关的最后一关,也是由平民百姓向士子的转变,武植丝毫不敢大意。

  毕竟这一次,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了。

  甚至,邱荣还有可能给自己使绊子。

  这一日的清晨,武植头戴儒巾,身穿青色长袍,带着笔墨纸砚,还带着一个用竹子做成的水杯,早早地来到府衙大门外等候点名。

  院试比县试和府试严格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院试才是科举之路的正式开端。

  县试和府试只能算作预考而已。

  在众人等待的时候,有衙役抬着几筐饼子和小菜进入棚子里,这些就是生员们中午的吃食。

  而学政官和几位官员穿着官服坐在了最前面的高台上,面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水果。

  在入口处,有十几个衙役站在门口,负责检查进场的生员,除了笔墨纸砚和水杯,其余的一律不准带。

  按照规定,他们这些人还要脱衣脱鞋。

  顺利通过后,自然会有衙役领着到前面核验身份,等身份核验完成后,随机抽取一张考号,按照考号去寻找自己的座位。

  座位很简陋,也就一张桌子一条板凳。

  等生员入场结束,院试也就正式拉开帷幕。

  衙役将试卷一一发给在座的生员。

  武植拿起手中的试卷,将自己的名字及个人信息写在上方。

  然后再往下看,试卷上的题目共有两道,其中一道是文章,另一道是策论。

  文章的题目是这样的,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这是一个四书文题目,出的题倒是四平八稳,但是想要写好这篇文章,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这原意是孔子和弟子颜回吹牛逼,如果有君主赏识我,我就把治国平天下的那一套政策推行开。如果没有人赏识我,我就把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藏起来。

  写文章,也就是对这一句话进行展开,类似于后世的阅读理解。

  经过在章相公那里的磨炼后,武植一瞬间就能想到五六种破题的办法,但这些破题思路都是中规中矩,根本不能脱颖而出。

  又想了片刻,武植还是没有好的破题思路,只能比照着之前写的文章,还有自己的理解,开始下笔书写。

  怎么说呢,武植写的倒是挺流畅的。

  全篇写下来也有一些闪光点,但是也有不少纰漏。

  正常来讲,只要学政官不使绊子,考过院试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约写了一个多时辰,第一篇文章就写好了。

  稍微休息片刻,武植便继续看向第二道策论题,这一道策论题木也比较简短,题目是这样的。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论。

  这道策论出自于三国诸葛亮所言。

  意思是,要让法令对人们产生威慑,所有人都服从法令时,人们就会感觉到公平恩惠。以爵位来显示地位,大家凭本事来获取爵位,那人们就会感到荣耀。

  这说的就是赏罚分明。

  在后世小学生作文中也经常出现。

  武植在看到题目的时候,脑海中就浮现出好几个版本。只不过脑子里的版本太多,也不知道用哪一个比较好。然后想了想,开始在纸上书写。

  赏罚乃人生大权。赏罚分明则纲纪正……

  毫不停歇,一蹴而就。

  写好后,武植又检查一遍,然后将两篇文章抄写在试卷上。

  此时已经有人交卷了,身为学政官的邱子平看过试卷后,时不时会问一两句话,然后再勉励学子一番。

  不过也有信心满满的学子交卷,被邱子平当场指出文章中的纰漏,然后一脸苍白的下台了。

  武植顺着人群,走到前面,将试卷交了上去。

  邱子平看到武植时面无表情,然后看到武植的试卷后,竟然标着是今年县试、府试的双案首,这人这么有才气?

  然后邱子平忍不住看起试卷。

  随即眉头忍不住微蹙。

  怎么说呢,武植的字体倒是不错,活灵活现的。可是这文章写的过于四平八稳了,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学政官邱子平忍不住道:“我看你乃县试和府试的双案首,可这文章写的中规中矩,难不成现在东平府的学子如此差劲吗?”

  听到评价,武植心中咯噔一声。

  闻言,下面考试的学子们不禁有些同情的看着武植,被学政官这样说,基本是凉了。

  下方正奋笔疾书的邱荣见状,高兴的无以言表,自己这一次,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武植拿了县试、府试第一名又如何?

  结果过不去小三元的最后一关院试,简直丢人要丢到姥姥家了。

  而自己,成为最终胜利的那个男人!

