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第321章 火朝天阙;天佑大明!改命之人,城外相逢!
  大明正统八月末。

  大明朝堂,在喧闹声中,最终决定,死守京平,绝不迁都;并调查清理奸佞王振家眷,党羽!

  于谦走在京城大街上。

  却看见了人心惶惶。

  京平的中轴大街上,有好些京平百姓,携带着大包小裹出城。

  京平本地的富商,更是携带家眷,大包小裹的,准备南下逃难。

  京城的几座城门,都是人挤人。

  于谦在大街上,默默一叹。

  仅仅是做到这种地步,还不行。

  正统皇帝被俘,对大明朝打击太大了。

  这个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

  自己,被调任为兵部尚书。守卫京城的重任,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担负。

  但这还不够。

  如今大明朝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主少国疑,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需要新的天子,坐镇紫禁城。

  而现如今,能够担此大任的皇族……只有一人。

  于谦,想到了当日在大殿里,众臣打死马顺时,虽然被吓得面色惨白,但是被自己拉住后,神色逐渐坚毅的年轻的脸……

  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

  紫禁城的大殿里,再次喧闹。

  大理寺卿,太子太保,王文上书,请监国的郕王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

  坐在监国位置上的朱祁钰。

  面色复杂,看着满朝的红蓝衣袍,似乎是想起这些大臣,用拳头,活活把人捶死的画面。

  面对一群杀人悍匪,他似乎并不想在这时候,坐上龙椅。

  于谦看着位置之上的郕王,又看了看,郕王旁边,脸上也露出沉思之色的孙太后。

  他深吸一口气!

  “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

  而随着于谦的开口。

  跟着站出来的大臣越来越多。

  “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年幼,国家危难……”

  在那群红衣文官嘶哑的声音中,皇太后,终于点头。

  那一年,大明的国号,再次更换。

  郕王继位!

  被俘的正统皇帝,朱祁镇,被奉为太上皇。

  确定不迁都;奸佞及其党羽被宰杀;新的国君也已确立。

  但是于谦,依旧眉头紧皱。

  他知道,要做的事务,才刚刚开始。

  几个与前,正统皇帝御驾亲征,京城的武将勋贵,都被正统皇帝带走!这些武将,都折损在了边关,京城如今只剩下一群只提过笔杆子,没握过刀的文臣。

  而文官们,之前,叫嚷的热闹。但真到了需要人带兵打仗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上前。

  在众人争相后退的危难关头,于谦跨步向前扛起大明“牌匾”。守卫京城,兵部尚书不去守,谁去?

  退朝的时候。

  吏部尚书王直,慌慌张张,拉住他的手!

  “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于谦只是淡漠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四朝元老。声音清冷……

  “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干活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于谦最忙碌的两个月。

  他不敢休息。

  大明精锐几乎败光了,国危若累卵……于谦,看着大明地图,决定急调各地杂牌军进京勤王。一道又一道的调令,从京城传出。

  为了避免,被围城,孤立无援。

  他又安排人,将周边城乡的粮食器械搬入京都,给瓦剌连口水井都没留。

  于谦在外面忙得日夜不休,刚刚继位的朱祁钰,在宫里闲得坐卧不宁。

  总是派遣内侍的宦官,来问话。

  于谦,看了一眼内侍,呼出一口浊气,他知道,这时候得给皇宫里的皇帝打鸡血。

  “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

  说完那句后,他便火急火燎的跑去坊市,给京城的百姓做演讲,呼吁百姓,一起守卫京城。

  大明朝,不止是朱家的大明朝,大明朝,是天下人的大明朝……得百姓一起来守。

  他还把从边关逃回来,被关押进诏狱的石亨,放了出来。

  让他执掌京营!

  他不管石亨,之前是不是临阵脱逃,都这种时候了,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瓦剌大军,也真的逼近京城。

  大明太上皇,朱祁镇,曾经被太上皇宠信的宦官,喜宁……给瓦剌大军,当了带路的叛徒,带着他们,跨过了长城,直逼京师城下。

  石亨在城门的角楼里,对着自己躬身抱拳。

  “大人……我等只需固收城门,坚守到各地援军,瓦剌见势不对,自会撤去。”

  于谦,却在那时,披上穿戴好,厚重的铠甲,声音嘶哑。

  “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

  “若京城示弱,瓦剌大军,只会更加猖狂!必须迎敌。瓦剌大军刚刚抵达京城,疲惫不堪,现在出战,对我军有益,我会,亲自带军杀敌!”

  一旁的石亨怔楞了一下,看着于谦的眼神,想看一个老疯子。

  于谦觉得自己的心脏,也跳的极快。

  当年自己跟随永乐大帝亲征草原,永乐大帝,也没有逼迫他披甲拿刀。

  自己第一次真的拿起刀,披上重铠,这也是第一次。

  而今年,于谦五十一岁。

  那一天风很大。

  于谦披着的大氅,吃饱了风……

  他第一次带兵冲阵。

  这第一仗很重要,直接关乎京城守军的信心,必须得嬴。

  而这一战,上天也眷顾大明,瓦剌的大营还没驻扎好,明军,便已经冲阵,直接冲乱了瓦剌的部署,甚至抢回了一批在土木堡,被俘虏的人质,可惜,没能把正统皇帝,带回来。

  但白天的冲阵时,于谦骑在马上,看见了瓦剌驻扎的营地里,放着的火炮,这让他心中,升起一抹担忧。

  瓦剌骑兵机动性本就强横,若再有火炮加持,京师危矣。

  他不放心,决定趁夜,再突击一次。至少摸清瓦剌虚实。

  但是这次,瓦剌有所防备,明军没能取得白天的战果,只能边打边退,退回西直门防守。

  可瓦剌的神射手,似乎盯上了于谦。

  被亲兵簇拥着的于谦,撤回西直门时,忽然觉得头皮发麻。像是到了生死关头。

  可当他回头,看见的却是一个挺拔的身影,以及被那身影,用军刀折断的箭矢。

  是一个剑眉星目的青年。

  青年盯着自己,说出了一句,让于谦印象极深的话。

  “国家兴亡……在下愿与大人,一起担当……”

  那个青年,自称林珏,要帮自己,去探查清楚,瓦剌火器的虚实。

  一个人杀进瓦剌大营……这种事可能吗?

  于谦自然不信。

  而且,这个青年,还救了自己一命……于谦虽然自认清高,但是也不能看着救命恩人白白送死。

  他想去阻拦,但是青年,已经提刀向着瓦剌大营的方向杀去,他被亲兵簇拥着,返回城内。

  他在城里,少见的惴惴不安!

  担心那个青年的命运,更担心京城……他还不知道,那个青年,是来改变,他的命运的。

  而就在这时,他听见了城楼上的嘶喊声!

  “瓦剌大营方向,起火!火朝天阙,天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