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大家的注意力还全部在幼崽们怎么适应野外的生活环境上。

  而幼崽们这一次投放的区域是海拔更高更接近于大熊猫自然栖息地的地方。

  摆在幼崽面前的第一道关卡就是该如何在山林中行走。

  幼崽们现在所在位置海拔高,人迹罕至。

  人迹罕至就意味着山林中草木十分茂盛,这种茂盛是桂桂他们外场, 甚至前几天他们流浪的那片山林都没有办法比的。

  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小动物行走。只见监控中多多踉踉跄跄地在山林中走着,很快就找到自己的节奏, 灵活地在山林中穿梭。

  这边, 四个幼崽却在灌木丛中艰难地行走着。

  他们挑选的并不是适合走的道路,他们更像是横冲直撞, 想要硬生生的闯出一条路出来。

  看到这李教授忍不住叹口气, 可还没来得及等他感慨圈养熊猫不足的时候, 原本在灌木丛中艰难行走的幼崽们行动突然快了起来。

  李教授看着监控, 不由地露出惊讶的表情, 四个幼崽们现在是找到“兽道”了啊!

  长期进山的老猎人都知道, 正所谓人有人道, 兽有兽道,因为向阳面和背阴面甚至山形的关系, 山林中有些地方会出现草木比较稀疏的情况,而这种地方就会成为山林中生灵们约定成俗的道路, 动物们觅食, 饮水都会从这条道路经过。

  一般来说只有经验老到的向导才能找到这种地方, 李教授进山这么多年只巧合下独自找到过几次。

  而眼前的幼崽竟然歪打正着地碰上了,李教授不由得摇头笑笑, 这几只幼崽的运气也太好了一些。

  而此刻,桂桂看着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兽道”, 总算松了口气, 他朝只有他看得到的虚拟成年大熊猫道谢,圆溜溜的眼睛神情严肃地将《大熊猫野外生存指南》中关于寻找“兽道”的技巧转述给几个幼崽。

  远思和班长都认真地听着。

  远思看着这条异常好走的道路露出深思的表情。

  只不过山林毕竟是山林, 再好走的路,也有不易通行的地方。

  眼前摆着幼崽面前的就是一道陡峭的岩石斜坡。

  对于大熊猫而言,爬坡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大于三十度对他们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何况这个斜坡都是岩石,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借力的地方。

  班长和远思在桂桂口述的那些技巧下顺利地爬了上来。

  桂桂虽然实操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好在够聪明,也将自己固定在斜坡上休息,等着恢复体力后一口气爬上来。

  远思喘着气将脑袋凑了下来,叼着桂桂的后脖颈,四只脚掌拼命用力,试图将桂桂拉上来,但最后还是因为桂桂现在的体重而惨遭失败。

  小小的幼崽沮丧地说:“学学崽,等我歇一歇再试试。”

  桂桂感动得蹭了蹭远思的嘴筒子。

  只有肥仔邱邱喘着气,头晕眼花在坡地打转:“学学崽,我——我——我走不动啦!”他抬头看着和山一样高的斜坡,圆溜溜的眼睛转了转,“我有一个好主意!可以上去啦!学学崽,你会帮我的对不对?”

  桂桂听着邱邱的话,警惕地说:“你要干吗?”

  邱邱嘿嘿傻笑两声:“学学崽,你要是帮我,你就是邱邱大王最好的朋友啦!”

  桂桂听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邱邱大王最好的朋友是什么好东西吗?但是他还是不由得好奇邱邱好主意是什么?

  于是肥嘟嘟的熊猫幼崽好奇地将扭头看着斜坡底下的邱邱,竖起了耳朵。

  然后下一秒桂桂就感觉他蓬松漂亮的小尾巴一紧,突如其来的重量让他猛地往下一坠。

  桂桂脸上表情一瞬间狰狞,扭头看着咬着他尾巴的邱邱,邱邱憋足一口气拼命地用后爪扒住桂桂的腰,疯狂示意桂桂继续往上爬,那眼神仿佛在说——

  爬啊?你怎么不爬啊!

