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神级透视眼>第444章 真假画作
  “假的?”众人不由得哗然。

  杨天放冷笑一声:“你自己说不出所以然来,就信口胡诌是假的?真是天大的笑话!”

  李重楼和赵星河再次走近几步,仔细端详着那幅画,现在没有任何仪器,连最简单的放大镜都没有,纯粹依靠个人的眼力、阅历和经验,两人凝视几十秒,仍然一头雾水。

  丁伟也一脸的不解。

  “无论是画风还是运笔,都是南宋的大家马远真迹无疑!陈先生怎么断定它就是赝品呢?”

  邵小敏双目灼灼的凝视着陈阳,嘴角边露出一丝丝毫不掩饰的笑容。

  “陈阳先生,你可别信口开河!既然说是假的,一定要有理有据!无论是纸张还是墨迹,都可以断定是南宋时期的东西!你只是一言武断,恐怕很难以服众!”

  她心中欢喜若狂,刚才陈阳胜了一局,现在自己扳回一城,总算打成平手了。

  “我当然不会如此武断!”陈阳轻笑一声。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马远的这幅《寒江独钓图》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有无数的大家纷纷模仿。虽然那些画家艺术成就达到巅峰,但是意境却相去甚远。”

  “马远的这幅画是再现南宋时期百姓的艰难生活状态,更是流露出自己不像金元异族屈服的孤高品格,意境顿时比后世的模仿作品逾越到一个新的境界。”

  “模仿马远最比较出名的大家,有明朝正德年间的浙派画家朱端……”

  “陈阳,你这可就大错特错了!”邵小敏急忙打断,她脸上露着得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陈阳这下终于栽了个大跟头。看書溂

  “朱端是根据《寒江独钓图》这一题材,全新创作了一幅江雪独钓的画作,但是他画面与这完全不同。”

  邵小敏继续说道。

  “他画的是高山、青松落满积雪、江河千里冰封的情景,而所谓的独钓几乎丝毫不见。与其说他是契合了寒江独钓,倒不如说他更多的是再现了唐诗的意境。与马远关系并不大。”

  “他两个人完全是两幅画,朱端只是从马远画中受到启发,他又新创做一幅唐诗意境的画作,而不是单纯的模仿马远。”

  “陈先生,恐怕你弄错了!”

  邵小敏心中几乎乐开了花,她没想到陈阳竟然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这可比她刚才严重多了,刚才那是外国的国宝,她不了解,即使出错,别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而这幅画是正宗的我国国宝,陈阳确实弄出如此大的纰漏,这岂能是用学识浅薄来解释的?

  一些熟知历史的人不住点头。

  李重楼和赵星河对视一眼,两人不住摇头。

  “不太可能啊!以陈阳聪明机智的头脑来说,他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啊!”

  蒋婉儿和薛明珠面面相觑,两人眼眸中闪着异样的光芒,充满疑惑。

  肖青璇更是诧异不已,以她对陈阳的了解,陈阳绝不可能连这种知识都不懂。

  丁伟说道:“朱端画的那幅《寒江独钓图》,也同样供奉于圆明园,也是同一时间被日本抢走,同时陈列于东京国立美术馆。”

  “有一些人去日本旅游,曾经见过那两卷真迹,可惜我们的国宝,流落到异国他乡。”

  众人不禁扼腕叹息。

  过了几分钟,杨天放缓缓抬起头,凝视着陈阳,淡淡的道:“陈阳,恐怕这一局……”

  陈阳突然打断:“我还没说完呢。”

  “嗯?你想说什么?”杨天放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

  “朱端的确画的《寒江独钓图》与马远大师的那幅完全不同。但是你们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朱端一共画过两幅独钓图。”br>
  杨天放和邵小敏一愣:“什么?不可能!”

  全场的众人更觉得不可思议。

  陈阳微微一笑,继续道:“朱端一开始刚得到马远的那副《寒江独钓图》时,欢喜若狂,想要临摹一番。”

  “但是很可惜,他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马远大师的那种意境。”

  “并不是说他的艺术造诣不如马远,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明朝正德年间,虽然是明朝国力日渐下降时期,但总体来说,政治安定,社会平稳,百姓勉强能够生活,虽然有一些乱象,但还不足以影响国家和百姓,人们也没有过多的想法,生活平淡,甚至可以说有点乏味。”

  “而马远身处南宋时期,南宋沦为半壁江山,时刻面对着北方金国的威胁,百姓们生活异常艰难。”

  “每个人都遭受着国破家亡的苦难,又充满收复中原的渴望,这种内忧外困的心境,几乎伴随着南宋百姓的一生,这自然而然的就融入到马远的笔下。”

  “马远应该是最了解柳宗元的人。大唐达到了一个千年盛世王朝的顶峰,开创了一个上千年无法企及的辉煌时代,但是一场安史之乱,彻底埋葬了后世遥望的辉煌大唐。”

  “柳宗元他生在中晚唐,回想曾经的大唐盛世,不由得感叹,而他想重整大唐河山的宏远无法实现,心中的彷徨和苦闷,尽数化为那首唐诗《江雪》。”

  “他们二人都身处乱世,对苦难感受到切肤之痛,心意相通,一诗一画,意境天成。”

  “而朱端无法感受这些,因此他模仿的画没有神韵。他非常恼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另起机杼,重新画了一幅《寒江独钓图》,就是世人所广知的那副!”

  “他只是在画面上呈现出那种孤独、寂寥之感,而在意境上,远远达不到那种境界!那幅画虽然神韵上稍弱,但是画工造诣已经炉火纯青,不失为珍品!”

  “而且他原来临摹的那幅,被他自己收藏,临死前被好友获得!清末乱世,被一个日本古董贩子收购,他想方设法弄回来日本国!”

  “那个古董贩子想方设法的认识了日本国立美术馆馆长芥川胜男,芥川胜男见到这副临摹作品欢喜若狂,当下高价买下来!”

  “他用这幅作品,把美术馆的那副真迹掉了包,成为自己的私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