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穿越重生>帝命(清穿)>第61章 大清查

地上到处都是破碎的杯子、盘子,简直是一片狼藉。

清醒过来的高朗颓然的靠坐在墙边,不敢去看躺在自己身边狼狈不堪的胤禩。“为什么?”高朗痛苦的呢喃。

胤禩狠狠的咬紧下唇,这才没让自己丢脸的晕过去。“我要让你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不管你身处何方,你都会记得今天的事,记得你今天是怎么对我的。”胤禩决然的回答。

高朗捂住自己的双眼:“为什么不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

胤禩倔强的说:“我不会放过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许,你认为我们之间是孽缘。但是,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所以,你也不能后悔。”

高朗深吸一口气:“我最后问你一次,你还是要争那个位子?”

胤禩回答得有些迟疑:“我,别无选择。我如今担负的,已不仅仅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我不能退。”

“罢了!我不得不说,你成功了,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但是,也仅此而已。”高朗整理好自己的衣衫,随后迟缓的起身,“现在,我可以走了吧?”

“我根本没有安排人在外面守着,你一直可以离开。你被我骗了!”胤禩背对着高朗说。

高朗眼神黯淡:“我早该想到的。到今天,你居然又骗了我一次。算了,我不会再给你骗我的机会。”

听着高朗的脚步声越去越远,胤禩的心越来越冷。他没有阻拦高朗的离开,也没让高朗看到自己泪流满面的脸。他是八阿哥胤禩,所以他不会用泪水挽留这个男人。如果可以,他甚至想笑着送他离开。可惜,他做不到。

高朗走在大雪纷飞的街道上,心中好一阵钝痛。他不喜欢那个人强迫的姿态,却怜惜他咬着牙承受自己施暴时的倔强。他始终是放不下那个人的,但是,这句话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对他讲明。因为,他们的结局已经注定。

回到瑞郡王府后,高朗没有多留,拿着收拾好的包袱就走出了大门。此时,承祜不在府内,只有弘晖看到了高朗疾走的背影。

“高叔,你今日就走?不是过几天才走吗?”弘晖不解的拉住他的手。

高朗转身摸了摸他的脑袋:“我不能多留了。你阿玛回来以后,帮我跟他说一声。”

弘晖有些疑惑,因为高朗此刻的模样就像是刚刚跟人打过架。不过,聪明的他没有多问。“我知道了,我会跟阿玛解释的。高叔,你路上小心。”弘晖细心的叮嘱。

高朗点头,而后就跨上了准备好的马匹,绝尘而去。

承祜晚膳时才回来,听过弘晖的转述,他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弘晖,你刚才说,高朗回府时,感觉像是刚刚跟人打过架?”承祜追问细节。

弘晖点头:“高叔的衣服有些凌乱,头发也不是那么整齐。而且,我还在他的袖子上发现了一些污垢,好像是菜汤。”

承祜立刻脑补了一下,难道是高朗和胤禩一言不合,把桌子掀了,然后干了一架?如果真是这样,胤禩肯定输惨了!高朗可是高手中的高手。不过,也不能排除高朗放水的情况。毕竟,胤禩不是别人。算了,人都走了,还想这么多干嘛。

第二天上朝时,承祜发现胤禩居然不在。稍微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胤禩生病告假了。这么一来,承祜好像有点对上线了。看来,这回高朗是真的下了狠手。

几日后,胤禩出现在承祜面前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出生病的迹象。不过,承祜眼尖的发现,胤禩的耳后有点奇怪的瘀痕。他想了半天,只想到一种会在那种地方留下痕迹的方法,那就是被人故意吮吸。这个可能,让他倒抽了一口气。高朗不会动了胤禩吧?由于没有办法向当事人求证,这个疑惑也就埋在了承祜的心底。直到多年后,才真相大白。

时间继续推进,康熙四十四年夏天,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从安徽办差回来。他们还没走进乾清宫复命,就被早就等候多时的承祜拦了下来。

“十三弟,你在安徽到底干了什么?”承祜压低声音问。

胤祥被承祜弄得有些紧张:“大哥,怎么了?”

