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敢嫌弃你,凭啥呀。”听了秦皓的话,徐宜心里好受了些。

  但回头一想,又觉得自家郎君哪哪都优秀,凭什么任他们挑三拣四,品头论足的。

  秦皓见徐宜秒变小刺猬,气咻咻的样子太可爱了,不由将他搂近了些:“宜宝,你今天做得很对,不安好心的人,赶出门都是轻的。”

  “以后村里的人又要说我是母老虎,醋坛精了。”

  徐宜委屈地缩在秦皓怀里,这些哥儿个个年纪轻轻的,他们的家里人是咋想的,偏要把他们塞给有主的汉子。

  “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够劲,无关紧要的人,不理也罢。”

  “今天村长叔么也和我提了一嘴,被我拒绝了,没想到家里还闹出了两出,看来咱们年前买的一百亩田威力好大。”秦皓偷摸着把村长叔么的事情夹带着讲了。

  徐宜凤眼一睁,不可置信地低吼:“连村长爷么也掺和了吗?我太伤心了,爷么平常对我这么好,怎么会办这样的糊涂事,是谁,是他么家的吧。”

  “我懒得问名字,是圆是扁都和我没关系,只听说是他么家堂兄的孙哥儿,具体哪一个我不知道。”

  秦皓将自己撇得干净,现在多说一句,以后就得花百句千句去平息。

  徐宜想了想,笃定地说:“我知道了,是不是今年才十五岁,长得还不错,叫彩哥儿的。”

  “他们家还有个汉子,要等哥儿的聘礼才有银钱说亲。”

  “我不知道,不管是谁,和咱们都没关系。”秦皓的手有自己的主意,在徐宜的腰腹间来回摸索。

  徐宜有些沮丧地说:“哎,好想有个孩子,就是因为我迟迟没怀孕,那些人才以为有了机会。”

  “傻宝,生孩子要找郎君呀,你自己想来想去有什么用。”

  秦皓趁机解开了徐宜的衣袍,翻身压在他身上,在他耳边不停亲吻。

  徐宜半推半就地挣扎了两下,就随他去了,皓哥说的对,多做点运动,才能造出软软的小人儿。

  胡闹了一番,两夫夫错过了午饭,家里人早习惯了这两人经常性的不靠谱,没等他们,自顾吃了午饭。

  三个小汉子又跑去村里疯,哥夫和哥哥的感情问题顺利解决,他们心头一松,在家里再也待不住了。

  下午拜年的人本来就少,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叔么索性将大门一关,和草哥儿在暖房里收拾回么家的年礼。

  炉子上温着红枣参鸡汤,是叔么给两夫夫留的午饭,今天上门的人给叔么敲响了警钟,还是要不停给宜哥儿进补,让他早点给家里添个孩子。

  “叔么,明日我也随你回王家村吗?”草哥儿和原家断了亲,肯定不会回那个家,如果叔么回么家,按理说他要陪着一起去。

  叔么毫不犹豫地说:“你当然跟我走,徐华,徐迩和徐杉都去,风风光光地坐马车回去。”

  叔么么家还有个老阿父,家里三兄弟,他最小,又是个哥儿,家里自然偏宠些,徐华阿父过世的时候,么家想把他和徐华接到王家村生活,被他拒绝了。

  么家家底薄,两个哥哥都是老实的种田汉子,靠天吃饭,哥么虽贤惠大度,可日子久了也怕会生嫌隙,不到万不得已,王叔么不想走这步棋。

  以前哥哥们时不时接济他,今年日子好过了,变成他隔三差五送粮送肉回去,哥么们看他的笑容都真诚了许多,所以他才有底气带着一大家子回么家做客。

  “别怕你继么来闹,他不敢的,我阿父在村里资格老,说话还是管用的。”

  叔么慈爱地摸摸草哥儿的头发,这么小一个哥儿,主意却很正,所谓的懂事都是被人逼出来的。

  “嗯,我听叔么的。” 草哥儿乖巧地点点头,心事沉沉地说:“不知道我哥会不会回原家,他住得远,还不知道我和家里断了亲,回家看我不在,怕是会很伤心。”

  叔么叹了一口气,草哥儿的哥哥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和徐宜同龄,十四岁不到就被继么许给了一个无父无么无兄弟的猎户,住在几十里外的山里,已经生了个小哥儿,还不到两岁。

  “兰哥儿一家子肯定会回来的,他不放心你,到时候让徐华去村口守着,把他们带回外公家,你和徐华元宵后成亲,让他们来家里住一阵子。”

  草哥儿噙着泪水,抱着叔么的胳膊,哽咽地说:“谢谢你,叔么,像亲阿么一般护着我。”

  “傻哥儿,你不就是我亲哥儿吗,过了年就要叫我阿么了。”叔么用手帕擦掉了草哥儿的眼泪,笑着说:“大年初一可不能哭,赶紧把眼泪收回去。”

  徐宜和秦皓推门进来,见两个哥儿抱在一起又哭又笑,愣了一下,徐宜茫然地问:“叔么,又有人欺负你们了吗?”

