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钟头带着一小队巡捕很快赶了过来, 后面还跟了三个提着药箱的年轻小大夫。

  衙役和帮众把刺客和伤者抬到一边,又指挥恢复交通,路人见犯人落网, 又有衙役在附近巡视, 不久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了。

  几个伤员都是被后退的路人撞到的, 除了薛太太擦破额头, 看起来有点惨, 其余人并无大碍, 在林江承诺医药费用全免, 每人再给五两误工补偿后, 伤者和家属的怨气全消, 都笑眯了眼。

  犯人这边的情况就比较诡异了, 三个鼻青脸肿的草帽男没看向吴彧哥儿几个,反倒对全身麻痹的树后男怒目而视。

  黛玉笑着对张大姑娘竖起大拇指, 佩服道,“女侠好眼力,若不是你机智,差点就放跑主犯了。”

  张大姑娘抽了抽嘴角,低声道,“林姑娘这手飞刀也好利害, 要不是亲眼看到,谁能相信爵爷家的贵女还有这手绝技呢。”

  黛玉比了个禁声的手势, “嘘, 这是秘密, 不能跟别人说哦, 万一吓到了那群公子哥,我就嫁不出去了。”

  张大姑娘忍着笑猛点头, 两个小姑娘在后头说悄悄话,前面钟头用力掰正树后男的脑袋,打量了好一会儿才不确定的道,“贾雨村?”

  这个名字让林家很多人都诶了声,乐清先生还在家里那会儿,每次针砭时弊都要把贾雨村拎出来大骂一顿,除了后来的几个孩子,全家对这个名字是如雷灌耳。

  林海皱眉打量着地上动弹不得的高大男子,问钟头,“确定么?这副獐头狼目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读书人啊。”

  钟头讪笑一声,“应该不会认错,读书人中也是有败类的,这个不就是么,读书读到海捕文书遍及天下的人可不多。”

  林海叹息一声,对贾雨村道,“你也是打科举里冲杀出来的,要是不走歪路,外放当个六七品的小官,这会儿也是安安稳稳的,何至于落到如此田地。”

  贾雨村盯着林海,眼中露出刻骨的恨意,要不是这人一再破坏他的筹谋,飞黄腾达还会远么,把他害到如此境地还来说风凉话,要是能动他早就跳起来跟林海拼了。

  随后赶过来的广达听说抓到了贾雨村,乐得嘴都歪了,要是能从他嘴里掏出重要情报,怎么也能升他个一品半级的,好兄弟真是福星啊。

  林海看损友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轻哼了一鼻子,转身就招呼家人远离这地方,有贾雨村这等腌臜的东西在,连气息都是污浊的。

  黛玉临走前又看了薛家那边一眼,薛太太的额头已经包扎好了,宝钗正蹲在地上抱着她的手哭,薛佺也像个受气包似的蹲在她身边,摆出一副任打任骂的样子。

  她在心里啧了一声,不能怪女人总冒傻气,实在是这些心思诡谲之人演技太好了。

  黛玉陪家人逛了一会儿,见他们该吃吃,该喝喝,根本没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这才告辞回到指挥船。

  船上几人早就接到消息了,穆月辉听到好友一家再次遇刺,心累的长长叹了口气,听送信的人说都已经处理停当了,除了刺客只有几个路人被撞伤,还是担心的坐立难安。

  陈姑娘几人不明所以,看到黛玉二人平安归来,都围上来询问事情经过。

  黛玉对紧紧拉住她的穆月辉露出安抚的笑容,隐去自己掷飞刀的事,将经过大略讲了一遍。

  穆月辉不知道贾雨村是何人,反倒是陈家五姑娘惊讶道,“贾雨村?他前两年在金陵甄家当西席,甄宝玉烦他烦得要死,到处说贾雨村的坏话,后来他就辞馆离开甄家,再没了动静,怎么又跟刺客参合到一起去了?”

  褚八姑娘道,“照你这么说,他心中有怨气也应该针对甄家人啊,怎么会带人刺杀林大人?”

  所有姑娘都看向黛玉,盼望能从她这里得到答案。

  黛玉看着几张好奇的粉嫩小脸,摇头笑道,“贾雨村曾想来我家当西席,被我父亲拒绝了,后来跟那群拐子混在一起,诱拐我家丫头的主意也是他想出来的,因此才被发了海捕公文,今日不过是狗急跳墙,夹怨报复罢了,抓住就没事了。”

  几人恍然大悟,翁大姑娘叹道,“姓贾的好歹是读书人出身,怎么还能跟拐子混在一起,能读出来多不容易啊,我爹逼弟弟背书都是拿鞭子抽的,至今也没见他读出什么门道来。”

  穆月辉冷笑道,“自视甚高,贪心不足,但凡落马的官员都逃不过这两个特点,见得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把这件事揭过去,接下来的游湖会再没出现过波折,直到酉时过半人群才渐渐散去。