  邱子平突然问道:“论语中,子曰两个字出现的最多,以此为题,你可以试着解释解释。”

  这是对他的考验。

  武植写文章的水平一般,但是对这种分析倒是非常有心得的,当即便答道:“孔圣为百世师表,一言而为天下法。”

  邱子平点点头,道:“你倒是有些急智。”

  说罢,摆摆手让武植离开了。

  科举过后,东平府的酒楼瞬间爆棚了。

  被压抑许久的才子们,终于得到了释放的机会,他们三五成群,在东平府最大的酒楼大摆宴席,夜夜笙歌。

  而尤其以邱荣为甚。

  他每天都要邀请不同的才子喝酒吃饭,谈论着风花雪月。

  时不时还喊一句:“今天的花费由我邱公子买单!”

  有人奉承道:“看邱公子这胸有成竹的样子,怕是院试稳了。”

  邱公子哈哈大笑,伸出手指道:“这只是其中一件喜事,还有另一件!”

  那人不明所以,问道:“另一件是什么事?”

  “有上榜的,自然有落榜的。”邱公子笑道:“想那县试、府试的案首,如果不能过院试这一关,恐怕也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不会吧?”

  “有什么不会的?”邱荣道:“这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想起这件事,邱荣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从小勤奋努力,又出身大家族,本以为能凭借实力在科举之路上有所作为。

  但是,第一次的县试就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原来,关系户可以为所欲为。

  他不信邪,又发奋学习,企图在府试上找回场子。

  可是,府试他又败北了。

  他不是败给了实力,而是败给了这个不公道的社会,邱荣悲愤委屈的想掉眼泪,不知该去对何人倾诉!

  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后来,他看开了,去他的真实实力,我能凭借家里的关系,靠什么实力啊!

  不就是拼人脉嘛?谁怕谁啊?学政官是我本家大伯,院试案首还不是手到擒来?

  小三关都是靠主考官一言决定,总量又不多,所以不像乡试、会试那么麻烦,放榜速度一般很快。

  在院试三天后,就在府衙外面放榜了。

  前来看榜的人远比县试府试的多,不但有考生、家人和看热闹的,还有很多职业看榜的人。

  所谓职业看榜人,都是团伙作案,少的十几人,多的几十人。有专门负责挤进去看榜的,有负责专门传话的。

  一路将话传到中试的人家里,然后讨赏。

  几声锣鼓响起,府衙大门打开,两排衙役从大门中鱼贯而出,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榜文张贴在墙壁上。

  随即人群蜂拥而上,抢占有利位置去看榜,榜文下一时间人头攒动。

  邱荣也带了家仆看榜,家仆负责扫清前面的人群,邱荣信步走上前,一脸傲娇道:“你们这些人不必看榜了,头名必定是我,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一时间,众人不禁向邱荣看去。

  见吸引了众多目光,邱荣更加得意洋洋。

  榜单是从后往前排的。

  武植率先看去,见到后面几个名字没有出现自己,心中不由的一阵打鼓。

  难道自己落榜了?

  随着榜单的展开,武植的心情越来越差。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绝对达不到优异的地步,尤其是又被学政官邱子平点评过平平无奇,所以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前几名。

  而邱荣看到榜单,不由的嚣张起来,看到人群中的武植,大声道:“武植,就算你拿了县试和府试的案首又能如何?这小三元最后的案首必定是我,还是我笑到了最后!”

  武植叹口气,榜单已经展开到前十名了,依旧没有出现自己的名字。

  看来中第的可能性太小了。

  只能准备来年再战了。

  等榜单展开到前三名时,武植摇摇头,奇迹不会发生了。

  自己一路闯过县试、府试,最终要倒在院试了。

  相比之下,邱荣愈发嚣张:“各位,今日我邱家大摆宴席一百桌,就是为了庆祝此时此刻,等一会儿回去后,诸位……”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仆人捅了捅,示意他看向榜单。

  邱荣看去,正好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二位。

  他顿时愣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怀疑看错了,揉了揉眼,又再度看去,还是第二名,没有丝毫变化。

  为什么?

  难道还有人比自己写的文章好?还有人比自己后台硬?

  邱荣不敢置信,眼睛瞪得极大,缓缓看向最上面的那么名字。

  武植。

  两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帘。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