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扶苏拯救大秦>第14章 开恩
  “廷尉之言,朕亦深以为然。着廷尉组织相关官员,重新理顺斧正律法,变法,去除或添加,待朕批复再行天下。”

  “微臣遵旨。”廷尉李斯赶紧领命,心想稳了。

  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只要嬴政用得到,身家性命就无忧。

  见嬴政赞同,反对者就偃旗息鼓了。

  庭议结束,之后无人再上奏。

  嬴政环视一周,开口道:“朕,近日得国师进献重宝,此物唤名造纸术。”

  “如今已制造成功,此物奇妙非凡,应当现于世,今日与卿共赏。”

  嬴政说完,自有内侍端着托盘之物,上面摆着一摞裁好的白纸。

  大臣们,尤其那些感觉年老体衰之人,顿时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就是年纪大了的大臣,今日自然都来了,要亲自目睹耳闻,才甘心。

  “此物白如雪,声清脆,轻又薄。”

  “书写效果据说不错。”

  “果然不同凡响。”

  “不知陛下能否大量提供?”

  “这个,不好说!”

  “希望有个好消息。”

  至于造纸术,没人敢提,至少现在不行。

  群臣的反应,嬴政看在眼里。

  “此物如何?”

  “陛下,大赞,应当推广。”

  “臣附议!”

  “臣亦附议!”

  难得的大臣全部赞同。

  “既如此,次月起,各位爱卿每月可获得爵位相应的定量白纸,直到年底。”

  “公办用纸,每日定量提供,少了自己想办法。”

  “即日起,书纸普及之地的官吏,上奏奏章,全部用奏纸上奏,违者驳回。”

  “谢陛下!”

  群臣纷纷致谢。

  “今日这些白纸,就赏赐与诸位爱卿了。”

  群臣又是拜谢。

  待群臣安静,嬴政开口。

  “公子扶苏上奏,暂停长城修建,停止陵墓修建,并解散徭役之民折回原处,让民生养休息。”

  “朕思虑多日,深感民众生活不易,特有旨下诏。”br>
  看了一眼赵高,赵高会意。

  拿出来早已写好的诏书。

  “皇帝为黔首大安,休养生息,特免长城徭役及骊山徭役,天下各地徭役之民分批次折返原籍,由现役刑徒暂代徭役。即日生效,着各地关隘不得阻挡,沿途郡县亭处给予食物,护卫,直至回归原地。今刑罚之肉刑,不人道,特弃之,暂由徒刑代之。”

  赵高念完。

  群臣鸦雀无声,仿佛不认识嬴政了。

  这妥妥的仁政啊!

  这和嬴政的行为不一样啊,如果是扶苏上位了,这还差不多。

  这叫什么?由战时转换经济发展。

  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民生。

  看了后世信息,想要扩大国土地域,才知秦朝缺人啊,目前嬴政只能这样了。

  “公子高义!”

  “陛下慈恩!”

  其实嬴政还想搞土地改革,但是其中的难度很大,于是不了了之。

  待时机成熟,再拿来考虑。

  秦皇的这次下诏,无意中延长了秦朝的持续。

  在原来的历史上,此时的扶苏被嬴政发配到北边的上郡,蒙恬驻防军。好叫扶苏经过军营磨练意志,坚强起来。

  还有个后世都知道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现在这个悲伤的故事,还没开始就无形中化解了。

  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民间流传下来。

  白纸,新事物,有门路的自然见到了实物,凡是读书人自然喜爱非常。

  由于白纸数量稀少,不舍得浪费写字,写一张文章让人远远地观看即可。

  有人欢喜有人愁。

  比如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原是齐国博士,儒家。

  他很不高兴,扶苏失踪,他也着急,也发动儒家人寻找。扶苏回归了,这些人很高兴。

  如今六国没了,儒家发展不顺利,寄望于未来的国君扶苏,好让把儒家思想奉为真理的扶苏,将来能够帮助儒家发展。

  扶苏回归时,除了基于礼仪,向老师报平安之后就没联系了。

  淳于越还以为扶苏事务繁忙,也就谅解谅解。

  白纸出现,而且还是扶苏主导的,也没见扶苏向老师赠礼。

  淳于越那个气啊,可是老是见不到扶苏。

  这几天,终于打听到了不是线索的线索。

  国师。

  淳于越想想也是,他感觉抓到真相了,顿时大骂:“国师,汝不讲文德!夺我弟子,吾与汝誓不共天!”

  丢了一个潜力股,还是那种极品的,自然愤怒。

  潜力股扶苏,此时正在视察活字印刷坊。

  雕刻材料选取多种材料,金属如青铜,铁,铅,金银之物。木质的选用比较硬的,如桃木,梨木。

  科研,就是这样,多种试验才会知道哪种类型才是合适的。

  油墨,秦朝那时就有了,不过效果还不知道。

  “嘎吱!”

  印刷工刷完,拿出来印好的纸张,递给了旁边的扶苏。

  扶苏拿起端看起来。

  整体效果白纸黑字,看起来像样子,除了油墨重了些。

  秦朝小篆笔画太多,印出来的字,各个笔画看起来快重合一块了。看書喇

  “要尽快推广简体字了。”扶苏暗自想道。

  汉字比较简单,不需要这么多的笔画,省时省力,孩童识字自然会比小篆快多了。

  不愧是后世,有些事不是古人能比的。

  隶书还没开始,扶苏就准备加速到汉字简体字体了。

  汉字?不,后来的汉朝还没出现呢,现在是秦朝,就叫秦字。

  汉族改成秦族,没毛病。

  后世之人到时候就说自己是秦族人,而非汉族人了。

  扶苏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点个赞。

  印刷样本,其实是后世的三字经,幼童启蒙书。

  内容有所改动,关于秦始皇后面的朝代就全删了。

  “人之初,性本善!”扶苏低声念道。

  说的是后世的普通话,而且越来越标准了。

  周围人静静地听着扶苏低念的语言,尽管听不懂,不妨碍他们膜拜。

  扶苏念完,发现围了一圈人,有老有少,很是安静。

  这些印刷匠,目光如炬。

  扶苏明白他们心中所想。

  古代讲究师承,传承技艺。既然学到别人的技术或者手艺,自然行师礼,承认师徒关系。

  收徒也不是随便找的,有些讲究缘分,天赋,还有是家传不传外的,严格的传男不传女。

  “此书曰《三字经》,尔等所用的活字印刷术亦是此人提供。拥有者,赵建国。”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