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现代言情>明明有颜却偏要靠厨艺>第59章 最新更新

  王若冰并不是处女座的, 但他的确把每一片萝卜切得薄而均匀,均匀到仿佛是用尺子量的。

  其他两位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厨师,下刀的时候自然是尽量保持每一片萝卜厚度一致,但是比赛又要求尽量多切片,两人想着要切薄,下刀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一些误差。

  其他两人来参加比赛,也都是本着凑凑热闹的心态, 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胜负心,既然输了,也就大大方方地祝福了王若冰, 王若冰初赛通过,十天之后就是华中地区赛。

  下午他去酒楼和新店看了看,酒楼有赵百里看着,后厨有刘德贵坐镇, 没什么问题。新店那边的管理则是全权交给周助理负责,更不用担心。

  王若冰早早回了家, 精心准备了一顿晚饭,晚上贺棠也早早回来,开了一瓶红酒,庆祝王若冰初赛旗开得胜。

  吃了饭, 王若冰把锅碗都交给洗碗机,拿出电脑看今天其他市比赛的网络重播。

  每个地区的比赛题都不相同,但这初赛考的都是刀工。湘潭市初赛只有一题:整鸡去皮,盛水不漏。

  这道题的意思是把整只鸡的皮剥下, 灌水,滴水不漏者胜出。这些参赛者大多都是湘潭市厨师,平日里也做过红煨八宝鸡、东安子鸡这种名菜,但他们平时都是直接从外部下刀,要整鸡剥皮盛水不漏,这是很有难度的。

  王若冰搬了笔记本电脑坐在贺棠书房的沙发上看比赛,见贺棠频频回头,按了暂停键:“怎么了?吵到你了?那我出去看吧。”

  “不用。”贺棠站起来,走到他身边坐下:“我陪你一起看。”

  “你不用工作吗?”

  贺棠摇摇头,揽着王若冰,点了一下电脑屏幕,比赛继续。

  湘潭市的参赛者里面也有个年轻人,看起来跟王若冰差不多大,长得挺清秀,就是有点不修边幅,但他一双手倒是十分干净,修长白皙,一看就是一双非常灵巧的手。

  这年轻人拿着一把刀,先从鸡脖子下口,剃去鸡翅根的骨肉,刀锋翻转向内,由鸡背行刀至鸡胸,取出脊背胸骨,再层层剔出腿骨,他动作快而灵巧,王若冰这种内行能看出门道来,像贺棠这种外行就只能看个热闹了。

  果然网友们的弹幕都是一水儿的惊叹,没想到居然能看到这等绝活儿,弹幕里也有夸这年轻人长得好看的,贺棠见王若冰盯着年轻人不错眼的样子,有点吃醋了。

  “他长得挺好看吧?”

  王若冰赞了一声:“对啊!”

  贺棠一时间有些无语,拿不准要不要作一作,就看王若冰兴致高昂地拍了拍他的手:“有的厨师给鸡去皮的时候,刀锋容易把鸡皮切破,我终于明白了,你看他这里,他这里用的是拉刀法。剔骨肉的时候手腕轻轻抖动,这样剔得快,不易伤皮。”

  果然,赛场上,考务人员逐个给考生们剔出来的整鸡皮灌水,有的宛如漏袋子一般哗哗往下直流水,那年轻人剔出来的一副鸡皮却是给水涨得饱满不漏。

  “厉害啊。”王若冰真心赞叹了一句,听监考官报出年轻人的名字:“孙艺?这个姓没听过啊。”

  湘潭市曾有四大名厨,曹、柳、肖、宋四人。其中这曹姓厨师就是民国时期谭延闿的厨师。谭延闿字祖庵,嗜吃,对吃也十分精通。谭家菜因此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官府菜,因谭延闿字祖庵,所以也叫祖庵菜。谭延闿过世后,他家这位曹姓厨师出来开了一家餐厅,所有菜名前皆缀祖庵二字。

  南谭延闿,北谭篆青,这两位可以说是各自开创了一个新的菜系。

  王若冰原本以为这湘潭市的厨师里应该会有曹、柳、肖、宋四位名厨的后人参赛,现在倒让这个叫孙艺的年轻人拔了头筹。

  他回过神,关了视频,再点开燕京市那场初赛。一转头就看到贺棠神情郁郁,似乎有些不开心。

  王若冰:“怎么了?是不是看这个太无聊了?”

  贺棠:“我觉得自己好没用。”

  王若冰登时满脑袋问号:“为什么这么说?”

  “我不会给整鸡去皮。”

  王若冰愣了半晌,问他:“你又不是厨师,为什么要会这个?”

  贺棠不说话,只是摇头叹气。

  王若冰只有一个想法:贺棠的心思真难懂。

  他打开燕京市的初赛视频,不用说,这燕京市的赛场肯定是万里香胜出。燕京市的初赛考的果然也是刀工,他们的题目是洗猪肺。

  洗猪肺并不仅仅是清洗猪肺而已,还要给猪肺剔除包衣,抽取肺管,剔除筋膜,这也是个考验刀工的细致活,但看万里香手法熟练,下刀精准,最后清理出来的猪肺清爽完整,可见他实力不俗。

  不过弹幕里却是一水儿的骂声。

  “呕呕呕!老不羞!偷王家的菜谱还想逼人家退赛!”

