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第四百零八章 君臣之辩
  要么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压榨苦命人的钱财,要么帮着救民军做大做强,更创辉煌。

  老冯的目的很单纯,那就是保持自己的官位,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好事,但是手段却有些肮脏了。

  首先,他拿着楚行给他们家的五千两银子,买通了金陵镇守太监韩赞周。

  要说这韩赞周也真的是没见识,崇祯是因为山东动荡,要稳住后方才派遣他去的金陵,谁曾想他一转眼就被五千两银子给迷惑了。

  没办法,实在是崇祯太穷了,手底下人也过得苦哈哈的,忽然有人给他拿银子,他真的快乐啊。

  于是乎,被崇祯委以重任的金陵镇守太监,就成了救民军体系的工具人之一。

  孙元化败得一点都不冤枉,因为他根本不是跟救民军在对抗。

  他是跟救民军所控制的青州府、莱州府大半,以及和蔼可亲的镇守太监韩赞周对抗。

  如果没有大批量的金陵产的火器支援,楚行无论如何都没有底气跟孙元化打这一仗的。

  而且楚行此举,也是有意告诫沈雀,救民军并不是离开你就活不下去了。

  当然,楚行也没有因此多花一文钱,老冯的活动经费,花的都是从沈雀身上省下来的银子。

  收了银子的韩赞周那是一个听话,老冯让他怎么写奏疏欺骗崇祯,他就怎么写信欺骗崇祯。

  光一个南京镇守太监肯定还不行,支撑一个政权肯定是不够的,楚行又指使老冯,买通了河南布政使刘余祐。

  这厮在历史上也非常没有节操,崇祯对其那是相当信任,他从崇祯元年开始,就一系列的官职加身,河南副使、陕西副使、分守河南道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应天府尹,工部侍郎、兵部左侍郎。

  可谓是给了其极高的殊荣,可当李自成来了之后,他非常敏捷的投奔了李自成,顺治来了,他又非常迅速的投靠了顺治。

  反正谁牛逼他就跟着谁混。

  这位布政使也是每日装样子给崇祯看,表面上清廉的不能再清廉,实际上贪腐的事情没少干,老冯的银子一过来,他就毫不客气的接收了。

  救民军通过老冯,又解释了一系列顺天府、大名府的高官。

  虽然大多数都是文员,而且很多都不是实权派,但是提供些情报,暗中给予一定的支持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救民军自从成立以来,暗中繁衍,利用李岩等人的暗中奔走,小心的接洽各方大佬,到老冯加入战场,不消半年的功夫,就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

  甚至连钱谦益都被救民军暗中培养的柳如是二号给影响着,至于柳如是一号,现在还是个小姑娘呢,楚行甚至都不知道她叫啥,只是觉得这个情报人员的名字比较中听,所以便取名柳如是二号。

  现在想来,救民会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黑暗面太多了,自己该吸纳更多的正义之士加入。

  歇息时,楚行便改变《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故事,让身边儿的女官排练,等到时机成熟,便进行大规模的公演。

  将钱进打发走,楚行便开始提笔写救民会内部的文章。

  救民会的纲目便是,拯救天下万民,打造王道乐土。

  考虑到救民会肯定不是那种过于阳春白雪的组织,楚行又故意将文章写的非常的大白话。

  接下来的条陈便是,凡是年满十六岁的汉家儿郎,皆可加入救民会,愿意效忠大乾国国主的命令,愿意执行救民会的决议,接受救民会的领导。

  第二,救民会的会众,以服务天下百姓为己任,没有俸禄,加入需要缴纳会费。

  ………

  “赵大人,是否愿意加入救民会呢?”楚行对刚汇报完工作的赵汝才问道。

  赵汝才认真的品读着楚行的文案,许久之后说道:“大乾发展过快,其中参杂了大量的明廷的降官降将,确实需要一个组织,来保持我们大乾的体系的纯洁性。”

  “不过看大王您的意思,以后大乾帝国莫非要按照救民会的宗旨行事吗?每到一地,清查田产,分配给百姓?”

