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我厨神,整个三国都被馋哭了>第137章 临朝听政
  承德大殿,刘辩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

  朝堂之上少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多了一些新面孔。基本的,都是被陈丰提拔起来的。

  年幼的刘辩坐在龙椅之上,一身宽大的龙袍披在身上,看上去有些滑稽。

  左边是陈丰,坐在一张正椅上面;右边挂着帘子,后面是何太后。

  魏松站在天子身边。

  百官高呼:“祝陛下万寿安康。”

  “祝太后福寿无疆。”

  “太师安康。”

  百官山呼,竟把刘辩吓得面色有些苍白。

  他才九岁不到,还不知道皇帝的权威,面对这么多大人,自然心慌了。

  过了许久都不知道喊平身,还是何太后出面解围,“众卿家平身免礼。”

  其实今日的议程都已经订好了,主要就是天子安葬。

  这件事情由太常负责,

  “张太常,先帝下葬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何太后开口道。

  虽然她和陈丰一起听政,但太后才是真正的主事人。至于刘辩,负责听政学习就行了,不用开口。

  但刘辩对朝政完全没有兴趣,偷偷地向陈丰做了做打弹珠的动作,表示自己昨天玩得很开心。

  “回太后,仪仗队和祭祀礼仪已经全部安排妥当。现有一事,需要陛下和太后定夺。”

  太常张济道。

  “何事?”

  何太后杏目微挑。

  忙活了这么多天,还没搞好,你这太常不想当了?看書溂

  张济连忙躬身,“回太后,太祝令祈福占卜,言先帝驾崩乃天命。卦象显示,需十位宫人陪葬,否则大汉将灾祸不断。然十位宫人如何定夺,臣昨日已经请示太后了,还未得到批复。”

  给天子陪葬的宫人,自然不是随便谁都能行的。

  身份越高,越为浓重。

  但这是后宫之事,当由后宫之主来定夺。

  何太后本就和后宫那些妃嫔没什么感情,让谁陪葬都无所谓。

  只需要,考虑贵人们的身份背景即可。

  “这种小事也要让太后费神?随便选十个采女,给她们全部升做贵人不就行了。”

  见何太后在记名字,陈丰连忙说道。

  你说刘宏都已经死了,干嘛还要祸祸那些漂亮的妹子?他觉得,找些丑的过去陪他就得了,反正他那玩意儿也用不了。

  “可是……”

  张济迟疑地看着何太后。

  这种事情是很严肃的,怎么能随便选呢。

  还有把采女升做贵人,这不是糊弄鬼吗,先帝泉下有知,定会雷霆大怒吧。

  “别可是了,这件事情我亲自督办,张太常总能放心吧。”

  陈丰摆手道。

  后宫的漂亮妹子都是他的,丑的刘宏可以带走。

  见陈丰都这么说了,张济不敢再反驳。

  何婉淡淡的瞥了陈丰一眼,美眸之中闪过一抹幽怨。

  她哪能不知道陈丰的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管而已。

  张济退下,将作大匠黄琬持简而出,

  “陛下,太后,梅园工程是否还要继续?”

  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黄琬非常清楚梅园每天花费了多少财力物力。

  因为它是先帝最看好的行宫,所以先帝在时没有人敢提出反对。

  如今先帝走了,梅园失去了修建意义,黄琬觉得没有必要再花这个钱了。

  “当然要继续了!”

  黄琬的话刚落音,刘辩便非常肯定地做出了答复!

  皇宫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囚笼,他并不想呆在这里。他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逃避繁琐的朝政,没有任何束缚,让他自由自在的玩耍。

  所以,梅园必须建造。

  “黄将作,梅园不仅仅是为先帝而造,更是为天下流民百姓而造!如果现在停掉梅园工程,那么将会有数十万百姓失去生计。我们不能为了节约一点钱,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啊。”

  陈丰也支持建造梅园。

  且不说它以后的价值和作用,就说眼前,这个项目让他获得了不少民心!

  老百姓感激地不是刘宏,而是他陈丰。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个项目都不能停。

  “对了,刘少府,昨日是卫家支付后续款项的日子吧,他们有把钱送过来吗?”

  陈丰询问少府刘颌。

  买土豆的钱,卫家只给了一部分,说好了剩下的分期付款,每月一付。

  刘颌摇了摇头,“还没有,下官已经差人去催了。”

  陈丰一听,顿时乐了,

  “卫家这是想要赖账吗?让步兵都尉张飞带三千兵甲一同去催。如果卫家不给,就以欺君之罪论处。如果卫家愿意给,让他们把三千兵甲的跑腿费一并支付。”

  他最喜欢抄家了,卫家可别让人失望啊。

  “喏。”

  众人一听,纷纷替卫家默哀。

  暗道卫家太不会做事了,居然敢得罪陈丰。

  那可是,连十常侍都干趴的狠人啊。

  “启奏陛下,冀州黄巾平叛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卢植传来消息,说人手不足,希望朝廷能够增派人手,将黄巾残寇一网打尽!”br>
  少府刘颌刚刚退下,太尉邓盛接着上奏。

  因为大将军一职暂时空缺,国家军阵依旧由太尉主持。

  邓盛刚上任不久,十分用心。

  “这是好事,立刻增派人手。”陈丰本来也想说这件事的,因此邓盛提出之后,他立刻赞同。

  “可是太师,京畿之地人手不足,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冀州啊。”司隶校尉冯方说道。

  派少了没用,派多了京城的防御就会出现问题。

  “邓太尉,卢将军需要多少人?”

  陈丰考虑片刻后问道。

  “回太师,卢将军需要三万人。”邓盛回道。

  其实三万人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想要彻底扑灭黄巾贼,自然兵力越多越好。

  “豫州方面战事如何了?”陈丰接着问道。

  “黄甫义真传来捷报,他们在苍亭击败了黄巾贼军,擒获贼帅卜巳,斩首七千余人。”

  邓盛的消息,颇为振奋人心。

  这算是与黄巾贼作战,又一重大胜利。

  “如今南方战事已定,让皇甫嵩押解俘虏入京,接受审判。同时,让北军五校填补京畿防御。”

  “司隶校尉冯方,你带领三万人,去支援卢植!务必在三个月之内,将黄巾贼全部肃清!”

  ……

  ps:本章张济并非张绣叔父,而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汉末大臣,官至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