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长得太凶,我把朱标吓哭了>第27章 迎接李梓博
  成都府,都司衙门。

  门外早有一帮身穿官袍的老爷们在焦急的等候着李梓博的到来。

  他们是都司衙门的上下官员,布政使司的上下官员,按察使司的上下官员,还有在成都处理公务的地方官员。

  成都禁卫军指挥所只有毛骧带着两个禁卫军蹲在一旁百无聊赖的等待着。

  一时之间,整个都司衙门前的道路被这群官员堵得严严实实,不远处还有不少官兵在维持秩序。

  时间慢慢流逝,转眼已将近正午,可等待的人依旧没来。

  阳光火辣,炙烤着这群焦急等待李梓博的官老爷们。

  安静的人群逐渐变得人声嘈杂起来,有扯着闲篇的,有抱怨阳光毒辣的,但更多的则是抱怨新任都指挥使李梓博为什么迟迟未到。

  左布政使苏志回头看着一脸焦急等待的大小官员,对他们怒斥一声,“肃静!”

  然后向站在一旁,被都司衙役们搀扶着的张兴拱手强笑道;“张大人,都这个时候了。”

  “李侯爷怎么还未到?”

  虚弱的张兴抱拳还礼,笑了笑,“咱不也在这等着的吗?”

  “又怎么知晓?”

  “要不,苏大人如果公务繁忙,就先回去,咱在这里等着便是!”

  被张兴这句不软不硬的话顶住,让苏志噎在那里,进也不得,退也不得,一张本就被阳光炙烤了半天而通红的脸,霎时变成了猪肝色。

  他转过头,没有继续搭理张兴,而是在心中暗骂,“张兴你这个老匹夫,你莫认为老子是怕了你!”

  “要不是看在你即将离任的份上,老子才不稀得搭理你!”

  右布政使黄韬见苏志在张兴那里吃了瘪,赶紧低声宽慰,“你现在和他计较作甚?”

  “等这位李侯爷一来,他还不得滚回京城?”

  “等待他的不知是陛下的震怒还是辞官回乡?”

  “他都已经前途未卜了,你还和他置气做什么?”

  被黄韬这么一宽慰,苏志顿觉有理,虽还是阴沉着脸,但心中感觉舒坦了很多。

  忙向黄韬拱拱手,轻声道;“依咱看呐,他就应该回京应该受审!”

  “要不,松潘卫指挥使叛逃的责任谁来承担?”

  “是极!是极!”

  两人相视一阵轻笑,所有卑劣的心思全都在这笑谈中。

  按察使闫横站在他们的右侧,见他们还有心思在谈笑,便好奇的凑上前来,拱手问道;“两位大人笑什么?”看書溂

  “在下实在是闷得慌,要不,和咱说说如何?”

  两人悚然一惊,但他们常年混迹官场,就是内心惊惧,也是面不改色。

  回过头,看见是闫横,忙对闫横拱拱手。

  苏志轻声道;“闫大人,咱和黄大人在谈咱们家孩子的问题,你也想听听?”

  “不了,不了,你们谈,你们谈!”

  闫横连忙摆摆手,笑着说道,随即回到自己的队伍中。

  但暗自冷哼一声,“你们这两个老王八蛋,想蒙骗老子!”

  “哼!”

  “也不看看咱是干什么的!”

  …………

  李梓博众人此刻正坐在不远处酒楼的二楼上,吃着并不丰盛的午餐,看着下面焦急等待他的众官员。

  蓝玉看着这一切,有些不能理解李梓博的想法。

  于是笑着问道;“李将军,您为何让他们在阳光下暴晒,而不先见见他们呢?”

  常茂也眨着灵动的眼睛,附和道;“是啊,李叔叔!”

  “他们在这站了一上午,瞅着怪可怜的。”

  李梓博看着下面的官员,眼神里带着一丝嘲弄。

  “他们呀是冲着咱侯爷的身份才过来的!”

  “要是咱没有这侯爷的身份,只是凭着昭勇将军的头衔,像布政使、按察使等一些大人物,今天恐就不会过来了。”

  “是啊!”

  蓝玉点点头,“李将军说的是。”

  “要是单凭一个昭勇将军的三品头衔,那些当地的封疆大吏可能真不会过来。”

  “为何?”

  常茂继续追问,“难道一个堂堂的都指挥使都不值得他们迎接吗?”

  李梓博回过头,看着常茂,笑道;“你还小,官场里的尔虞我诈你还不清楚。”

  “你可知,朝堂之中文武大臣泾渭分明,而在朝堂之外的官员亦是如此。”

  “你知道为何?”

  常茂两手交错在一起,仰着脑袋,望着李梓博,天真无邪的笑道;“李叔叔,咱和国公爷、侯爷家的伙伴们玩耍的时候,听那些大人说过。”

  “他们总是说,那些文人读书读傻了。”

  “每次在朝堂上谈及国家大事,他们就引经据典,文绉绉的说一些他们听也听不懂的话,可惜每次他们总是说不过那些文人。”

  “所以他们背后都叫那些文人是腐儒,是酸腐。”

  “而那些文人则说他们是一群争强斗勇,头脑简单的莽夫。”

  “他们每次都嗤之以鼻,要是没有咱们武人在前线拼死杀敌、保家卫国,何来你们在这之乎者也?”

  “因此他们谁都看不起谁,谁都瞧不上谁。”

  “李叔叔,咱的这样说法对吗?”

  李梓博哈哈一笑,“是极!”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确实如你所说的这样,所以地方上的官员也都依样学样。”

  “但……。”

  他沉思了片刻,还是没有将心里的想法说出去。

  要是他说出文武大臣内斗不利于朝堂的稳定,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蓝玉和常茂未必就能听懂,就算能听懂,按照他们固有的逻辑思维和耳濡目染,他们也会一笑了之。

  再则,他们如若以后和别的朋友谈起,那就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祸端。

  因为陛下想要的就是朝堂的平衡,文武大臣的内斗。

  如若他们握手言和,那陛下不杀了自己等人才怪。

  想到这儿,他变换了一下思路,“但为什么咱侯爷的身份就能使他们宁愿盯着烈日也要等候咱们呢?”

  说着,他笑了笑,“因为咱是侯爷,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嘛!”

  常茂愣了愣,又继续问道;“李叔叔,如果是这样,那咱是国公爷。”

  “等会咱俩一块出去,他们是先拜见你,还是拜见咱?”

  李梓博还未说话,就见蓝玉轻拍了一下常茂的脑袋,骂道;“你一个小孩家家的,什么都不懂,废话还真多!”

  “李将军是咱们的主将,所以官员们先要拜见他!”

  “哦?”

  常茂摸着脑袋,似懂非懂。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