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街道两边提灯送行的百姓有学子, 有商贾,有工匠,有医者, 男女老少都是城中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 冬夜里站在路边, 只为送守护他们五年的父母官一程。

  坐在车上的林海感动的湿了眼眶, 他走下车, 对街道旁的百姓一揖到地。

  大家也作揖福身还礼, 祝福林大人顺利安康。

  林海走在车队前, 向沿途送行的百姓频频还礼, 二叔乐清和护卫家丁也尽数下车下马, 跟在车队旁步行, 以示对送行百姓的尊重。

  黛玉跟在爹爹身后,看着夹道送行的百姓, 他们的想法或许很单纯,只是想送一送相处了五年的朋友。

  这一举动却是对林海最真诚的认可和鼓舞,两条火龙通往的不是城门,而是林海以及所有林家人的灵魂深处。

  等车队出了城,留在最后的林海和黛玉再次向跟在后面的百姓行礼告别,百姓们也纷纷还礼, 高喊林大人一路顺风,长命百岁, 直到他们出城登车, 还能听到百姓的祝福声。

  黛玉上车后眼睛还是红的, 车里的奶娘和几个丫头也没好到哪里去, 乐小安本就易感,这会两眼都快哭成桃子了。

  花花趴在车窗边, 还在向后张望,显然刚才那一幕也带给了它相当大的震撼。

  林海原计划是带着二叔,乐清,黛玉和吴彧,只他们五人先到扬州打前锋。

  可张绘张绎死活要跟来,乐小安也不放心黛玉独自应付后宅的事,就联合张绎一起死缠。

  孩子们想承担责任,长辈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不过张绘就算了,身为张氏一族的二房长子,成亲后有很多事务需要他处理出头绪来,年后才好跟随贾敏去扬州,他的小媳妇留在济南也能跟父母多聚聚。

  于是去扬州的人变成了林海、黛玉,二叔,吴彧张绎,以及乐清一家三口。

  把堂伯,庞叔母和孔观主三位杏林高手都留给贾敏,内有二婶主持后宅,外有张绘和张舅舅,可保贾敏安全无虞。

  父亲祖母都留在济南,小林翀只得被迫跟黛玉分开,他舍不得姐姐,很是哭了几鼻子。

  黛玉对付小孩子还是很有一套的,她鼓励林翀要像男子汉一样保护家人,还郑重其事的把守护娘亲的任务交给他。

  小林翀当下就不哭了,抹干净眼泪把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向姐姐保证一定会守护好婶娘。

  他们离开前把家里家外都安排妥当了,唯有一点让黛玉想不通,贾敏竟让林海把四个姨娘一并带上,她就不怕那四人联合起来闹幺蛾子吗?

  自从出了桂姨娘使用巫蛊之术诅咒主人的事,贾敏就把从贾老太太那里学到的规矩改了,再不用姨娘们来正房请安立规矩,她们只要安安分分的待在院子里,别出来惹事就行。

  林海也不想再宠出个桂姨娘来,加上公务繁忙,早就绝了再纳小妾的心思。

  家里四个妾室,除了贾敏的陪嫁采薇还有些风韵,另外三人都年近半百了,轻易也想不起来去她们的院子。

  黛玉仗着小时候被姨娘害过,对庶母的态度冷淡些也没人认为有错,就算在院子里遇到了,也是远远福过身就罢,明说让她们不要靠近,她害怕。

  四个姨娘住在一起,平日供应花销从不缺她们的,念佛做针线也算自得其乐,黛玉都快把这四人给忘了,想不通贾敏怎么会让爹爹把她们也带上。

  贾敏不好跟女儿解释太多,只抿嘴笑着说等她长大就懂了,路上多加照顾四人就是,不用问那么多。

  黛玉回去细想,才明白娘亲是担心后宅空置,到扬州后会有官员商贾借此进献美人,因此才把四个半老徐娘塞过来充门面。

  想到女子在古代的处境,黛玉也只有叹气的份,男人只要有钱有势力,娶多少小妾都是合理的,只要不抬平妻养外室,就算对妻子忠诚了。

  黛玉想到要跟别人共侍一夫,心里就止不住的犯膈应,不过以她的年纪还没到纠结这种事的时候,还是以当前面临的难题为重吧。

  很多事贾敏不好开口,她却可以,黛玉直接跑去问老爹,等到了扬州时,要是有外人往家里送小妾要怎么处理。

  林海的心思一直在公事上打转,听到女儿的疑问才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

  官场上互赠美人本就是常有的事,尤其是扬州那种盐商巨贾遍地的奢靡之地,不给新上任的盐政老爷献上百八十个美人,都算他们招待不周。

  林海虽不是柳下惠,可经过王子腾的事他哪还敢让外人进自家门,不收又担心驳了地头蛇的脸面,一时就有些为难。

  黛玉见老爹只是单纯为是否接收美人的事烦恼,并没有起其他心思,心里才算好受一些,便向爹爹献策,说出自己打算好的处理办法。

  她笑道,“盐政是个肥缺,有那么多盐商孝敬,府邸想必小不了,不如单辟个院子,用来安置送过来的人,记录好她们的来历,我们也穿插着往外送就是,礼尚往来么。”

