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鸽子出了廊州,几日之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抚州境内绿林集结,要去云南参军,被抚州刺史拦下后,附近几个府衙乃至江左十四州境内皆先后有人联名上书,要求官府放行前往云南。

  此事风风火火一路传去金陵,梁帝当场黑了脸,一些不明所以的大臣暗自奇怪,这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集体闹着去云南参军了。

  “姗姗来迟”的信使终于当朝报上了南境紧急军情,云南穆王穆深战死,其女穆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

  民间更是传的沸沸扬扬,霓凰郡主如何以女子之身接过帅印,如何血战南楚大军护得一方百姓,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女子,总是更容易激起人的怜悯之心,各地州府各方百姓纷纷联名,请求朝廷沿路调派援军,尽快稳住南境局势。

  梁帝原只想借南楚之手再耗一耗穆王府的实力,可他却忘了,一年前那场洪灾,云南王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早已不可撼动,如今民心所向,朝廷若稍有迟疑,难免会惹人非议。

  悬镜司掌镜使夏冬在梁帝的授意下,执虎符密令沿路调派军队,最终带着两万拼凑出来的援军赶赴云南。

  梅长苏负手立于窗前,烛火映在他的脸上,晦暗不明。

  带着一身清凉之气的阿寒落在院中,云蘅下意识抬头看着他走进房中。

  阿寒进来后发现自己早已被云蘅察觉,不免心中又一阵挫败,暗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回炉好好提高一下实力了。

  “如何?”梅长苏沉声问。

  阿寒收了思绪,恭谨道:“回禀宗主,我们在云南的人早有妥当的身份伪装,借以打猎时偶然发觉为由,已经向郡主通禀了那条小路。”

  “她可有怀疑?”

  “是,郡主当即派人分别查探了此人身份以及那条小路,但请宗主放心,那个人世代为南境百姓,在这一点上不会牵出江左盟的。”

  梅长苏点了点头,似乎极为疲惫,听他轻声道:“她会明白的。”

  阿寒疑惑了一下,等了半天梅长苏似乎没有其他吩咐,便行礼后退了出去。

  云蘅坐在暗处,看着梅长苏捏眉心的动作,忍不住道:“你该休息了。”

  梅长苏闻言停下了动作,转过身来,云蘅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感觉他应该看着自己,便道:“你的身子可不能这样点灯熬油的,路还长着呢,做了该做的就足够了,多思无益。”

  他似乎轻轻叹了一声:“就足够了吗?”是在问云蘅,又像是在问自己。

  “三年前,霓凰十四岁,随老王爷进京,我那个时候,性烈如火,飞扬跋扈,一向不与金陵那些娇滴滴的官家小姐有交集,偶尔见到来自南境的郡主,桃花马,石榴裙,恰如凤凰一般,又与我年纪相仿,便常在一处玩耍。”

  “景琰,哦,就是靖王,是个倔脾气,我们都叫他水牛,只听祁王哥哥的话,很多地方都不许我们去,霓凰在南境自在惯了,素来不受拘束,大人们便常见我们二人往来,之后不久,便许下了林家与穆王府的婚约。”梅长苏说到这顿了顿,不知想起了什么,沉默了半晌。

  “其实那个时候并不懂什么婚约,只是觉得,有了婚约就应该照顾她,我本以为可以一直照顾她的。”梅长苏的声音颤了颤,“就如同这一次,我本该替她扛下这一切,可我却只能躲在阴暗角落里,做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她只是个女子,她才十七岁啊,她本该一直是我的小女孩,却要替幼弟撑起整个南境。”

  “你这是瞧不起女子吗?”云蘅皱了皱眉,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调笑道,“据我所知,霓凰郡主第一次上战场的年纪,可比有些少帅小多了吧?你能做到的事情,霓凰郡主如何就不能独挡一面了,她可从来不是只会撒娇的千金贵女,她是穆王府的郡主。”

  云蘅回忆起三年前自己看到的女子,烈马银铠,张扬璀璨如九天凤凰。

  “你该相信她的。”

  经过长久的沉默之后,云蘅忽然问:“苏哥哥,你想回到她的身边吗?”

  云蘅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听到回应,只是在那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似乎有一声“是”久久萦绕于耳畔。

  她抱着双膝看着夜色凉如水,星光点点。

  如果这是你所愿,苏哥哥,我一定会帮你,让你能够重新站在她的身边,去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在大梁局势一片混乱中,一个好消息竟然飞至江左盟。

  “宗主!”乐长老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您一定想不到我收到了谁的消息。”

  梅长苏放下手中滑族的卷宗,颇有些无奈,自从他执掌了江左盟,这几位长老越发不管事,不仅如此,一个个总是玩心大起,美名其曰是不让自己太费心神。

  “乐叔叔,您这要让我怎么猜?”

  坐在一边研究医书的云蘅忽然道:“是金陵方向的信。”

  “蘅丫头,你怎么知道!”乐长老瞪起眼睛。

  “因为···因为送信的鸽子我没见过。”云蘅理直气壮。

  梅长苏忍俊不禁,乐长老吹胡子瞪眼半天,着实拿这个丫头没有办法,只好恨恨道:“不错,是金陵的,小苏,你猜是谁的?”

  梅长苏着实头痛:“乐叔叔,您这个范围也太广了。”

  “是妙音坊的。”云蘅继续插嘴。

  梅长苏坐直了身子:“当真?”

  乐长老张大了嘴:“蘅丫头,这你也知道?”

  “嗯,我闻出来的。”

  乐长老还想再问,却被梅长苏打断:“乐叔叔,是谁的信?”

  乐长老看着他,严肃道:“是十三先生。”

  “十三叔?”梅长苏大惊,“十三叔还活着?”

  “当年令堂从宫中带出了十三先生,彼时我们刚好建立了妙音坊作为金陵的暗桩,令尊思来想去,十三先生便是最妥帖的人,从此十三先生便在暗中接管了妙音坊,也与我们江左盟有了联系,林府满门抄斩,如今他得贵人相助逃出生天,便回到了妙音坊,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了江左盟新任宗主继位的事,生怕再出祸事,才与我写信问清楚。”

  “贵人?十三叔可有说是什么人救了他?”

  乐长老摇了摇头,看梅长苏陷入沉思,又问道:“可要告诉他实情?”

  梅长苏沉吟片刻:“先不要,金陵局势未稳,先请十三叔自己安顿下来,我的事,暂时不要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