承祜瞪了他一眼:“你们被人弹劾,告状的折子都递到皇阿玛那儿了。说你们在安徽时,作威作福、殴打朝廷命官、强抢民女。我不用查,就知道肯定是你捅的篓子。四弟,你怎么没管住他这匹野马?”

胤禛轻咳一声:“大哥,这事不怪十三弟。我们一起去见皇阿玛,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承祜横了桀骜不驯的胤祥一眼:“你们最好师出有名。不然,就算是我出面,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你们。”

他们三人进入乾清宫后发现,不仅朝廷重臣全了,阿哥们也基本上全了。看来,老四和老十三这回闹得事真不小。

康熙瞥了刚刚进来的三人一眼,随后将一个折子扔在桌上。“胤祥,你跟朕解释解释,朕让你和胤禛去安徽巡视河工,但是,你怎么和盐贩子搅和在一起了?好好看看,还有两条不得了的罪名,殴打朝廷命官、强抢民女。说吧,朕听着。”

胤祥理直气壮的说:“我是打了那个狗官,那是因为他该打。好好的一块良地,却被他弄得民不聊生。那样的狗官,不该打么?”

“行了,这件事朕查清楚了。说说其他的,你为什么招惹那些盐贩子?”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胤祥外号拼命十三郎,嫉恶如仇,敢作敢当,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

见康熙没有责怪,胤祥的底气更足了:“他们贩卖私盐,触犯我大清律例,难道不该将他们绳之于法吗?”

康熙面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们的确该严惩不贷,可是,你们也不能越俎代庖。朕是让你们去巡查河道,不是去闹事的。”

胤禛上前一步:“皇阿玛,容儿臣细禀。秋汛将至,河防不牢。不就地筹银,从户部调银,只怕是要误事。再说,户部的情形,儿臣也略知一二,要拿出这么多银子恐怕不是易事。所以,儿臣就斗胆向贩卖私盐的盐贩子入手,希望能筹集一些银两好解燃眉之急。”

“什么叫从户部调银有些困难?难道户部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了吗?”康熙疑惑的质问张廷玉,“户部昨日递上的册子不是说,库里还有五千多万两银子么?”

张廷玉苦笑:“皇上,户部的账目与库存不符,由来已久。如今户部的库房内,恐怕真的没有多少银子了!”

康熙狐疑的望着张廷玉:“听你的口气,好像是已经查过。说吧,实存银两到底有多少?”

张廷玉重重的跪下:“微臣没有细查,只是大概估算了一遍,只怕不足一千万两!”

康熙气得抓紧龙椅的把手:“什么?居然不足一千万两!那么,谁能告诉朕,银子都哪去了?胤禩,你总理户部,你说。”

承祜心一紧,这回是真把康熙气着了,希望没有气坏身子。想到这件事的起因,承祜不由暗含深意的看了胤禩一眼。

胤禩学张廷玉一般重重的跪在地上,只听见他痛心疾首的说:“儿臣疏离职守,求皇阿玛降罪。”

内阁大臣佟国维是老八那边的人,这个时候他必然是要帮胤禩说话的。“皇上,户部的问题积患已久,八阿哥已经尽全力,却依旧于事无补。据臣所知,户部之所以亏空如此厉害,和官员借债脱不了干系。所以,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查清户部的账目,让那些借债的官员,将欠款悉数补上。”

官员借债,康熙是知道。谁没个燃眉之急呢?所以,康熙对这种举动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堂堂大清国的户部,居然让那帮朝廷官员给借空了!不行,不能再这么姑息他们!

“查,给朕查个彻底!”康熙扫视了一下众臣和众阿哥。查账讨债这事费力不讨好,派谁去查,这是个难题。他想来想去,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胤禛和胤祥身上。胤禛心思坚定,胤祥有股拼劲,这件事交给他们查办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么一来,他们势必会罪不少人。唉!只能先苦了他们喽!