  林海哈哈大笑,“我儿智计百出,为父佩服。别人送来,我们再另寻他家送出去,各家美人在扬州城里周游一番,想必会盛况空前吧。”

  黛玉见老爹同意了自己的提议,她也笑了起来,只要不把小妖精招到家里来就好,外头的人就让他们自己热闹去好了。

  除了几个主子,林海还带了诸多管事仆从随行,林嬷嬷是林海的奶娘,虽然年纪大了,却是打理内务的高手,也算黛玉半个导师,到盐政府后全靠她来辅助,是必须要带在身边的。

  她的大儿子林兴是林家的大总管,媳妇是林嬷嬷的左右手,也是打前哨的必要人选。

  小儿子林光同样精明强干,是得力的外管事之一,把他留在贾敏身边照顾,林海黛玉才能放心。

  林嬷嬷的大孙子林福是林海的小厮总管,孙媳妇是黛玉的奶娘,都是林海和黛玉身边最得利的人,也是不能离身的。

  外管事林生是林海年轻时搭救的江湖游侠,虽认林海为主,却并非林家家奴。

  他主要负责林家的对外交际,吴彧就是他去北方边境带回来的,由他带人跟在车队最后,保护整支队伍的安全。

  车队在城里耽搁了时间,到达最近的小镇时天已经亮了,镇外同样聚集了很多人,看到车队经过就作礼高喊林大人一路顺风。

  林海再次带全家下车还礼,接下来的几个镇子也同样如此,有好多人前来送别。

  傍晚在驿站里落脚,乐清还在止不住的感慨为官当如林如海,只有把百姓放在心里的官,百姓才会报以最诚挚的感激和爱戴。

  跟他们同行的李扬一直在京里当翰林,何时见过如此动人心魄的场面,想起来就鼻子发酸,揉着眼睛点头赞同乐清的话,直言后悔不应该留在京城耽于享乐,当官理应造福于民才是。

  林海当官二十年,从没像今天这么有成就感过,心情激荡的恨不能一步迈到扬州城,让大小盐商见识下林老爷的手段厉害。

  他心情激动,话也就多了起来,之前一直忙着公务,这会儿就给女儿讲起了扬州城。

  扬州的建城史能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是古籍《禹贡》 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占地十分广袤。

  后来废除古制,扬州又有广陵、江都、淮扬等别称,当朝定鼎后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才把扬州划归江苏省,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直达海岸的大片区域都在扬州府的管辖范围内。

  扬州的瘦西湖也举世闻名,因湖面瘦长,才由此得名,当今南巡时也曾在此流连数日,对其风景赞赏有佳。

  还有兴于前朝的观音山香会,林海少年游学时曾赶上过香会盛况,当时人多到只见人头不见山,他跟几位同窗愣是没挤上去,一直深以为憾。

  黛玉心说挤进去也没用,上辈子她还跟老板去观音山烧过香呢,结果拍出来的剧该扑还是扑,白瞎了一人高的香。

  车队向南走了两天,因没有雨雪困扰,走得还算顺利,快出山东省时河面上的冰面已经很薄了,正商量着是否要找船走水路时,今冬的第一场寒潮就追上了他们,一夜之间冰封千里,乘船是彻底没戏了。

  黛玉之前没想到会如此顺利,都开始后悔把娘亲独自留在济南府了,半夜被守夜人的铜锣声叫醒,听说突然降温了,她吓出一身冷汗,庆幸留下娘亲的决定做对了。

  她让大丫头和慧和云去看下乐太太乐姐姐和四位姨娘,再把两匹小马牵进来,给几个马童多加两床被子。

  小马和马奴是从云南买来的,都不太适应北方的严寒,赶路途中可生不起病,对他们要格外照顾一些。

  两匹小马一黑一花,是云朵的父母,另外两匹因为有了宝宝,跟云朵和毛毛一起留下陪伴贾敏。

  小马在家里散养惯了,周围都是熟人它们也不紧张,走进屋里就卧在褥上很快睡着了。

  它们没心没肺的样子惹来花花不满,要不是黛玉正抱着它取暖,都想过去给两巴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