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扶苏拯救大秦>第39章 丰收在即
  次日,准备好出行的胡亥等到了赵乾宇,还有扶苏。

  乘坐车撵来到了上林苑种植小麦的地方,土豆种植在另外一个田地。

  新型种植作物,由专业人士精心管理,外面还有重兵把守。

  行途中,老远地就看到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

  “先生,看这情况,这块小麦试验田收成可喜。”一旁的扶苏笑着说道,语气中又很带着期待。

  “当然了,粮食关系着民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扶苏你一定要重视起来。”赵乾宇也很高兴,能够帮助大秦,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唯!”扶苏自然明白粮食的重要性,连忙应诺。

  胡亥小儿,这一路上,左瞧右顾,很是兴奋,小孩心性嘛,看得出来,啥都好奇。

  走的近了,把守的将士检查了通行令牌,随后放行。

  前行没多远,赵乾宇三人下车步行,不久,就来到了小麦地。小麦大约有十几亩地,没办法,种子不多,将就一下,今年丰收的粮食,来年定会推广出去,到时候会有更多的良种。

  这时候的大秦也是有小麦的,不过没有后世产量高。可以让农家人试验杂交品种,来提高产量。

  小麦在秦朝没有普及,主要是不知道白面的做法,这年代吃饭都是煮,烤。煮出来的麦粒,口感极差,所以普及率不高,当时的粮食就是粟米,产量极低,每亩才一两石。

  此时麦地周围围了一圈人,看打扮多是农家人,务农者,还有穿着正式官服的官吏。

  此时他们正在讨论着什么。

  扶苏也没打扰他们,领着老师在外围观察。

  麦芒一寸长,看起来不好惹。小麦穗头一指长,不及后世长度。麦粒看起来个个饱满,看样子产量不低。自留种,产量上也不及后世高产,胜在产量稳定。

  正在这时,有将士清场。

  大秦始皇帝来了。

  为了安全,防止意外,此处临时管控。

  秦始皇来了,后面还跟着众大臣,也有百姓听闻有高产粮食作物,远远地观望一下,没办法,非邀请进不去上林苑。

  秦始皇,此时坐在车撵之上,旁边立着蒙毅。

  此时嬴政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帝王之气尽显,威武霸气。

  此时太阳照耀在嬴政身上,显着神圣,威严。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一片欢呼声传来,人群中的大臣,将士,农夫,纷纷喊道,连远方的百姓也同样跪喊。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安静。

  随后,他的目光投向麦田。

  “传朕命令,麦收开始。”

  “唯!”旁边的蒙毅应诺。

  随即蒙毅挥手,自然有专人负责。

  “陛下有旨,即时麦收。”

  很快,割麦者上前开始工作。一时间,麦田地响起割麦声。

  过一把,割一把,看起来很是熟练。

  后面有人收集割好的麦秸,放在建好的打麦场。

  这年代纯手工操作,效率慢了些。

  胜在人多,十几亩地,上百人工作,很快收割完毕。

  脱粒工作,人数更多,几百人一起打脱麦粒。

  最后归纳一起,早有人准备试重。

  试种期间,嬴政来到了种植土豆的试验田。

  种植土豆的地方,露在土面上的茎和叶,有些枯萎了,不过长势良好。

  “开始吧!”嬴政再次发话。

  对于小麦,大家还是知道的,产量高不高,看其麦穗就能知晓。

  土豆,首次听说这种作物,据说产量惊人,众人都保持怀疑态度,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再说土豆长在地下,看不到生长情况,至于产量是真是假,一会便知分晓。

  蒙毅再次挥手,挖土豆大军开动了。

  等待期间,嬴政从车撵之上下来,慢慢走着。看到了赵乾宇这边三人,向赵乾宇招手。

  赵乾宇点头会意,扶苏跟来,胡亥也是。

  看到扶苏旁边的陌生人,大臣低声讨论。

  谣传中的扶苏老师,原来是这人啊,年轻得出乎意料。

  扶苏,胡亥是嬴政最喜爱的两个儿子,群臣都知,没想到都师承这位年轻人。据说还有两个人,三十多岁,以及四十岁的中年人,都是只露过一面,最神秘的国师还未有人传开过。

  “先生,近来可好。”

  “承蒙陛下厚爱,都很好。”赵乾宇恭敬回答道。

  嬴政眼光掠过扶苏,看向了小儿胡亥。

  “胡亥,课学得如何?”

  胡亥一听父皇问话,恭敬说道:“回父皇,夫子教得好,孩儿亦过得开心。”

  嗯嘛,先生果然厉害,教的两个孩子都能让人放心。

  “不过?”胡亥忽然话题一变,“夫子教的有些学问,胡亥不是很懂,不知父皇可为孩儿解惑?”

  嬴政微眯着眼睛看着胡亥,盯着胡亥很是害怕。胡亥觉得自己今天可能着急了。

  扶苏瞥了一眼胡亥,心中直呼好家伙,坑人的玩意,想死别连累我。

  有问题不问先生跑到父皇这里,明显是找事呢!扶苏悄悄地离着父皇远了些。

  赵乾宇得到青莺的提醒,早已知道,就算青莺不告诉他,他也不惧,你看嬴政向不不向着他。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胡亥,耗子尾汁,可怜的娃!

  “讲!”嬴政淡淡的一声,看似温柔,不怒而威。

  胡亥不敢隐瞒,把自己早已想好的话说了出来:“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自重就不令人敬畏,这句话有何不懂?”嬴政解释道。

  “然夫子说,君子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胡亥赶紧说道。

  嬴政听闻眉头一跳,扶苏听了撇过头去,蒙毅悄悄地离开了些。

  “嗯,知道了,还有吗?”

  不对啊,父皇不应该质问夫子吗?胡亥百思不得其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嬴政反而不想解说了,倒是想知道先生如何讲的。

  “那夫子如何说的?”

  “回父皇,夫子说,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可我还没发怒,这已经很君子了。”

  嬴政眉头又是一跳,心中直呼好家伙,先生的话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嬴政连忙问道:“子曰君子不器,夫子如何讲的?”

  “真正的强者是不屑于用武器杀死对手的。”

  嬴政听闻,忍不住得咧嘴。

  嬴政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再次问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呢?”

  胡亥想了想,好像没听到这,眼睛瞄了一眼赵乾宇。

  “孩儿不知,望父皇解惑!”

  嬴政看向赵乾宇,眼神询问。

  赵乾宇拱手道:“回陛下,这句话是,过去我弄死的人,不准再提了,谁敢再啰嗦,就可以下去陪他了。”

  嬴政听了,笑了,果然如此。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