  “没事,在聊草哥儿哥哥的事,我打算请他哥哥一家来家里住一阵子,你们俩没意见吧。”家里屋子多,收拾一间出来不是难事。

  徐宜摇了摇头,草哥儿成亲,唯一的亲哥哥肯定要到场的:“叔么,我们想一块去了,这段时间就让他们住下吧,等草哥儿结亲后再回去。”

  “叔么,有没有吃的,我好饿呀。”家里的琐事轮不到秦皓来管,他只负责挣钱和吃喝拉撒睡。

  叔么麻利地掀开锅盖,浓郁的香气飘了出来:“给你们留了鸡汤,泡米饭吃吧,我再给你们来点豆腐乳。”

  白花花的大米饭盛了一大碗,几大勺鸡汤浇下去,配上熬得软烂入味的鸡肉和腐乳,秦皓呼哧呼哧就吃了大半碗。

  “秦皓,宜哥儿,明天我把孩子们都带去王家村,你们两夫夫去村北山上的黎音寺拜拜,很灵的,大壮阿么去拜了拜,一个月后就有了大壮。”

  每年初二,阿么有空就会带着家里的哥儿去庙里拜拜,求姻缘,求子,求平安,徐宜的阿么不在了,他要回么家,只能找秦皓陪着徐宜去了。

  “叔么,你放心吧,我会带徐宜去的。”秦皓自从带着空间穿越到雁国,对鬼神之事有了敬畏之心,今年开年不顺,确实需要去拜拜。

  徐宜慢条斯理地喝着鸡汤,他对秦皓有信心,但也受不了外面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觊觎他郎君,有个孩子傍身,多少能消停些。

  “叔么,人参鸡汤不要停,我每顿都要喝一碗。”秦皓空间里有大把的人参和灵芝,徐宜现在毫无压力,身体才是第一位。

  “等元宵节过后,你们三个哥儿再去药堂瞧瞧,吃了半年的补药,总会有效果的。”

  秦皓拍了拍徐宜的手,安慰道:“小宜,你别太焦虑,这种事情急不来的,咱们放轻松,可能孩子很快就来了。”

  “老天保佑了。”叔么和徐宜双手合十,一脸虔诚地念念有词。

  第二天一早,叔么带着几个孩子,拎着大包小包,坐马车回了王家村,家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徐宜目送他们离去,心里像是藏了只小喜鹊,在扑棱着拍打着翅膀,可以和皓哥独处一整天,好高兴。

  秦皓还在睡回笼觉,徐宜回暖房,想亲手给他做一顿早餐,秦昊喜欢吃嫩嫩的荷包蛋,蛋黄要是流动的,还喜欢吃徐宜做的鸡汤面,平时徐宜起得晚,没有给他做过几次。

  一个人在暖房里揉面拉面,徐宜却觉得很安心,心里涨得满满的,为心爱的人洗手作羹汤,是件最简单又最幸福的事。

  徐宜用托盘端着两碗鸡汤手工面,汤色澄黄清澈,上面漂着几片小青菜和满满的卤肉浇头,另外一个小碟子盛着三个半熟的荷包蛋,走去卧室叫秦皓吃早餐。

  门一响,秦皓就醒了,半睁着一只眼,嘴巴咧的大大的:“小宜,你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

  “我做了汤面和荷包蛋,都是你喜欢的,先吃了再去洗漱吧。”徐宜搬来小桌子放在床上,两夫夫盘腿坐两边。

  秦皓头发乱蓬蓬的,睡眼惺忪却掩饰不住好心情,挑了一筷子面条,送进自己嘴里,忍不住连连点头:“小宜,还是你做的面条最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些,我吃不完这么多,你帮我吃一些。”徐宜看秦皓吃得很香,比什么都高兴。

  秦皓吃得很快,三两口就下去了小半碗,徐宜把自己碗里的面夹给他,时不时给他喂卤肉和荷包蛋,像照顾小杉一般地照顾他。

  “叔么和崽子们都走了吗?”两夫夫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天色还早但院子里很安静,秦皓没有听到家里几个小汉子来回蹦跳的声音。

  徐宜吃了几口,停下来去帮秦皓束发:“都走了,叔么说要住一夜,明天中午回来。”

  “咱家去了这么多人,叔么么家能住下吗?”他家去了五口,草哥儿哥哥家三口,怎么挤着睡也要两个屋子。

  徐宜耸了耸鼻子,并不觉得这是个事:“叔么说能住下,还可以打地铺,通宵烧火盆,不会冷的。”

  两夫夫对视,什么话都没有,徐宜莫名其妙地傻笑起来,秦皓捏了捏他的耳垂,心情也不错:“傻宝,和郎君在一起,这么开心呀。”

  “你才傻宝,你是大傻宝。”徐宜吃吃地笑出声,好心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