  随后两天的管理工作由陈褚两家接手,黛玉几个姑娘只游玩就好,第二天前来售卖商品的商贩更多了,临近村镇也有很多人带来了自家产的东西。

  黛玉命管事买下几篓子新鲜鸡蛋,鹌鹑蛋和鸭蛋也买了不少,水上集市还有划着船卖鸡雏鸭雏的。

  新孵出来的小动物都是萌物,没哪个女孩儿能抵抗得了,小船刚靠岸满船幼雏就被抢购一空,黛玉鸡鸭鹅各买了两对,让人送回家给弟弟们玩儿。

  结束游湖会的第二天,江浙两地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王大人每天都笑眯眯的,直说这样的春雨最适合春耕了。

  他在人工湖旁开了两分水田两分菜地,带领全家孩子育苗插秧,亲手种植水稻和蔬菜。

  种地这活黛玉比师公熟练多了,上辈子打小就跟在妈妈身后下地干活,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还把妈妈累得全身都是病。

  她看着在地里嘻嘻哈哈插秧的几个孩子,衷心希望妈妈要是有来生,也能托生到富贵人家,享受父母的疼爱,哪怕用十年阳寿换她也是愿意的。

  贾敏见女儿蹲在稻田边眼泛泪光,不禁好笑的用扇子敲了她一下,笑骂道,“嫌地里脏躲远些就是了,怎么还哭上了。”

  黛玉抬头看向娘亲,见她面色红润目若明星,健康又安适,不由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贾敏嗔道,“傻笑什么,裤腿子全是泥巴,还不换了去呢。”

  黛玉笑道,“在这府里收两年庄稼,爹爹第二个任期就满两年了,最早明年年末,最迟后年末,我们就要离开扬州了,娘亲可想过接下来还会调到哪里去么?”

  贾敏没想到女儿会有此一问,她算了下任期,不禁哎哟一声,“我还真没想过这件事,不过以老爷的政绩和品级,继续外放的可能性不大了吧,回京或是到直隶当总督都有可能。”

  黛玉叹道,“回京啊,以我爹的爵位,原来的侯府总能解禁一部分吧?否则连家当都摆不下,更别说住下这么多人了。”

  贾敏呵呵直笑,“我还当你在愁什么,原来是嫌弃京中的宅子狭小,你放心,我的陪嫁宅子就在隔壁,就算原先侯府里不能全部解禁,也住得下你。”

  黛玉这才想起,娘亲也是有陪嫁的,身为国公府唯一的嫡女,十里红妆是妥妥的,原著中她的女儿却落得个寄人篱下,被奴才嚼舌根的下场,贾家人还真能舍得下脸来。

  说到陪嫁,贾敏也想起了娘家,烦躁又糟心的感觉随之升起,她揉着额角让黛玉快些回绣楼换衣服,自己扶着丫头回房消气去了。

  自从元春成为皇子庶妃,贾王氏又嘚瑟了起来,几次三番来信命令自家向五皇子靠拢,想办法帮元春提升位份。

  贾敏恨不得当面啐她一脸,不说此时站队皇子有多危险吧,就说元春一个从五品小官的女儿,能当上庶妃已经是祖上显灵了,她还指望提位份,想什么美事呢。

  老太太前阵子来信也比过去勤了几倍,句句不离她的宝贝金孙,暗示两家结亲的事。

  贾敏看得直犯膈应,贾宝玉不说名声前程如何,就凭他一个从五品小官的次子,还敢肖想子爵府嫡长女,也不知老太太打哪儿来的脸。

  娘家上下都是糊涂蛋,以为有个给皇子当妾的姑娘就能提高身份了,正经人家谁不笑话他们,别说给皇子当妾了,就算进了皇帝后宫又如何,贵妃就不是妾么。

  她在回信中明确指出自家女儿不嫁妾室之家,随后母亲和二房的来信就断了,连女儿生辰都没有寿礼送来。

  想到这里,贾敏冷笑一声,跟那起拎不清的家伙断了也好,母亲该怎么孝顺还怎么孝顺,二哥那家人就算了,只当不认识吧。

  一场春雨持续了半个多月,进入三月份天空放晴,艳阳高照,气温也跟着节节拔高,湿气加上炙烤让城中再次变成了大蒸笼。

  全家看着大太阳都愁到不行,三月初七就是武考县试的日子,这种天气着单衣站在太阳下都会汗流浃背,穿上武试用的皮甲还不得闷晕过去。

  黛玉让人做了几个像套娃一样的木箱子,在箱子中间塞满了棉花,制成简易版保温箱,再用模具冻了手指大小的冰块存在里面。

  她亲自给吴彧和柳湘莲演示,上场前用领巾包上几块冰再系在脖子上,这样总不至于还没动手比试就被晒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