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统一三国:从做梦开始>第129章 十八路诸侯相聚虎牢关
  董卓瞬间满脸笑容,满意道:“果真是好刀,孟德有心了。"

  曹操点头道:“国相喜欢就好,这是卑职应该做的。"

  董卓十分开心,一直把玩着这把七星刀。

  “孟德果真是忠臣啊!”

  曹操与董卓说了几句话之后,立刻借口离开。

  行迹匆匆。

  曹操离开国相府的那一瞬,神情骤间发生了变化。

  曹操知道此行事情已经败露。

  董卓只是刚才没反应过来~。

  一旦董卓明白过来,等待他必定是灭顶之灾。

  曹操早在刺杀董卓之前,就已经将所有后果都考虑到了。

  此时的他也不慌乱,更不敢慌乱。

  反而有种破釜沉舟的感觉。

  曹操离开国相府之后,立刻回了府上,

  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东西贴身收好。

  "我奉国相之命出城办事,闲杂人等快快闪开!"

  守城士兵见快马而来,原本想要上前阻止。看書喇

  听到曹操这话立刻躬身退到一边。

  曹操出城之后瞬间松了口气,直接一扬马鞭。

  马匹就像是离弦的箭一样,直接往兖州老家而去。

  此时的董卓注意力依旧在手里这把七星刀上。

  这把刀对董卓而言正合他意。

  而且一看就不是凡品。

  董卓有心想要试试这把刀的威力到底如何。

  七星刀不断上下挥舞着,注意力也放到了殿外的守卫身上。

  就在董卓正琢磨着要不要用这些守卫试试这一把宝刀到底如何之时,李儒突然前来。

  董卓这才有些遗憾的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李儒虽然因为之前劝诫董卓远离后宫之事未成功大怒而去,之后再未提起此事。

  但他对于董卓的衷心倒是没有变过,

  除了后宫这件明知不可为的事情没有继续之外,其他时候依旧非常好的扮演着自己谋士的角色。

  李儒一眼就看到了董卓脸上带着满满的笑容。

  惊讶问道:“不知发生了何事,主公为何如此高兴?"

  董卓看到李儒出现之后,更加高兴了。

  直接将自己正在把玩的七星刀拿出来,递到李儒面前,说道:“本相正好得了一把宝刀,文优且看一看。”br>
  李儒对于董卓手里所拿的这把宝刀也产生了兴趣。

  很快接过,仔细看了看。

  上面镶嵌着七颗宝物,刀锋非常锋利,甚至在他入手的那一瞬就感受到了上面的寒芒。

  纵然见多了武器的李儒,在这一瞬也不由得点头。

  "主公,这果真是一把宝刀,且要好生收藏才是。"

  董卓笑道:"是该如此!"

  说话间,童卓便欲将这一把深得他心的宝刀收起来。

  但这时,董卓表情骤变。

  李儒看到董卓脸上的神情变化后,心里也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不过转瞬,便已经反应过来了,眼眸微深。

  李儒直接问道:"主公,这把刀是谁献的?"

  董卓说道:"曹孟德,他献刀之时竟然会选本相午睡之时,而且还未看刀鞘。"

  董卓不傻,只是刚才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一想曹操的所有举动,全部都充斥着漏洞。

  二人目光相对,眼里闪过的全是杀气。

  "来人,立刻派人去捉拿曹孟德!"

  李儒在一边看到董卓的所有举动并未开口阻止。

  无论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误会,但凡将曹操捉拿回来,自然会迎刃而解。

  守卫已经派出去了,但此时董卓想到刚才发生的事情,心里依旧是怒气难忍。

  竟然胆敢有人在国相府刺杀他。

  除了一个曹孟德之外,朝中又有多少欲杀他而后快。

  想到这里,董卓再无法抑制自己的怒气,直接唤了人来去调查朝中百官。

  董卓冷声道:“但凡有异心者,格杀勿论"

  吕布拱手说道:“义父放心。"

  很快,董卓派出去的守卫前来禀告说,曹操已经不知所踪。

  瞬间确定曹操之前确实是为刺杀他。

  董卓立刻发布通缉文书,势必要将曹操捉拿归案。

  一时间,整个洛阳风起云涌。

  曹操刺杀董卓这件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曹操自从刺杀失败之后,知道董卓一定会派兵捉拿他。

  不敢有任何停留,马不停蹄的逃到了老家。

  一路上曹操不断的在回忆着他所做的事情,不断的回忆着刺杀董卓之前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曹操明白了他这一次刺杀动作失败必定会成为通缉对象。

  会有无数人想要对他动手。

  解决这件事情的唯一一个办法就是讨伐董卓。

  回到老家曹操立刻便于自家人说起了要招兵买马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上,曹操确实雷厉风行,不过短短时面就已经变卖家产。

  开始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之类。

  这时。

  曹操刺杀董卓这件事情也早就已经传扬开了。

  众人知道曹操刺杀董卓这件事情之后心里一惊,随后浮现出来的却是敬佩。

  短短时间,曹操便借着这件事情让天下各路英雄都认识了自己。

  他的计划也得到了夏侯族和曹氏一族的支持。

  曹操的势力瞬间就在陈留郡崛起。

  不少人都非常佩服曹操之前的所作所为。

  各路英雄好汉全部都来投奔曹操。

  此时。

  董卓依旧十分震怒。

  想到他极为信任的曹操音然想刺杀他,现在更是借助这个名声广邀天下英雄好汉,想要讨伐与他,董卓身上杀气便一直在弥漫着。

  就连他身边最为信任的那些守卫谋士,也不敢在这时触霉头。

  董卓看着下方武将怒斥道:“你们这么多人,意然连区区一个曹操都对付不了吗?”

