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章

  五皇子正在家里发愁, 他总共养了四儿一女五个孩子,只有三个儿子站住了,除了嫡长子还算健康, 两个小的都跟风中的小火苗似的, 哈气大了点都有可能吹灭。

  他家的情况还算好的, 几个兄弟家里更惨, 太子就俩儿子, 都是庶妃所出, 养得飞扬跋扈, 人见人嫌。

  二哥连一根棒槌都没养出来, 三哥一儿一女, 都跟自家老三似的, 经点风就要病一场。

  四哥去年才得一个闺女,倒是从没病过, 可就他那浑不吝的性子,真能教养好孩子么。

  五皇子想到这里就叹气,明明父亲很能生孩子,怎么到他们兄弟这里子孙缘就如此淡薄呢。

  老六老七的孩子倒是不少,可以他俩的出身,除了嫡子能得个公爵, 庶子生再多也是白搭。

  如今老六被宗室除名,他的孩子也得跟着圈禁到死, 老七虽然因此得利了, 未来至少是个郡王爵, 可他的麻烦同样不少。

  皇伯父东陵亲王只是没了嫡子, 大小庶子有十多个呢,加上庶女十来个, 要是联起手来对付他这个外来的,日子指不定怎么难过呢。

  五皇子坐在书房里发愁,听到前来诊病的太医说老三没事,只是受风发热,吃几剂药发散一下就好了,他的眉头才舒展开。

  又询问老二的病情如何,这次换成太医皱起眉头,迟疑片刻才答道,“不敢欺瞒王爷,二公子的病若是能过了冬天,明年开春或有转机。”

  五皇子在心中哀叹一声,太医的话术他很了解,这就是说老二恐怕活不过冬天了。

  命大总管用上等封送走太医,他正愁得不可开交,宫中就送人来了,皇上竟把荣国府的二房嫡女赐给了他。

  五皇子接完旨后脑瓜子还嗡嗡的,昨天老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同意他接近林海,这会儿又送来四王八公一系的女子给他当庶妃,这是真的属意于他,还是见老三暂时抬不起来了,把他顶到前台制衡太子?

  五皇子妃原本还不高兴来着,贾氏女青春亮丽,出身不俗,把阖府姐妹都比了下去,她侧头看向当家的,正想恭喜几句,却发现王爷非但没露出半点喜色,怎么还有点要打晃的意思?

  她赶紧伸手把人扶住,随即在心里哎哟一声,这人还真在哆嗦啊,那贾氏难道是吃人的老虎不成?至于吓成这个样子么。

  五皇子妃把五皇子安置在椅子上,随即就福身告辞了,自家的男人与别人不同,脆弱伤心都喜欢自己扛,最讨厌有人在这时候关心他了,还是躲远点的好。

  五皇子却在这时开口了,“你把贾氏安排在后头的舒香院,再命女眷斋戒几日给两个孩子祈福,平时也少让贾氏跟人接触。”

  五皇子妃听得微怔,答应着福身告退,回到房里跟心腹嬷嬷讨论,王爷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贾氏去给皇后请安时也是常见的,除了出身长相比其她人好些,并未看出有何特别之处,王爷怎么就吓得这样了?

  老嬷嬷猜测道,“许是担心太子会多想吧,贾家是四王八公之一,太子的铁杆势力,皇子偏把他家的姑娘送进我们府里,这内里只怕大有门道。”

  五皇子妃叹道,“我还能不知道了,只是男人的事我们内宅妇人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那贾氏要是个聪明的,就应该老实待着,说不定还能混个好结果,她要是个笨的,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王爷既要全家斋戒祈福,你就送几本经书给她,在屋子里抄去就是了。”

  见老嬷嬷答应着出去了,五皇子妃歪在矮榻上继续叹气,家里几个孩子,只有嫡子养得好,至今九岁了也没得过什么大病,读书习武一样不落。

  其余几个孩子不是死就是病,不说外人怎么想,连她都怀疑是不是有人背地里刻薄庶子庶女了。

  她跟王爷两边着手,死命查过几次,没发现一点问题,下头的孩子就是养不好,都没地儿说理去。

  老二眼看要不好了,老三昨儿赴宴回来在马车里就说头疼,她让人喂汤发汗守了一晚上,上午还是烧起来了,可真是,还不如自己病了呢。

  远在扬州的林家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大理寺和宗人府联手审理四个盐商,与之相关的人一个也没放过,林家的两个李姓船工与解家人交往甚密,还去过解家私馆,是必要传到堂中审讯一番的。