  楚行笑着说道:“你是想说,你们赵家家大业大,会不会这大刀切在你们赵家的头上。”

  “大王,莫怪臣子自私,臣的家业乃是世代传承,并非臣下一个人说了算的。”赵汝才诚恳的说道。

  楚行点了点头说道:“本王早就有所考量,不过大乾想要兴盛,肯定要对地方上有所改变,拿你们赵家来说,那么庞大的家族,宗族势力过于庞大了,所以分家是必须的。”

  “分家就能消除家族势力吗?世家可不是这么好处理的。”赵汝才恭敬的回应道,他觉得楚行有些想当然了。

  “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端不是吗?有些人一旦当家做主了,就不愿意听老家主的话了。就像是孩子野怪了,不愿意听父母的话是一样的。”

  赵汝才深吸了一口气,他觉得大王越发的深不可测了。

  “大王,请您继续示下。”

  楚行继续说道:“关于你们赵家,我们救民军早就考量过,也没有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所以你们赵家一族的店铺、作坊都可以保留下来,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必须释放所有的农奴、奴仆,卖身契一律上交给有司,改为雇佣合同制,合约期不允许超过五年。契约期满,可以续约,若佣工不愿续约,不得阻拦其离开。”

  “其实对于很多百姓来说,有一个大家族作为遮蔽,对他们来说,是个好事,但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坏事。”赵汝才思索了一番之后,继续说道:“不过有一点,不知道大王您是否有所考量,那就是契约期未满,工人便要离开呢?”看書喇

  楚行解释道:“这简单,可以付违约金啊,本王也不能欺负你们不是?但是有一条,那就是违约金,不能太过分。”

  赵汝才颔首道:“臣明白。”

  楚行又说道:“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土地,按照户籍来算,每个丁口最多可以保留二百亩上等田,其余土地收归大乾国有。”

  “请大王慎重!”

  “怎么,我的财相舍不得这点家业不成?”楚行问道。

  赵汝才连忙摇头道:“大王误会了,臣如何会在乎这点家产,臣实在是担心大王将天下道统得罪尽了。”

  “什么道统不道统的,士绅能代表道统吗”楚行笑着摇摇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这天下终究是士绅阶层说了算,他们支持谁,谁就能夺取天下。”

  “但是这帮子道统掌握着财富和文化,却屡屡让华夏丢了中原不是吗?”

  楚行继续说道:“咱们救民军还很弱小,肯定不能将人得罪太死,而且本王也知道,很多家庭,是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并没有作奸犯科,所以本王会给他们一些仁政,比如主动捐献土地者,可以有限与救民军展开商业合作,长期免收剩余土地的赋税,家族子弟可以有限进入救民军为官为将。”

  赵汝才依然摇头道:“大王,您这样做是不行的。”

  说完之后,赵汝才打量着楚行,见楚行并未动怒,这才继续说道:“大王,咱们救民军之前在青州的时候,那是因为咱们很弱小,没有退路,所以只能采取非常手段,可如今不一样了,莱州府已经在我们手里,登州府近在咫尺,甚至将来整个山东行省都在我们手里。”

  “你为什么不学一下明太祖呢?”

  “明太祖怎么了?”楚行问道。

  赵汝才解释说道:“明太祖以红巾军起家,甚至还说自己是明教徒,可是一旦有了基本盘之后,就立刻跟明教,跟那些红巾军划清界限,为士绅谋利,这样才获取了天下道统的支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天下。”

  “您是雄主,您应该明白,口号是为了蛊惑人心,是为了欺骗下等人用的手段,对于士绅,对于意图谋取天下者,要用实打实的利益来博取。”

  “若是大王能够给士绅足够多的利益,他们才不管咱们是不是乱臣贼子,是不是反贼,他们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我们的。”

  “就如同河南布政使,就如同东林党大员钱谦益,都是如此。”

  “可大王如果执意分割士绅的好处,便是让大乾王绝路上走啊!”

  赵汝才越说越焦急,他亲眼见证了救民军的兴盛,他为了大乾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他已经跟大乾融为一体,所以他不希望大乾出一点事情。

  所以他明知道楚行会动怒,依然义无反顾的说道:“大王,世家、士绅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过惯了荣华富贵,你这般对待他们,他们一定会组织乡勇、民团跟您拼命的!”

  “你这不是取天下,您这是为天下敌啊!”

  “您若是真相为百姓做些事情,您应该先取天下,后动刀兵啊!”

  “我本以为赵先生追随本王那么久了,很多事情比一般的凡夫俗子看的透彻一些,没想到赵先生也被时局蒙蔽了双眼。”

  楚行叹息一声道:“咱先说进一些的,除了咱们山东之外,陕西也爆发了民乱你知道吧?朝廷派了杨鹤和洪承畴去围剿,到现在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流寇已经窜入山西,用不了多久,中原就会大乱,你知道吗?”

