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乱世之庶民崛起>第506章 这仗不能这么打
  “大将军,撇开我蛮族的利益来讲,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为不智,应该伺机撤退”。

  “但考虑到我蛮族得百年大计,却应该死战不退”。

  见哲台询问,赤木随即起身行礼道。

  相对于上谷城下的情况,雁荡山峡谷就稍微好一些了。

  一开始金乌的兵分两路的办法并没有奏效。

  艰难爬过去的步军,他们的手里只有马刀,而吴才这边是队列整齐的军阵营。

  这些蛮族军士一开始知道是军阵营,一个个心里也没有底。

  面对这种情况,很明显是不能够僵持的。

  蛮族千户想了一会儿后对着众军士呼喊道:“兄弟们,别被这个军阵给吓住了”。

  “根据我们得到了消息,大秦的军阵营在秦晋大战一开始,就被大秦的大将军赵宏带走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支兵马,只不过是披着军阵营外衣的步军,他们是没有多少战力的”。

  “大家知道东施效颦的结果吗,结果就是东施连自己怎么走路都忘记了”。

  说话间,那千户便率领一众蛮族军士朝着吴才的军阵营冲杀了过去。

  看着冲杀过来的的蛮族军士,吴才觉得他们现在是在防守,既然是防守,就得显示出来他们的战力。

  所以看着冲杀过来的蛮族军士,见他们手里只有马刀,也就毫不客气的下令军阵营迎了上去。

  待两军相遇后,也不能说是相遇。

  因为吴才的军阵营每个军士手里都有一个四五米的长枪。

  面对四五米的长度,对于手持马刀的蛮族军士而言,那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长度。

  经过一阵单方面的刺杀后,蛮族将士这才反应了过来。

  他们现在所面对的,确实是真真实实的秦军军阵营。

  看着他们没有触碰到吴才军阵营的这一情况和他们伤亡情况。

  一个个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撤退。

  而面对挡住他们前进的这一堆石头。

  朱强也没有客气。

  下令大部分兵马再山林当中寻找石头和砍伐树木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攻打着清理石头的蛮族军士。

  但为了更好的发挥石头的威力,朱强还让随行的工匠打造起了投石器。

  现在他们居高临下,如果有了投石器,可以更好的牵制和消耗蛮族军士。

  一连几天,金乌都没有打通雁荡山峡谷。

  这让也鲲很是愤怒,并且传令给了金乌,也鲲给了他三天的时间,如果三天内还打通不了,那就别回来了。

  可今天就是第三天了。

  金乌急得团团转,但着急并没有用,还是没有办法打通雁荡山峡谷。

  等到中午时分,也鲲还没有得到金乌打通雁荡山峡谷的消息,便将金乌革职查办了,并派来了一个新的将领。

  此人正是此前出使大秦的铁朵。看書喇

  他来到雁荡山峡谷后,一改金乌的用兵方法,停止了对于吴才军阵营的攻击。

  而是让在所有骑兵当中挑选了箭术高超的弓箭手。

  组成了队形,来回在雁荡山峡谷奔跑。

  并且随时注视着雁荡山峡谷两侧的秦军。

  只要看到他们露头,就朝着他们发射弓箭。

  这一刻,在铁朵的指挥下,他们完全把雁荡山两侧的秦军当成了城墙。

  面对如此情况,如果朱强再想对搬运石头的蛮族军士发起攻击,就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更有甚至,石头没有扔出去了,现在峡谷两侧的秦军就已经中间了。

  对此情况,朱强知道,如果现在要想防止蛮族军士搬运石头,就得先打退蛮族得骑兵弓箭手。

  可他们一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最终被迫无奈之下,朱强就采用了弓箭手掩射的办法来大规模打击了。

  这样一来,蛮族军士为了减少伤亡,他们就得再次拿起盾牌。

  一个手拿起了盾牌,或者说一个军士拿起了盾牌,就会减少一个人来搬运石头滚木。

  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用来拖延时间的,并不能解决问题。

  看着峡谷当中的蛮族军士,朱强只能在内心里默默的祈祷,秦瑞你快点儿吧。

  话说哲台这边,当哲台听了赤木的话后,他觉得他还能坚持一会儿的时间。

  便决定把北大营和东大营的守军各自抽调五千,用来防守西大营。

  一时之间,有了一万军士的加入后,看着即将崩溃的西大营又重新被蛮族大军争夺了回来。

  而这个时候的云凡,当秦瑞出发几天后,他见甘地那边一时没有了动静,他知道,这个时候的也鲲已经把重心挡在了上谷。

  所以他也来到了上谷。

  得到云凡到来的宋笔连忙来到南城门迎接云凡。

  看到宋笔的云凡没等宋笔行礼,就对着宋笔询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回皇上,秦将军他们打的很艰巨”。

  “根据雁荡山峡谷传来的消息,那边的也鲲攻势也很猛烈,怕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那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的攻破哲台”?

  听了宋笔的介绍,云凡内心里也很着急。

  现在对于他,对于大秦而言,他可是把整个大秦都压上了。

  如果此战战败,那大秦至少在三五十年内就无法和蛮族抗衡了。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大秦必将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年年的征战,无休止的消耗。

  说着,云凡一行就来到了城墙上。

  待他站到城墙上时一看,却发现东北西三面都在打仗,唯独南边没有打。

  便好奇的对着宋笔询问道:“这城下是什么情况,怎么东北西三面都在围攻蛮族,为什么南边没有派兵”。

  “皇上,你看哲台的大营,东北西三面地势开阔,有利于大军调动和列阵”。

  “而这南边的这点儿空间是蛮族用来攻打我上谷城的”。

  “如果秦将军再往南边派兵,是不利于大军攻打蛮族营寨的”。

  “在这,有了上谷城在这儿,即便是蛮族大军想逃,他也没办法从南边逃走不是”。

  听着宋笔介绍,云凡觉得是这么回事。

  但一细想,却感觉有些不对了。

  现在就城下的战况而言,是他们大秦对于蛮族得围困。

  现在放开了南边,虽然不会让他们逃跑,却也能让蛮族腾出一些兵力来支援其他三门。

  这仗不能这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