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开元内卫>第367章 这类人价值观有问题
  看着满朝无声的武思如斗胜的公鸡,心想这下对士族有了交代,哪怕李隆基已经毫不掩饰眼中的杀气,他也要赌一把。

  好在他赌对了!

  士族阶层可不只五姓七望,相信只要团结起其他士族,依旧可以造势,成为士族阶层的领袖。

  难道皇帝真敢杀尽天下士族不成,如果真有那魄力,荥阳郑氏此时应该死绝了,怎么可能还有人立于朝堂之上。

  还有韩斌是一定打压的,至少不能再让他往大理寺和大良人之中塞人。

  本想给自己人讨个编制,谁知道跳出了这么个玩意,韩斌也很不爽,不过他肯定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武思。

  “武祭酒所言有理,‘忠肝义胆’虽忠勇,但是说到底还是粗鄙之人,不如全都交由士族子弟管理,相信定能以礼服人。”

  武思意外的看着韩斌,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居然是他。

  是有什么阴谋吗?

  不可能的,如果不良人全是他武思的人,就算有阴谋又能怎么样?

  难不成是在向我示好?

  一定是的!他知道自己风头太劲,易犯忌讳,所以选择明哲保身,还看好也是个知进退之人,不枉我一直看重他。

  而李隆基就不愿意了。

  “伊阙县侯,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好不容易要把五姓七望全都赶出朝堂,你却把不良人送出去。

  “臣知道,想维摩教余孽未除,不良人又掌侦缉逮捕之责,士族子弟武功高强,又德行兼备,想必能兵不血刃感化贼人,少添杀业,此大善之举,陛下应当成全这片拳拳之心才对。”

  李隆基听后大喜,暗道好一个借刀杀人,而且借得深合朕心。

  自己杀还要脏手,让维摩教去杀,事后再给死人表个功,不良人还是可以换一批。

  杜希望原本脸色阴沉,现在也回过味来。

  鸣嗥山下他可是见过维摩教的,冲锋时的凶悍可不比自己手下军士差,让士族的少爷兵去打必定凶多吉少。

  戏谑的看了眼还不自知的武思,杜希望打算让这事坐实。

  “臣附议!不良人由务士族子弟当职,更应该增加人手,让其缉拿维摩教余孽,免得士族报国无门!”

  回过味来的人也纷纷附议,没想明白看众多大佬支持也跟风附和。

  武思也有些发懵,他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支持过。

  “好!武思!便由你联系各士族,让他们派子弟入不良人任职,扩招人员两千,全力缉拿维摩教余孽!”

  “呃?好,臣遵旨。”

  想不通就让武思慢慢想去吧,接下来便是对荥阳郑氏的处理,在这件事上朝臣意见高度统一。

  所有郑氏参与人员抄家处斩,不累及家眷,罚没郑氏洛阳田亩两千顷。

  这算是罚的相当轻了,郑山雄含泪谢恩。

  虽说没有为‘忠肝义胆’们搞到编制,但李隆基的赏赐也算大方,而且也非常实在,直接赏钱一千贯绢十匹,这些赏赐里甚至还有苗花和周图的份。

  一下朝,宋璟几人纷纷对武思表达了由衷的祝贺,祝贺他为天下士族讨了份好差事。

  武思看不出这些人有什么坏心,也一一回礼,还高喊了陛下圣明。

  宋璟几人又想找高风亮节的韩斌说两句话,便发现人早已不在。

  “跑哪去了,自己上官到了也不知来拜见一下,我还想和这个文武双全下属联络一下感情呢。”

  杜希望早听说过韩斌,认为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

  “哦,我想起来了,刚才他被九龄拉走了,好像今天是开考的日子,他得去监考。”

  “好!我也去看看,第一次见到分科能分出这么多种类的。”

  科举分科一直都有,经历代调整后目前共有六科。

  韩斌这次专门增加了部门考试,是专门用来针对特殊人才的。

  比如兵、礼部,考核内容多为兵法和各国关系,这类考生如果通过考试可能从军也可能去鸿胪寺。

  吏和户部,内容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官吏种类使用,和百姓管理和商业发展设想。

  很多东西不一定有实际意义,但能保证专业对口。

  尤其是工部,多为城市规划,机械生产方面,建筑行业规范建设等内容。

  不过参考的人很少,一是太仓促,消息传达不到位,没几个人知道朝廷还考这些东西。

  韩斌也不在意,只要把部门直招的概念传达出去就好,相信下次会有不少人参与。

  参加传统六科考试的人就很多了,那真是人头涌动,热闹非凡,就连李隆基都换了便装到场视察。

  看着那些衣装干净却打着不少补丁的平民书生,李隆基发出感慨。

  “天下读书人何其之多,为官之路却被世家把持,何其不公呀。”

  “可不是吗,他们为了明理识义变卖祖产者无数,却无门路报效陛下,只能投在世家仰人鼻息,看似不错,实则前途性命都在别人手里,那些穷困书生想来便是有几分本事,又不愿食嗟来之食的人。”

  “对!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骨气!他们若是高中,朕必重用!”

  骨气!这不是韩斌想表达的重点。

  “陛下,臣的意思是他们不事生产,为了读书连养活自己的本事都没有,却有读书人架子,不愿放下身段谋生是迂腐,这类人价值观有问题。”

  李隆基不悦,宋璟也不太高兴,姚崇则是眼皮抬了一下又闭目养神起来。

  而杜希望则是饶有兴趣的看着韩斌。

  他虽任鸿胪寺卿却也带兵打仗,要的就是个灵活,迂腐书生他看不上,又说不上他们错在哪。

  毕竟读书没错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至今都是普世价值观,你却说它有问题?

  “各位想想看这些读书人没有谋生手段,是怎么活下来的,据臣所知书可是很贵的,还不一定买的到。”

  “你刚才都说是变卖祖产了。”李隆基端起茶抿了一口,看都没看韩斌。

  “祖产总有吃完的一天。”

  “别卖关子,一起说了。”

  很显然李隆基对韩斌诋毁这些一心向学的读书人很是不忿,甚至耐心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