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乱世之庶民崛起>第524章 自信了
  他们的谋划没有错。

  可是决定战场胜利的因素却是有很多的。

  最基本的,得从道,天,地,将,法五个因素来考虑。

  黄陌和蒋铮在各自的战场上这么考虑这个问题,也无可厚非。

  可将战场扩大,扩大到整个大秦和大齐作战得的角度来讲。

  赵宏和甘兴为什么要强攻宁德和清远,他们却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

  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云凡已经令朱强率领了十万兵马支援了王富。

  而武陵的守将已经被王富给打败了。在这个时候的朱强正在向潼关急行军。

  待朱强来到潼关城下时,朱强的先锋部队这个时候只有一万人马。

  看着城下的朱强等人,潼关守将对着朱强询问道:“不是说此来是江两万兵马吗,怎么只有一万了”。

  “将军有所不知,本将率领武陵两万守军撤退的时候被秦军给发现了”。

  “那秦军可是有十多万兵马的呀”。

  “如果本将不派兵半路拦截,我们怕是的全部折在武陵城下了”。

  听朱强这么说那守将深信不疑。

  如果说武陵守将能够全身而退,他反而不会相信。

  可现在城下的这些人伤亡过半,这就说明他们并没有投降大秦。

  这样想来,那守将便下令守军打开了城门。

  看着打开的潼关城门,朱强并没有着急,而是暗地里挥动着手势,以此来指挥众将士准备。

  待城门完全被打开后,伴随着朱强的一声令下,城下的那一万人立马发起了冲击。

  这个时候的通关守将这才感觉到了不对劲,连忙下令守军关闭城门。

  可这个时候为时已晚。

  况且此朱强的后面,还有一万兵马。

  本来潼关就没有多少守军,等到朱强控制了潼关的大门后,潼关的守军也就失去了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只得弃关而逃了。

  经过一阵厮杀后,朱强便轻易的占领了潼关。

  为了防止齐军得到消息后反扑,朱强并没有停歇,直接令军士对着潼关南边操作了一些守城器械。

  并且派人给王富送了信,说他已经占领了潼关,请他加快行军,以免夜长梦多,发生什么意外。

  这边,潼关丢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临淄。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卓正在早朝。

  “报,潼关八百里加急”。

  听到潼关这两个字,孙泽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

  心想潼关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武陵守将顺利的进驻了潼关,他应给不会向朝廷送来八百里加急文书的吧。

  这样想着,连忙令人给他拿过来了潼关的加急文书。

  这不看还没事,一看,直接把孙泽打击的不轻。

  潼关作为北方冀州进入徐州的门户,还没打了,就已经丢给了秦军。

  更重要的是武陵的守军在武陵城外一出城就被秦军给消灭了。

  想他还傻乎乎的听从了武陵守将的建议,向着潼关运送了粮草器械。

  现在想那武陵守将为已经战死了,要不然他绝对要追究他投敌之罪。

  “混账”。

  “真特么的混账”。

  “是什么样的蠢货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朕居然还相信了他”。

  说话间,孙泽猛然站了起来,把那一份家里文书碰到了大殿之上,破口大骂道。

  可以说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生这么大的气了。

  “皇上,怎么呢,发生什么事了吗”?

  看到孙泽的反应后,丞相王玉走出来,拿起了文书后询问道。

  再看丞相王玉,老态龙钟,双目有神,虽说已经五十多岁了,可依旧老当益壮,精气神十足。

  “潼关丢了”。

  说出这四个字的孙泽就像失血过多的重症患者一样,有气无力,亮色苍白。

  “什么,潼,潼关丢了”?

  听到这适合字的王玉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连忙确认道。

  “冀州不是只有王富的两万人吗,他是怎么突破武陵的守军的,又是怎么样攻占通关的”。

  这是,一个官员也站出来询问道。

  “现在问这个还有什么意义”。

  “眼下我们更应该考虑的,你不觉得应给是如何击退秦军的攻击吗”。

  听到那官员的询问后,所以更是没有好气的指责道。

  “皇上所言极是”。

  “可如今朝廷已经无兵可派了”。

  “想必那王富占领潼关之后,马上就回领兵向我临淄而来了”。

  现在的王玉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追查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怎么样应对王富的问题。

  “可现在朝廷无兵可派呀”。

  说起应对王富的问题,无疑是派兵驻守,可现在朝廷没有了兵马,这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

  对此,一个官员提醒道。

  “要不我们从宁德和清远那边调一些兵马过来吧”。

  说起了朝廷无兵可派的现状后,又一个官员直接建议道。br>
  “要不我们向大秦投降了吧”。

  那个建议抽调兵马得官员还没有说完自己的想法了,又有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跪地进谏道。看書喇

  “什么,你说什么”?

  “你让朕和云凡村夫投降”?

  “是你脑子出问题了,还是今天出门没有带脑子”。

  “还是说你已经投靠了云凡了”。

  面对孙泽这一连串的疑问,吓得那个官员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来一句话。

  见此情况,孙泽知道,就大齐现在的情况,有些投降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

  如果现在不趁此机会杀鸡儆猴,等到了后来就没有了机会,也控制不住了。

  肯定一个个都想着投降大秦了。

  对于大秦的政策,他也听说了一些。

  现在投降,他们已然可以继续为官。

  可他了。

  整个大齐所有的官员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不可以。

  他投降了,那他就成为了阶下囚,甚至命丧黄泉。

  他不允许他的朝臣去投降大秦,绝对不允许。

  “来人,把这个投靠大秦,妖言惑众的叛徒给我拉下去砍了”。

  “皇上饶命呀,皇上饶命呀,臣没有投降大秦,没有呀”。

  得到孙泽旨意的两个殿前军士行礼表示遵令后,就来到了大殿之上,架着那个官员就离开了。

  “从现在开始,希望爱卿同仇敌忾,共抗秦军”。

  “再有意欲投降大秦的言论,定斩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