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作死小能手>第212章 蔡邕的新府邸
  随着一顿简单的早餐吃完,公孙康便主动提出了带蔡邕去看新府邸的请求。

  于是,在蔡邕的欣然同意下,公孙康叫上了蔡琰后。

  便和典韦几人一同护送着两人登上了马车,便向着朱雀门附近的一个新府邸走了过去。

  随着一刻钟的时间过去,马车很快在一个名为“蔡府”的庭院面前停了下来。

  看着这个三进左右的庭院,蔡邕脸上露出欣然的神色。

  满意的说道:“无敌做的不错,这样的庭院正好适合我和琰儿居住,无敌有心了。”

  “老师客气了。”公孙康回了一句后,神秘的说道:“老师,这座新府邸可是弟子重新设计的。

  还请老师和琰儿师姐移步,看看无敌给你们准备的惊喜。”

  “哦?”蔡邕和蔡琰眼中闪过一抹好奇之色,直接抬腿迈入大门之中。

  随着两人进入大门之中,眼中顿时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看着庭院中黑白分明,却又纵横交错的土地,蔡邕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蔡琰则是美目不停的左看看右看看,半响后这才娇声问道:“无敌师弟,这庭院左边种植的各种花草应该是用来陶冶情操所用。

  可是这庭院右边种植上稻、黍、稷、麦、菽五谷,又是何用意啊?”

  “哈哈……”公孙康一声大笑后,突然转身对着蔡邕拜道:“老师,你可知道学生为何会如此做?”

  “你在考我啊!”蔡邕感叹道:“虽然良师难寻,但是佳徒同样难觅。

  所以,不仅是我收你为学生时,要给你设置各种考验。

  你拜我为师时,也要考验一下我,是不是?无敌”

  “学生怎敢。”虽然嘴上如此说,公孙康的心中却是暗道:“如果老头你真能看透我的用意了,那你就是我公孙康的老师加岳父。

  如果你看不透的话,那你就只能做我的岳父了。”

  “不敢吗?”蔡邕念叨了一句后,直接开口说道:“无敌,你是不是想告诉我,花草陶冶情操,五谷让人温饱这个道理?”

  “是。”公孙康肯定的回答道:“老师英明。”

  “英明吗?”蔡邕自嘲一笑后,这才接着说道:“无敌其实是想借这庭院的布局,来试探一下。

  在我蔡邕的心中,到底装的是这大汉江山,还是这黎民社稷吧?”

  “卧槽。”公孙康心中一惊,眼神不可思议的看向蔡邕。

  有些惊讶的问道:“老师,你怎么看出来这一点的?”

  “唉!”蔡邕声音有些感叹的说道:“这左边的花草,其实代表的是大汉王朝的上位者们。

  在他们的眼中,更看重的是这些花草,这些能给他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外物。

  而这右方的五谷杂粮,则是代表了大汉王朝的普通百姓。

  他们不会刻意的追求这些美的享受,而是追求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温饱的五谷杂粮。”

  “老师说的不错。”公孙康由衷感叹的说道:“想不到,徒弟这点小心思,全被老师看透了。”

  “呵呵……”蔡邕自嘲的笑了一声,有些苦涩的说道:“若是换作之前的时候,为师肯定看不出来。

  但是经历了黄巾之乱,看到鸣凤楼因为平日施舍百姓,而免受了黄巾军的荼毒后。

  为师这才真正的体会到,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什么事是比吃饱饭更重要的了。

  所以,看到这五谷的第一瞬间,为师就想到了这黎民社稷。”

  “弟子公孙康拜见老师。”随着蔡邕最后一句话落下,公孙康重生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心悦诚服的拜倒在了先人的脚下。

  在对着蔡邕磕了九个响头后,诚心诚意的说道:“不瞒老师,弟子自幼在辽东之地长大。

  那里的百姓不仅很难吃饱,还要时常经受异族寇边的困扰。

  所以,弟子对于百姓的生活,有着远超别人的感受。

  当弟子有能力造福一方时,便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如何让百姓们过的更好,如何让百姓们吃饱穿暖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弟子派人组织船队、商队远赴大海之中寻找新的作物,希望能够让百姓可以吃饱穿暖。

  为了让百姓可以过的更好一点,弟子可以放下和十常侍的仇恨,只愿那十常侍能够不给弟子使绊子。

  为了让百姓可以过好一点,弟子宁愿背上千夫所指的骂名。

  给圣上建立留香宫,让圣上参与商人逐利之中来,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弟子能够全心全意的放手去做。”

  “委屈你了。”蔡邕语气复杂的说道:“无敌,你做了我们这些所谓清流名士一直想做,却从不敢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都能够像你一样放下身段,放下高傲的话,说不定就不会出现这黄巾之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