  然后下一秒,重物坠地。

  邱邱哭唧唧捂住自己的小屁股说:“学学崽,你好弱啊。”

  灰头土脸的桂桂狰狞的抬头,猛地朝旁边一扑。

  于是,清晨的山林中,传来猛兽稚嫩却奶凶地一声怒吼。

  监控室里面,大家还在讨论着桂桂他们的好运。

  一扭头看着监控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只见桂桂和邱邱已经打作一团,两只熊猫幼崽死死咬住对方的尾巴都不肯松开,就这样僵持了好几分钟,他们才和解一般,慢慢松开彼此。

  明明在野外,这几只幼崽还是没有危机意识,在他打架的同时,多多已经熟练灵活地在山林中隐匿好自己的踪迹。

  李教授又叹了一口气,虽然知道幼崽们会不如多多,但是这个对比也太惨烈了一些。如果说他们几个想是一个班的,无疑多多就是那个优等生,而桂桂他们无疑是差等生。

  很快又一个问题摆在了幼崽们的面前。

  那就是寻找适合他们进食的竹林。

  两边的幼崽都在寻找适合进食的竹林。

  监控中,桂桂他们在山坡上发现一小片竹林,在周围逛了逛大概是对这片竹林数量不满意,离开了。

  最后桂桂他们选择了更高一点的竹林。

  李教授看在眼里,不由地将鼻梁上的眼睛拿了下来,揉了揉太阳穴,长期和大熊猫打交道的他知道,那一片竹林只是看起来少而已,如果幼崽们愿意走进去看看就会发现里面山坳还有一整片竹林。

  而桂桂他们选择的竹林看似很大,实际上都是不太适合使用的竹子。

  果然比桂桂他们后来的多多发现了山坳中的竹林,果断的选择在那片竹林吃午饭。

  李教授和团队成员,对视一眼。

  忍不住苦笑一声,现实真的是狠狠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差距太大了。

  他们现在心中的热情顿时间全部烟消云散了。

  圈养幼崽的劣势实在太过明显了。

  桂桂他们很快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高海拔地区的竹子与低海拔地区的竹子品种是不一样的,低海拔地区是常见的拐角竹,味道更好,也更容易采食,但是高海拔地区是石棉玉山竹更粗韧性更好,采食难度也很大。

  而桂桂他们选择的就是石棉玉山竹,他们一开始就选错了。

  身为熊猫幼崽的他们够不到上面的树叶,2—3厘米的竹子也不是桂桂他们能够轻易折断的。

  之前桂桂他们在流浪的时候,李教授他们就发现,幼崽进食的竹林,竹子都疑似被杨杨提前踩踏过,已经倒伏,大大降低了幼崽们进食的难度。

  这一次可以算是幼崽们第一次自己独立进食,他们可以把自己喂饱来吗?

  小刘和小张忍不住对视一眼,眼中的苦笑只有对方能懂,桂桂和邱邱已经不算是挑食的幼崽了,但是石棉玉山竹也不在他们的进食范围内,大熊猫可以吃的竹子虽然有20多种,但是圈养大熊猫或多或少都有挑食的情况。

  像是暮暮她基本只吃少数的几种,甚至对采摘时间和品质也有严格要求。

  送过去的竹子她能够选中一半都算是给面子。

  大部分都是便宜的邱邱。

  愁的小张有段时间都要先算好暮暮吃多少才给邱邱准备食物。

  但是所有饲养员都知道石棉玉山竹是黑名单中的食物,几乎没有圈养的熊猫喜欢吃这个啊!

  何况这里还多数是二年生三年生的石棉玉山竹,更粗更老。

  相比小刘他们,多多的饲养员就轻松很多了,多多已经在野外食用过这种竹子,并且接受良好。

  甚至多多饲养员还拍了拍小刘他们的肩膀说:“圈养的幼崽是要娇气一点的,你们也不要太担心,真的饿得受不了还是会吃的,说不一定碰到了多多,多多还会帮助他们呢。”

  小刘忍不住叹口气,幼崽们哪里知道饿是什么滋味啊。

  几只幼崽显然也对这么粗的竹子泛起了难。

  桂桂看着眼前难搞的食物,肥嘟嘟的熊猫幼崽仰天长长叹了口气。

  天啊,为什么总是要为难我。

  于是,桂桂打开《大熊猫野外生存指南》这本书,找到石棉玉山竹这一章,光标轻轻一点。

  瞬间一个虚拟的大熊猫出现在桂桂的面前,手把手地叫着桂桂如何进食。

  于是监控中的众人就看见除了躺在地上张大嘴巴等着天上掉果果的摆烂邱邱之外。

  桂桂也一动不动地在发着呆。

  难道连桂桂也要放弃了吗?

  饲养员在内心深处为桂桂加油。

  加油啊!桂桂!不要让大家失望。

  终于圆滚滚的熊猫幼崽动了动,走向了离身边最近的竹子,只见小熊灵活地将身体压上了竹子,甚至连饲养员们都没有看清楚桂桂的动作,竹子就应声折断在地。

  观察幼崽们的饲养员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恰好那根竹子已经被折断了,桂桂捡了个漏?

