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扑街主角红楼得道>第13章 教坊司
  而小清则就是只觉得煜哥哥唱的真好听,而且还有冰糖葫芦,她又想吃晴雯姐姐做的冰糖葫芦了!

  一曲歌毕

  “少爷!少爷!这歌是你写的呀?真好听!”

  呃!是不是他写的呢!这还用说肯定是啊!

  “好听吗?”

  “嗯嗯嗯!好听!煜哥哥!”

  “嗯!小清说好听那就是真好听!开业后让人在店里唱首歌怎么样?”

  “好!少爷,就这么办!不过让谁唱呢?我们家好像没有人会唱歌的啊!”

  “确实!不能干唱,还要有伴奏才行!这不太好办啊!”

  这个时代唱曲的地位很低,很多人如果不是没有其他的职业糊口是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的。

  但同时另一方面明清时代文化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话本小说逐渐被文人群体接受,很多的读书人开始创作话本小说,比如四大名著,聊斋志异,金瓶梅都是在明清时代创作的。

  另外戏曲市场也是在发生着变化,后世很多的戏曲剧种也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比如京剧就是清初才出现的。

  但即便是这样现在找到你和会唱曲的也不太好找!

  “公子!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正在大家想办法时候元弱开口说话了。

  “哦!元弱姑娘你说!什么办法?”

  “可……可以到教坊司去找!”

  教坊司是什么什么地方?

  本朝延续明制,除了没有东西两长,基本和明代一样,教坊司也是一样。

  教坊司,隶属礼部,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是官方妓院,拥有众多乐师和女乐(官妓)。

  这里面的女子可以说一个个都是才艺双绝的,对于唱首歌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这里面的女子并非不能赎身,那就要看怎么操作了!他可以去看看再说。

  “嗯!确实不错!可以去试试!”

  晴雯一听就不高兴了,元弱这狐媚子怎么教唆少爷去青楼妓馆呢!真是个狐媚子!

  “不行,少爷!你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呢?那里的女人都不干净,家里又不是……,啊!总之,少爷你不能去!”

  郭煜一听晴雯这样说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都是什么啊!谁说逛青楼就要那啥的!听个曲不行吗?咳咳!

  “你这丫头,脑袋里一天到晚想的都啥东西啊!教坊司里也不全都是你想的那样的!元弱给她说说教坊司是怎么回事?真是的!”

  然后元弱就给她讲了讲什么是教坊司,当初她差点就进了进了教坊司,想想她能遇到自家公子还真是一件幸事。

  “这样啊!那教坊司的女孩子们不是都很可怜吗?”

  “谁说不是呢?”

  “那少爷少爷,你快去教坊司多赎出几个女孩子,他们真是太可怜了!”

  “行了!你以为教坊司是谁想赎人就能赎人的地方吗?我去看了再说吧!”

  晚上郭煜让小厮驾了马车,就去了教坊司。

  教坊司在唐宋时期还是一个培养音乐人才的地方,可到了明代这里就变了味了!看書喇

  变成了所有女人都害怕去的一个地方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她们家会不会因为犯事被连累送进教坊司。

  不过呢!还有不少可以保住清白之身的,那就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手段了!

  如今的教坊司不再是只接待官员的教坊司了,不过也不是谁都能来的,来的都是些读书人和达官贵人。

  郭煜一身书生打扮,门童看了是读书人也没有阻拦。

  教坊司可是消金窟,每天都会有不同活动来吸引人的目光。

  郭煜进来后就问了今天是什么节目。

  问了后才知道今天是婉儿姑娘表演才艺的日子。

  婉儿姑娘是最擅长的是弹琴,她的琴弹可谓是一绝她,有着很多的粉丝,今天就是有很多人冲着她来的。

  郭煜则也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想听听这个婉儿姑娘的琴艺如何。

  一刻钟后婉儿姑娘从后台出来,坐在琴前开始弹奏。

  这曲子郭煜没有听过,不过看看周围人的一脸陶醉的样子也知道曲子还算不错。

  一曲毕,下面响起来了阵阵的喝彩声,还有人纷纷的打赏。

  之后婉儿姑娘并没有下台,等大家平静下来后道:

  “婉儿今日感谢各位的捧场,婉儿万分感激,今日婉儿想在这里出一个题目,如果有有人能提出一个令我满意的是缺点,那他就是婉儿今日的入幕之宾。”

  听到这里后下面就传来一阵兴奋叫喊声!

  不过呢她说的这个入幕之宾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入幕之宾,而其实就是能到婉儿的房里近距离的听她弹曲罢了!

  她们这种名妓教坊司可不会轻易让她们接客,要不要接客还要看她们愿不愿呢?

  婉儿弹琴虽然郭煜之前没有听过,不过婉儿姑娘的琴艺十分不凡,因此也没有啥缺点的。

  于是下面的人也都是抓耳挠腮的,本来就是一群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哪里知道什么缺点的,一时竟无人开口。

  就在这时坐在中间郭煜开口说说话了:

  “婉儿姑娘的技艺高超,婉儿姑娘的琴艺高超一时确实没找不出什么缺点!但在下有一点建议不知可否?”

  婉儿姑娘看到是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开口说话就道:

  “公子请讲,小女子洗耳恭听!”

  “姑娘的琴艺高在下佩服,但是姑娘只是抚琴都只有独奏,为什么不招人在一旁伴奏呢?这样是不是让音乐更有层次感呢?

  还有,姑娘这首曲子不知道姑娘可否用过其他乐器演奏过呢?说不定还会有另外一番不同的体验呢?”

  古代不是没有和凑,但不知为何大家似乎更热衷于独奏,这也不知是为何?

  “这位公子,你说的是否用过其他乐器演奏过?这个小女子确实没有试过,也从来没有见过用其他乐器演奏的!但这首曲子本来就是琴曲,换做其他乐器或者加入其他乐器不就破坏了原来的曲的宫调(音律)了吗?

  “婉儿姑娘不试试就怎么知道会破坏原来的宫调了?如果破坏了那就编曲的水平不到家了!”

  扯淡!收拾几十种乐曲混音也没见说破坏什么音律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