  “此外,女真人越过长城,进入了京畿一带,连番血战,大明北方的元气不知道损伤了多少,山西巡抚是个蠢货,调动了那么多九边兵马去支援京师,结果自己溃散了一路,这些溃兵,在民间为非作歹,让下面民不聊生,你难道看不出来,国之将亡了吗?”

  赵汝才默然,他是救民军高层,楚行所言的事情,他如何能够不知道呢。

  楚行继续说道:“这几年情况越来越差劲了,咱们山东也算是膏腴之地,结果匪寇遍地,为何余大成迟迟不能对我们动手,那是济南府一带,有人打着青山的名号在造反你知道吗?”

  楚行继续说道:“你也是为官的,你也读过书,你应该比我清楚,历朝历代之所以在延续了一二百年之后,便会烽烟四起,除了朝廷腐败,外敌入侵,宦官当政之外,便是土地兼并。”

  “大明的百姓太多了,已经太多人即便是太平年景也吃不上饭了。”

  “如果我不操刀,宰割天下,你们准备等着百姓自己动手吗?”

  “本王再说一点,如今的弗朗机人是什么样子,你应该很清楚吧?如果不做到国富民强,不给老百姓好日子过,有朝一日西洋人打过来,你想指着那帮子世家、乡绅去抵御强敌吗?”

  赵汝才依旧说不上来话。

  他承认,他思考问题,没有大王有深度。

  他也无法想象,像是大王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如何做到不被权利所诱惑,而思索那么多国富强兵之策。

  楚行继续说道:“咱们山东这边儿好好一些,本王只是让你们交出些土地,剩下的给你们优惠就是了,你可曾想过陕西、山西那边儿是什么样子?”

  赵汝才低着头,似乎不敢看楚行一眼。

  楚行说道:“我这里有从通证词抄来的御史的奏疏,在哪里百姓吃野草,吃树皮,最后吃观音土,吃石头,朝廷为了不产生瘟疫,挖了无数个万民坑,专门用来埋那些饿死的百姓。”

  “为何陕西反的那么厉害,那么暴烈,因为百姓没有活路了。”

  “我这里有陕西巡抚刘广生上书给皇帝陛下奏疏的副本,你要不要看?上面写满了,流寇所到之处,抄家灭族,欺凌女子,把粮食抢光,把人做两脚羊。”br>
  “他们如同蝗虫一般,吃完一地,便去下一地,这是对世界的毁灭。”

  赵汝才面色动容,这种场面非常好想象,因为天启年,那时候环境还没那么差,山东便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楚行指着外面说道:“我在青州府一呼百应,百姓们赢粮景从,我说一句弄死朝廷官兵,无数百姓和青壮都蜂拥而至,为什么会这样,你想过没有?”

  赵汝才道:“大王给他们田地,他们自然愿意为大王而战,可他们愚昧,难成大事。”

  楚行冷笑道:“好,就算是你说的对,百姓是愚昧的。但是愚昧的百姓,在灭亡之前,毁灭你们是轻而易举的吧?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啥?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们逼急了,连皇帝都敢杀,何况是你们?”

  赵汝才解释道:“可很多时间都是对待百姓不俗的,他们即便是没有田产,也可以租田去耕种啊!”

  “哦?租田地去种?”楚行冷笑道:“那本王问你,百姓租你们的土地种,是不是要把赋税也给你们承担了?你们缺钱了,是不是还要涨租金?”

  “你觉得这年头,百姓有钱交租金吗?”

  赵汝才回答道:“荒年,我们也免租,或者少收租的!”

  “怎么你连你自己都能骗呢?”楚行讥讽道:“为了维持体面,你们少收过几回佃租?真的当救民军的情报人员都是傻子?当本王两耳不闻窗外事吗?你们庄子上饿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数!你们家的奴仆,起码有八成,都是佃户破产买回来的,以为本王不知道吗?”

  赵汝才无言以对。

  赵汝才忽然壮着胆子问道:“大王,你的做法,其实明太祖已经做过了,他将土地切割,分成了无数小份,培养了无数中小地主,可是也只延续了二百多年,可是用不了多久,天下还会变成原来的样子,富者土地越来越多,穷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历史的循环,无法改变的。”

  “那是你没法改变,不是本王没法改变!”楚行说道。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