  可是很快,他们就知道不是巧合。

  几个幼崽很快地学习了桂桂的方式,就连邱邱都能够轻而易举的折断,肉眼可见的他们的速度和效率都已经超过了多多了。

  原本在饲养员眼中是巨大挑战的竹子一个接着一个个地被折断,如果没有意外,幼崽中午可以轻而易举地饱餐一顿。

  李教授看着另外几只幼崽迅速掌握技巧,神情不由的微微黯淡,果然熊猫教导熊猫幼崽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他们的母兽大部分也是圈养,根本没有教导幼崽的能力。

  然而更出乎他们意料的,原本在监控下的肥嘟嘟的幼崽突然度动作一顿,然后迅速地迈着小短腿,蹬蹬噔消失在监控面前。

  饲养员正想要切换道桂桂脖子上的监控摄像头看看,谁知道很快的桂桂又出现在监控当中。

  只不过这一次监控中桂桂嘴巴里还叼着什么东西。

  小刘顿时吓得不行,这可是在野外,桂桂不会叼着什么有毒的东西回来了吧?

  正当大家都纠起心的时候,大家也看清楚了桂桂嘴巴里叼着的东西——

  那是一串晶莹饱满的野葡萄。

  肥嘟嘟的幼崽将葡萄放在地上,喘着气,然后用脚掌拨了拨,摇头晃脑地将葡萄分给了同伴们。

  一时间饲养员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

  原来刚刚桂桂是去摘葡萄去了?小小的幼崽就能够辨别采集葡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以前嗷嗷和半个耳朵都摘来给桂桂吃过。”小刘想了半天只能够想到这个可能,也许桂桂在来的路上就已经辨认出这种食物,所以才会折返回去。

  可这些难不成都是巧合?

  而正当大家不确定的时候。

  多多那边突然传来动静,只见原本负责监控多多那天的饲养员惊慌喊道:“怎么会有牦牛?”

  牦牛群是邻近中心的山下村民放牧的,平时都是散养在山脚下,这里毕竟不是保护区,只是靠近,他们没有资格禁止村民养牦牛群的,但是问题在于山下牦牛群的主人从来都不管理牛群。

  而此刻就有一只独牛跑了上来。

  相比牛群,独牛其实是更加危险的,因为独牛一般是因为性格暴躁被牛群驱逐。

  按照牦牛的习性来分析,牦牛在山林中迁徙速度并不快,一定是早早就在附近,只不过是多多和他们都没有发现而已。

  相比于妈妈,多多的生存经验还是不足。

  饲养员懊恼的想了想。

  熊猫幼崽如果被独牛攻击肯定是非常危险的,但好在他们对多多也有信心。

  果然很快的多多察觉到独牛的动机迅速的人爬上了树,等到独牛离开之后,才谨慎地离开选择和独牛不一样的方向,迅速的离开了监控的范围。

  顿时大家都放下了心。

  此刻看着摄像头的两端,肥嘟嘟的幼崽们此刻坐在遍地的竹子上面,背靠背地坐着如同一个个小饭团,眯起眼睛准备享受他们丰盛的午餐。

  而多多却仓皇的在山林中避开牦牛。

  他们不禁想起了,之前桂桂绕着那片走了一圈,最后选择离开的样子。

  难不成幼崽们是闻到牦牛的味道,所以选择离开那片竹林,来这里避险的?

  这一次多年从事大熊猫野培的工作人员却并不以为是巧合了。

  他们是知道动物身上的基因会影响幼崽野培的。

  有的幼崽天生勇敢、机敏、谨慎、好奇心重就是更适合探索野外。

  这就是为什么基地野培挑选的幼崽更倾向于挑选父母一方来自野外身上有野性基因的幼崽。

  在野培工作中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努力一样的重要。

  会不会这一批幼崽的基因就是更适合生活在野外呢?

  想到这里,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李教授嘴角不由地勾起露出一个微笑,原本只是友情帮助李教授他们的母兽带崽团队也转过头,仔细地打量着幼崽们的一举一动,有点羡慕的说:“哎呦,这几个苗子挺不错的啊!”

  而正在这时,桂桂那边监控中,四只幼崽齐刷刷地停下了吃葡萄的动作,一动不动扭头看向一个方向。

  不远处的灌木丛微微动了动。

  正当监控人员提起心的时候,只见一只黑白相间的熊猫幼崽灰头土脸地从灌木丛中伸出了脑袋。

  这时负责监控多多定位的工作人员惊呼出声:“啊,多多怎么跑到桂桂他们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