  “真不知道他哪儿来的脸,居然还好意思出现。”

  “万里香:脸?我没有这种东西。”

  当然,也有网友看不过去,说了两句:“行了,我们是来看厨艺的,别的事能不能别提?”

  “就是,我们吃一颗鸡蛋,好吃就够了,还要管下蛋的鸡好不好吗?”

  “别的不说,万里香的厨艺是很好的,本燕京人作证。而且听说当年万里香还打败了王若冰的爸爸,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什么?他跟王老板还有这样一段恩怨?求深八!”

  “滚滚滚,八个毛线!某些人能不能管一管自己的窥私欲!”

  弹幕到后面就开始撕,王若冰随便扫了一眼,关了弹幕,认真看完了万里香的比赛视频。

  贺棠问他:“你觉得有把握打败他吗?”

  王若冰嗯了一声:“他的基本功的确扎实,不过我也不弱啊。在他之前,我还要准备准备,对付湘潭市这个叫孙艺的。”

  王若冰想了想:“下一场比赛在十天后,刀工已经考了,涨发技术不好考,吊汤时间也长,有可能会考火工。”

  第二场比赛定在湘潭市,这次就没初赛那么简单,一共要考三场。王若冰提前一天到了湘潭市,住进了主办方给他们安排好的酒店。

  华中赛区分为湘潭市、郢都市、新郑市三个分赛区,新郑市在初赛中三名参赛者得分一样,所以都出线了,所以这次华中赛区的参赛者一共有五位。

  王若冰把行李都放进酒店房间,出来的时候他隔壁房间也有个年轻人走出来,戴着一顶鸭舌帽,头发有些长,显得有些不修边幅。

  王若冰跟他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一愣,这人是孙艺。

  孙艺挺大方地对他笑了一下:“出去吃饭?一起去啊。”

  王若冰有些纳闷:“我记得你是湘潭市人,怎么也来住酒店?”

  “提前体验一下比赛气氛。”孙艺走过来,拍拍王若冰:“走,我对这边熟,带你去吃好吃的。”

  王若冰为了维持自己味蕾还没有恢复的人设,只能跟他说:“我味蕾失灵了。”

  “没事,那带你去看我吃好吃的。”

  王若冰哭笑不得,只能跟着孙艺一起出了酒店,两人聊了聊,原来孙艺今年才二十岁,父亲是餐厅主厨,和王若冰一样,从小就在酒店后厨长大,难怪他刀工能练得这么好。

  孙艺对湘潭市的确十分熟悉,一路上跟王若冰介绍了不少好吃的店,提到王若冰的味蕾,他有点可惜,问王若冰:“你这味蕾没去医院看啊?不能吃好吃的,多难受啊。”

  “医生也查不出来呢。”

  孙艺啧了啧舌:“那你真挺厉害的,尝不出味道手艺还能这么好。”

  王若冰笑了一下:“全凭经验吧。你吃过我做的菜?”

  “那倒没有,不过我是王氏酒楼的粉,经常看你做菜的直播。”

  王若冰吃了一惊,没想到居然会有业内人士关注他。他登时有些不好意思了:“我直播里玩的那些你应该也会,都是些基本功。”

  孙艺笑着看了他一眼:“主要看人呗。我要长得跟你似的这么好看我天天直播。”

  王若冰自恋惯了,被孙艺一个男人夸好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还颇为自得地点点头。

  孙艺有些好笑,带着他进了一家店,点了一道龙女斛珠,一道子龙脱袍,这两道都是经典湘菜。龙女斛珠,选用新鲜鲤鱼,湘莲泡发后填入鲤鱼腹内,加佐料上蒸锅速蒸而成。

  子龙脱袍也是鱼,选用鳝鱼去皮切丝,与素菜煸炒而成。因为鳝鱼去皮如同武将脱袍,所以这道菜叫做子龙脱袍。

  孙艺选的这家店的确很不错,王若冰尝了两口,辣而不烈,嫩而不生,火候恰到好处,就是他口味轻,觉得这两道菜都有点咸了,而且子龙脱袍里的配菜可能是小工切的,手法还不太熟练,青椒丝煸炒得有些粗硬。

  王若冰原以为孙艺拉他出来吃饭,是想在赛前打探打探,哪知道孙艺没问厨艺方面的事,只是跟他边喝酒吃菜边闲话家常。

  两人吃了饭,结伴回了酒店。王若冰喝了点酒,随便洗了个澡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清早他准时醒了过来,洗漱干净下楼吃了早饭,然后由比赛负责人统一送到赛场。

  进赛场前王若冰看了一眼手机,这才发现昨晚贺棠给他打了电话,可能是他睡得太死,没听见铃声。王若冰也没当一回事,打算比赛完了再给贺棠回个电话。

  这次的比赛也是三位监考官,五位考务人员,第一道试题跟王若冰想的一样,考的是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