“胤禛、胤祥听旨,朕命你们即刻着手清理户部亏空积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康熙这回是真上火了。

胤禛、胤祥连忙跪下接旨:“儿臣必定竭尽所能,替皇阿玛分忧。”

承祜知道这是一桩苦差事,可是,除了这两个弟弟,这事别人还真办不成。所以,承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接下这道圣旨。

当晚,承祜就溜到胤禛的四贝勒府,和胤禛他们通了气。

“四弟,大哥别的不说了。你只要记得,有什么事还有大哥在后面给你们顶着,你们就放手去查吧!”承祜一上来就是表决定。

胤禛失笑:“大哥,这事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欠债还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理在我们这边,他们就是不还也得还。”

承祜叹了一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帮官员是什么德行,想让他们把到手的银子吐出来,那比登天还难!”

胤祥大掌一拍:“皇阿玛说了,不还就罢官,这样他们还能不还吗?”

承祜敲了一下他的后脑勺:“你这脑子就不能多想想?这件差事不管是办成了还是没办成,吃亏的都是你四哥。办成了,那帮官员就会视你四哥如眼中钉。没办成,皇阿玛那边就不好交代。反正,这是个左右不讨好的苦差事。”

“这件差事由我和四哥一起办,我会和四哥一起扛下来。”胤祥无所畏惧的说。

承祜感叹:“老四啊!你可一定要看住这小子,他这么下去,早晚会闯祸。”

胤禛拍拍有些气恼的胤祥的手:“大哥,我不会让十三弟有事的。”

“唉!他这样,就是被你惯出来的。”承祜瞧着这兄弟俩,越瞧越觉得他们之间有猫腻。

胤祥喜欢胤禛,承祜是知道的,因为他曾经抓到住现场。但是,胤禛对胤祥有没有意,他就不甚肯定了。不过,看胤禛对胤祥的态度,真是怎么看怎么暧昧。承祜有时都有些肯定,这两人是两情相悦的。不过,就他们的二人世界而言,他始终是外人。所以,还是静观其变吧!

承祜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十三弟,强抢民女是怎么一回事?白天皇阿玛忘了问,如今我倒是有点兴趣想听听原委。”

胤祥摆摆手:“很简单的一点事。在安徽得时候,我救了一个叫阿兰的女子。我遇见她的时候,她正好被一群人抓住。我见他们神色不对,就出手把阿兰救下了。而且你说巧不巧,抓她的人居然是九哥的手下。”

“这就奇怪了。你明明是仗义救人,后来怎么变成强抢民女了?”承祜追问。

胤祥有点沮丧:“后来,九哥的手下又找上了我们。原来,阿兰是和他们正儿八经签了卖身契的歌女。但是,后来阿兰出尔反尔又不想和他们走了,这才闹了这么一出。所以,我就莫名其妙背了黑锅。”

承祜摇头:“这个九弟,酒色财气他倒是一个都没落下。我想,他在江南四处收集美女,应该是为了讨好京城里的各位达官贵人,为老八打通关节。对了,那个阿兰后来到底怎么办的?”

胤禛开口:“还能怎么办?自然是让老九的人把她带回去了。”

承祜轻笑:“我还以为,老九的手下知道你们的身份后,会把阿兰留给十三弟嘞!不过,我想这几天老九应该会找上十三弟。毕竟,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大家还是不想伤了和气。十三弟,到时候你别和老九僵着,要和和气气的和他谈。”

“我哪次对着他们不和气了?就连十四每次刻意找茬,我都能忍过去。大哥,你就不要老是担心我会闯祸啦!”胤祥趴在桌子上说。

胤秅微微皱眉:“十四弟又找你茬了?”

胤祥不在意的说:“他哪天看我顺眼过啊!我都习惯了。”

承祜嘀咕:“你们两个岁数相差不大,按理说应该比较容易亲近,就像老八、老九、老十。可是,你们怎么就弄成水火不容的局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