  李家小儿子还好,他就是个愣头青,全程被耍着玩儿,问明经过就放了出来。

  李家老大就麻烦了,他跟私馆的人牵扯过深,都快被洗脑成解娘娘的信众了,直接被收押进大牢,留待跟私馆里的人细审。

  李家老俩口本本分分了一辈子,听说大儿子进了大牢,直接吓病了,哭着求林兴一定要救救自家儿子。

  雪雁的父母也吓得不轻,想不到在官宦人家当奴才还有进大牢的风险,正巧前一阵子得了不少赏钱,两人就商量着全家赎身出去,在河边做点小买卖都比给大户人家当奴才强。

  雪雁听到父母的决定差点就吓死了,经过莹霜的事,姑娘身边的丫头谁还敢赎身出去啊,就算以后不当奴才了,也要等年纪到了明媒正娶嫁出去才行。

  贾敏黛玉被两家船工搞得头大如斗,只能先可着容易处理的雪雁一家解决。

  贾敏明确表示姑娘身边的丫头不到年纪不能放,夫妻俩怕承担风险不要紧,以后到庄子上当个小管事吧,远离外界蛊惑就没有风险了。

  李老头一家倒是可以放出去,就是他那大儿子想放出来就难了,林海承诺不会让李老大在牢中受罪,又给了两百两补偿,放了身契让他们一家过活去。

  解决了船工的问题,联合审理的结果也出来了,田解吴刘四家的长房一系尽数斩首,其余家人流放充军,奴仆贬为官奴,壮年男女被押往京中为皇家修建陵墓园林,其余人在几日后连同剩余家产共同发卖。

  林海听到判决结果后长松了口气,判得如此简明利落,就说明皇上没有继续追究的打算,反正六皇子已经除族,再也翻不起大浪了。

  同样出身不佳的七皇子也过继出去,失去了继续做白日梦的可能。

  如今还有能力问鼎大宝的只剩下三人,太子和三皇子明面上争得热闹,其实手里的势力已经被皇上打压得差不多了,他们两个越闹腾,越能凸显出五皇子的孝心可佳,以林海对皇上的了解,有八成把握他这把赌对了。

  随后传来的消息更加印证了林海的猜测,在万寿节宴上,皇上亲口同意五皇子跟自家接触,随后又把贾元春赐入五皇子府,以此来加深四王八公与五皇子的关系。

  只要他能稳得住,林家也就稳了,哪怕儿子不争气,也能有几十年的安稳日子可过。

  黛玉听说元春进了五皇子府,也是长长舒了口气,如今虽说很多人物的命运已经脱离了原著,但在剧情的大致走向上还是没变的,她还是第一次盼望剧情不要变得太离谱,哪怕以后要跟贾宝玉牵扯不清都没关系。

  她又不是原著里娇滴滴的绛珠仙子,老娘有得是力气跟手段。

  贾敏听到身边女儿轻哼了声,放下信叹道,“怎么,不满你元春表姐进皇子府当妾?”

  她很了解自家闺女,别说给皇子当妾了,哪怕进宫当妃也是绝不肯的,心气高傲这点跟她外祖母一样一样的,以后祖孙俩碰上了,那才叫针尖对麦芒呢。

  黛玉笑道,“没,以我二舅母做的那些事,元春表姐能进皇子府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我是在气贾王氏,跟表姐无关。琏二哥的信上还说了什么?”

  贾敏想到二嫂也哼了声,心里一万个看不上,说到侄子的信她又笑起来,

  “琏二的媳妇又有身子了,你葳儿侄子说是小妹妹,端看他能不能像你说的那么准了。”

  黛玉算了下日子,如今已是冬月过半,明年七月出生也不算早产了,再长几岁就能跟刘姥姥家的板儿抢佛手了。

  只是这次有自家在,断不会让亲戚家的姑娘落到那等不堪境地,两个孩子想凑在一起可不容易。

  贾敏放下信,又跟黛玉商量年前走礼的事,那起盐商都被吓得不清,还有很多案子在知府衙门里压着呢,今年他们是闹腾不起来了。

  黛玉也笑道,“往年只觉得他们聒噪,一旦安静了连过年都冷清起来,其余豪商的地盘都在运河两岸,过年时不如我们乘船出城看花灯吧。”

  贾敏嗔了女儿一眼,“你想得倒好,我们家船是不缺,但船工又打哪里找呢,没几个可靠的人谁还敢乘船啊。”

  黛玉被说得一愣,她都忘记自家已经没船工了,现买又去哪里找可靠之人呢?

  林海回到家,就看到母女俩相对无言,好笑道,“怎么都不说话,在比谁的眼睛大么?”

  听到妻女抱怨家里船工都跑了,他得意一笑,“船工现找肯定是不成的,不过你们求求我,说不定就有了。”

  黛玉一听有门,赶忙扑过去给爹爹揉肩捶腿,贾敏也捧茶过来,老爷老爷叫个不停。

  林海被妻女哄得哈哈大笑,好一会儿才说出他的安排,“听说解家跟我们家船工接触频繁时,我就不打算留那几个人了,在扬州找人又不安全,就写信给舅父,请他在蓬莱找几家妥当人,教导好了再送过来。

  前两天我又买下吴家一艘画舫,以后大宴用游船,小宴用画舫,省得用船前还要提前打招呼,你们母女俩总闷在家里多无趣,天气好时就出去散散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