  众武将无一不低头,不敢和董卓目光相对。

  倒是袁绍心里起了别的心思。

  袁绍骤然起身,拱手道:“国相,我愿带兵追击曹操!"

  董卓视线立刻放到袁绍身上。

  此时袁绍满脸坚定与董卓目光相对,怡然不惧。

  董卓点头道:“好,本相便让你带兵迫击曹操。”

  “一定要提头来见,事成本相必有重赏!"

  袁绍回道:“必不辱使命!"

  很快,袁绍便带领军队离开洛阳,前往迫击曹操。

  只是袁绍自从离开洛阳之后,他的前进路线就发生了变化。

  并按照他所说去追击曹操,反而直接带领军队跑到了渤海。

  自任渤海太守,招兵买马。

  袁绍本身便有几分本事,各路英雄好汉与他相熟的倒也不少。

  依靠自身魅力很快召集到了不少心腹重臣。

  再加上袁家非常显赫的家室,短短时间就组织起了一帮人马。

  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应有尽有,可谓是人才济济。

  此时的渤海已经完全在袁绍的掌控之中。

  洛阳一片哗然。

  再加上曹操自刺杀董卓失败逃离洛阳之后,便对外发出的消息。

  这时,董卓荒淫残暴,霍乱朝野的臭名,随着曹操刺董传遍了天下。

  罗超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勾起嘴角,

  ”时机已到,该进行接下来的计划了。"

  郭嘉放下酒杯,说道:“主公果真是料事如神。”

  “这一次我们也算是师出有名。"

  罗超笑道:“正好我们这边还有公主,直接借助公主名义为少帝刘辩报仇,匡扶大汉社稷。"

  郭嘉点头道:“正该如此,我们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可以派上用场了。"

  荀彧说道:“此次讨伐董卓,我们师出有名,各路诸侯必会响应。"

  罗超麾下其余众人也都连连点头。

  荀彧继续说道:“曹操虽然有刺杀董卓的名气,但是他毕竟崛起的时间太短,可主公就不一样了。"

  "冠军侯的名声无人不晓,实力更是天下皆知,此次讨董邀文必定会天下响应。"

  .....

  罗超笑道:"好,文若便来写一下讨董邀文吧。"

  话毕!

  罗超脸上神情骤然间变得严肃起来。

  他抬头看向面前所有人:“董卓残杀皇子,欺君罔上,惑乱后宫,残害生灵,此乃十恶不赦,天下有志之士当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贼,光复大汉社稷,望各诸侯共聚洛阳商灭董大计!"

  罗超说完的同时,荀或便已经将文写完了。

  荀或起身,双手旱上:“侯爷可命令人将此邀文发往各地。"

  "文若写的一手好字啊。”罗超拿起邀文赞叹一句。

  随后便命人将这份讨董邀文发往各个诸侯手中。

  各路诸侯之前知道曹操刺董这件事情之后,所有人就一直在等着这个时机。

  他们在等待着有人能够率先挺身而出。

  发布讨董邀文之人,日后必是董卓的眼中钉。

  罗超发布了讨董邀文的第一时间,所有人纷纷响应。

  可以说是揭竿四起。

  各路诸侯没有任何迟疑,直接便带领军队向着洛阳出发。

  罗超叮嘱道:“你们时刻注意着凉州那边的动静,但凡韩遂有任何异动直接动手。"

  "主公放心,此事交给我,若韩遂有任何异动,必定斩草除根。"郭嘉点头回答道。

  最终,罗超只带了赵云和三千庆雪龙骑便往洛阳而去。

  赵云一身实力高强,一人便可抵万人。

  三千大雪龙骑更每一个都是以一战百之人。

  虽只有三千却比得上旁人的几十万大军。

  虎牢关是洛阳的八关之一,易守难攻。

  十八路诸侯此时就驻扎在了洛阳东部的虎牢关二十里之外。

  他们在这里相聚,讨论接下来的发动计划。

  诸侯全部都率领着人数不一样的兵队,但他们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所有诸侯的兵力加起来足有百万之众。

  百万人声势浩大。

  单单只是营地就绵延两百余里。

  袁绍,曹操,袁术,孙坚等人此时已经全部到了虎牢关。

  只等着罗超的到来了。

  罗超带领军队到达了洛阳西的函谷关外之后,便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