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召唤全面战争>第43章 捷报
  曹正淳念道:

  “臣安北都护府都督陈伯当奏请陛下。”

  “今年九月,匈奴八万骑兵叩关我大乾晋州,臣身为大乾北方三州都督亲率麾下八镇兵马共计十三万人迎敌。”

  “只因匈奴此次全是骑兵轻装而来,而我大乾军队又全是步卒,导致我晋州在两月内遭受鞑子劫掠。”

  “臣虽有决战之心,却无决战之力。”

  “然,鞑子掳掠我大乾百姓十余万,抢劫粮草三十万石。此时匈奴骑兵却也因为拖累甚多,导致行军速度缓慢。”

  “十月二十一日臣在得知斥候探明鞑子会经过冀州北方宁化说附近的消息后,便亲率一万轻骑和五万步卒赶到宁化所外前哨二堡进行伏击,我摔大军抵达后,发现昌平卫指挥使张怀仁也率部前来支援。”

  “匈奴此路人马有骑兵两万,劫掠粮草八万石,掳掠百姓三万人。”

  “二十三日夜,臣命总兵罗文化,吴大伟率本部人马与昌平卫军户切断此路匈奴退路,余下总兵随臣一同从前门进行偷袭。”

  “双方血战一夜,最终击溃这两万余匈奴骑兵,击毙鞑子骑兵五千人,斩首八百级,缴获千夫长狼旗两面,百夫长狼旗十五面,武器皮甲无数,并解救百姓两万余人。”

  “然,匈奴人情急之下将粮草全部烧毁,除毙敌外,余则皆逃。”

  “叩请圣裁!”

  “安北都护府都督陈伯当,冀州保定总兵郭文涛,秦州榆林总兵吴大伟,晋州宣府总兵罗文化……”

  “崇明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等曹正淳念完,文武百官全体石化当场,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当即御史中丞就跳出来道:“陛下,这这这怎么可能?上次二十号的大朝会里陈伯当都督还在向朝廷请罪,怎么才过了不到十日就有这么大的捷报传来?”

  崇明帝现在心情极佳,对这么怀疑的人根本不屑一顾,于是他看了一眼御史中丞便道:“你不行,不代表其他人不行!”

  虽然又对着曹正淳道:“拟旨,安北都护府都督陈伯当率部击溃匈奴骑兵,解救大乾百姓,于国有功,于民有益,着即册封为兵部尚书一职!”

  还在为这封八百里加急奏折的真伪所思考的众臣,还没来及反应过来,就被崇明帝这一封圣旨给惊立当场。

  兵部左侍郎立刻朝后面自己一系的御史打了个手势,这名御史会意,连忙站出队伍道:“请陛下收回成命!兵部尚书一职事关重大,应由内阁推举后再请陛下圣裁!”

  崇明帝高兴的心情瞬间变脸道:“朕的大乾难道朕还不能做主了?朕选择官员什么时候还要向你来汇报吗?”

  这名御史连忙下跪道:“陛下,臣也是为大乾着想,兵部尚书管理天下军政,必须得酌情处理。”

  “哦?”崇明帝脸上出现一丝戏谑道:“那依你所说,选谁当兵部尚书?”

  “臣不知。”

  “不知道你就滚回去站好!”

  等这名御史回去后,崇明帝又问道:“还有人反对朕吗?”

  又一名御史站出来道:“臣有异议!”

  说完志得意满的看着崇明帝。

  崇明帝有些恼怒,但依照大乾祖制又不得不询问臣子的看法,便问道:“说!”

  “臣认为这封八百里加急的战报还未查明真伪,而且所斩获的首级和缴获的武器铠甲之类也并未得到查验。”

  “所以臣请陛下查验后再行定夺!”

  崇明帝看着一个接一个跳出来和自己唱反调的御史也不由的发怒道:“朕自会派大理寺,鸿胪寺和兵部一起去查验首级真伪。”

  “但是朕料想陈伯当定然不敢在此事上作假,兵部尚书一职就由他担任!”

  “陛下,臣愿前往冀州查验首级真伪!”这名御史依旧不死心道。

  崇明帝却是摆摆手道:“我对你还有其他安排。”

  随后对着殿外道:“大汉将军何在?”

  “在!”

  四名大汉将军从殿外走了进来。

  崇明帝道:“此人知晓兵事,就发配到宁津防线去做一普通士卒吧。”

  这名御史也没想到自己不就反对了一句吗?怎么前面那人没事?

  心里也是索性什么都不管了,哪怕要发配也得博一个青史留名,急忙道:“陛下,您发配臣一个小小的御史,也还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像我一样!”

  崇明帝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不就是想其他御史和御史中丞帮忙说说话,但是崇明帝抢先一步打断他的后路道:“的确,你一个人了去确实不行。”

  这名御史心中有些得意,暗想自己赌对了,皇帝还是怕这些御史言官的。

  随后崇明帝的话却是直接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

  “你一个人既然不行,那朕就将你全族都和你一起发配过去,本人及其后人永世不得录用!同族后代三代不可为官!”

  “陛下饶命!”

  族人:我tm谢谢你哦!br>
  其他官员见皇帝动了真格,也是知道现在正是皇帝高兴的时候,这个时候去劝说不就是给皇帝上眼药吗?

  所以其他百官也不敢为这名御史求情,就连指使他们的兵部左侍郎也不敢。

  这名御史也认命了,直接被大汉将军拉出太和殿,期间也不敢说其他话,更不敢拉其他官员下水,否则他可能都活不到宁津防线。

  看着被拖下去的御史,崇明帝心情愉悦,这一次朝堂之争还是他赢了。

  接着崇明帝又继续说道:“总兵郭文涛,总兵罗文化……等八名总兵破虏有功!”

  “此前之过不予追究!”

  “册封其妻为二品诰命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世袭百户!”

  “此战总兵以上官员奖励白银万两,参战士兵每人奖励一两白银,以资鼓励!再调拨二十万石粮食赈济被掳掠队伍百姓!”

  “传旨太监在兵部,大理寺,鸿胪寺三司官员查验首级真伪后立即宣布圣旨!”

  “吾皇圣明!”

  这一次的奖励对朝堂上所有官员来说都无所谓,毕竟只是些许赏赐而已,他们看中的是兵部尚书一职。

  而兵部尚书却被皇帝以强硬的态度册封到安北都护府陈伯当头上,他们也无可奈何。

  是以在下了朝后,离开皇朝的路上,一个个官员无不是交头接耳,时不时摇头晃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