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作死小能手>第219章 诗会开始 中
  “好。”王允也不客气,果断的应了一声后,这才开口说道:“何为人心?

  根据古书《大禹谟》(谟通谋,谋略)记载,虞舜禅让帝位给夏禹时。

  曾谆谆告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就是著名的“虞廷十六字诀”,也是世所称道的“十六字心传”。

  在这十六字心决中,已经说明了人心的根本,那就是人心危险难安。

  而如今大汉各地瘟疫横生,朝堂之上又有十常侍惑乱朝纲。

  在这种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这才有了黄巾之乱,也才有了我大汉社稷动荡不安的现象发生。

  而这些现象,都是人心危险难安的具体表现。”

  “子师兄说的不错。”蔡邕点头肯定了一句后,这才开口问道:“子师兄已经抛砖引玉了,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这……”就在其他太学生面面相觑的时候,袁术突然站了出来。

  开口说道:“蔡祭酒,我袁公路有不同的看法。”

  “哦?”看到袁术站出来了,蔡邕眉头一挑,说道:“公路,你有什么看法但说无妨。”

  “好。”袁术也不客气,直接开口说道:“所谓人心,不过是人的心脏罢了。”

  “噗嗤……”袁术话语落下的瞬间,场中的众人瞬间忍不住直接笑出了声来。

  “笑什么。”袁术怒喝了众人一句后,这才继续说道:“人心都是欺软怕硬,崇拜强者的。

  在如今的大汉王朝,人心就是士人之心。

  只要士人安定,则人心安定。

  而士人之心,则是在于不断攀爬,不断晋升。

  只要他们看到了晋升的希望,那他们就拥有无穷的动力,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奋勇向前。”

  “呵……”听到袁术这话,公孙康不屑的冷笑了一声,直接站出来反唇相讥道:“不就是路中悍鬼袁公路,这番理解还真是没谁了。”

  “又是你这小子。”袁术眼中闪过一抹怒色,看着站出来的公孙康,不屑的说道:“小子,你除了会说风凉话,还会说什么?

  你要是感觉我说的不对,那你就拿出真才实学来让本大爷看看。”

  “垃圾。”公孙康不屑的撇了袁术一眼后,对袁术说道:“袁公路,睁大你的狗眼,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听听。

  今天,我公孙康就给你好好上一课,让你好好理解一下,什么叫做人心。”

  “呵呵……”袁术眼睛不屑的撇了公孙康一眼后,这才开口说道:“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哈哈……”随着众人的笑声响起,不少学生议论的声音响起:“今天还真是没白来,不仅能够学习各位大人的知识。

  还能看到洛阳四害之间的对决,值了,这次诗会我愿称之为洛阳诗会之最。

  ……”

  “嘿……”公孙康嘿了一声后,直接开口说道:“所谓人心,即民心,即天心(天子之心)。

  正所谓:圣人之心,如珠在薮;常人之心,如飘在水。”

  人心微妙,复杂难测。

  人心若善,则大利天下;人心若恶,则动乱天下。

  刚才王大人所言人心危险难安,我认为很正确。

  当百姓们无法吃饱穿暖,生命面临危险之时,自然会生出恐惧之心。

  这个时候,为了活命,他们自然会人心向恶。

  所以,这才有了黄巾之乱的发生,当平民百姓们发现起义能让他们温饱时,便自然而然的选择对他们有利的一面。

  所以,这才有了黄巾蛾贼声势越来越浩大的现象出现。

  而人心向善,则国泰民安,比如文景之治的后期时。

  咱们大汉王朝的粮仓不仅丰满了起来,就连府库里的大量铜钱都因为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所以,所谓人心,是民心,也是天心。”

  “公孙无敌,你敢诽谤天子?”公孙康话语刚落,袁绍突然爆喝道:“你竟然敢旁敲侧击,隐喻是因为当今圣上才造就出的黄巾之乱!”

  “我呸。”公孙康不屑的反唇相讥道:“袁本初,你少给我扣大帽子。

  黄巾之乱怎么出现的,你清楚,我清楚,圣上更清楚。

  我刚才的所说的一切,没有任何诽谤圣上的意思。

  相反,我所说的话语中,从始至终贯彻的思想都只有一个。

  那就是人心,即民心,即天心。

  如今出现黄巾之乱,不正是因为你们袁家强抢别人田产,阻隔寒门仕子向上晋升的道路而引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