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235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黛玉跟司徒澈对视一眼, 都有些莫名其妙,娘亲三姨和探春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贾家的女儿,□□国府最近消停得很, 总是蹦哒的薛大太太也带着儿子回扬州了, 她们为何又是这副样子?

  贾敏见女儿疑惑的看着自己, 抿了几下嘴唇才道, “皇上, 皇上把宁国府赐给老亲王的几个庶子了。”

  黛玉哦了声, 没觉得皇上做的事有问题, 只能继续追问道, “然后呢?”

  探春眼泪唰的落了下来, 哽咽道, “表姐就不难过吗?宁国府跟荣国府一样,都是贾家的根基, 如今却被别人占了去,我们,我们……呜。”

  黛玉好笑道,“贾家的根基远在金陵,宁荣两府是开国帝王赐造的,本质上还是皇家的东西, 你们还当能拿回来是怎么着?”

  三人被问得一噎,贾敏恼道, “即使拿不回来, 也要赐给正经人家居住呀, 那些人连个爵位都没有, 乱糟糟的住进去好几家,堂堂国公府竟沦落成了大杂院, 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黛玉哈哈笑道,“娘亲这是嫌弃外祖的邻居家拿不出手么,放心,以后荣国府也会变成大杂院的,就不显得那边混乱了。”

  贾敏指着黛玉,气到说不出话来。

  司徒澈担心宝贝师姐会挨揍,赶忙打圆场道,“师母放心,那些人好歹也是凤子龙孙,等他们安顿好了,皇上会赏赐爵位的,至少也是子爵男爵,不会辱没了宁国府。”

  贾敏这才发现司徒澈也在这里,回想刚才自己说的话,不由面色发窘。

  司徒澈见师母脸都红了,三姨和探春也吓得不轻,便笑着安抚道,“我知道师母没别的意思,只是一时无法接受宁国府被别人占了,赐造的府邸都有这一天,隔壁的前南安郡王府不也收回了么,能全须全尾的腾出来已经很幸运了。”

  三姨不服气道,“两府是祖宗拼出来的基业,怎么能说收回就收回呢。”

  司徒澈解释道,“先祖当初在金陵给两位老国公赏赐的土地才是贾家的基业,除非获罪抄家,否则永世不会收回。

  京城的宅子只是方便两位国公当差才赐造的,地基和费用多是皇家所出,在没有爵位和官职之后自然会收回。”

  贾敏三人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一齐看向林海,在得到肯定的点头后,心里才稍稍好过了一些。

  黛玉这时问道,“先皇所赐的金陵产业还剩下多少了,你们可知道么?宁国府那边本就没抄到多少东西,退回的几个庄子能占七八成,先皇赏赐给公爵的土地不可能就那么点,荣国府剩下的只怕还不如宁国府呢。”

  她的话让三人面面相觑,整颗心直往下沉,自打荣国公过世后,府里就出的多进的少,前两年还修了个大观园,哪怕有薛家两房的资助,府里填进去的也不会少,天知道还能剩下什么了。

  茂茂这时开口道,“那我们家呢,先皇赏赐的土地还剩多少了?”

  林海笑骂道,“你爹我还在呢,你就惦记起祖上留下的东西了?放心,只多不少,我们回乡祭祖时,在老宅能看到的山都是我们家的,只是一直放着没开发而已。”

  茂茂哇了一声,“那么多山都是我们家的?先皇也太慷慨了吧。”

  林海笑骂道,“大人的事小孩子别掺和,回去温你的书去,明天还要接着县试呢。”

  黛玉见娘亲又有了新的纠结方向,就先送司徒澈出来了,边走边问道,“皇上真能给东陵亲王的庶出儿女封爵位吗?”

  司徒澈点头,“自然啊,怎么说也是先皇的侄子侄女,庶出的爵位虽不会太高,最年长的怎么也能封个子爵吧,依次往下排,最少也是个一品将军。

  庶女就封个县主或乡主,一年不过几千两银子,换个仁德的名声还是值得的。”

  黛玉笑道,“能这样再好不过了,薛宝钗被新亲王的二儿子选了去,他在庶出中年纪最长,能给子爵或男爵当个良妾也不算差了,再生个一儿半女的,终身也有了依靠。”

  司徒澈好笑道,“我当你为何关注爵位的事,那薛宝钗之前还想抢你男人呢,你怎么又替她谋算上了。”

  黛玉横了司徒澈一眼,嗔道,“我不是怕她过得不好,又想办法找门路扒上你么,我们二皇子可是抢手货,不防不行啊。”

  司徒澈哈哈大笑,“原来师姐也有拈酸吃醋的时候,放心,外头那些庸脂俗粉都入不了我的眼,我绝对会为你守身如玉的。”

  黛玉啐了声,“说什么胡话呢,你这小子最近很不老实,没以前可爱了。”

  司徒澈目光灼灼的看着黛玉,哑声道,“我们明年就要成亲了,师姐可不能一直把我当孩子看。”

  黛玉被他看得脸红,把人推到车旁让他快些回宫去,省得皇上担心。

  接下来四天,黛玉待在家里陪几个孩子县考,最开始茂茂还说不用,再考四天试而已,对他们来说不要太轻松。

  考过第三场,几个小子出来时脚下就有点打飘,却还在嘴硬说没问题,第四场出来时连话都懒得说了,最后一天考完,上车后直接躺平,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被饿醒。

  家里几个小子陆续醒来,饿得嗷嗷直叫,大伯和祖母早备着药膳呢,诊过脉后让人把对应的药膳端给他们吃。

  贾敏让几人好生养两天再读书,成绩如何不重要,养好身体多早晚考中都不迟。

  三日过后,县试的成绩公布出来,全家七个孩子都取得了继续参加府试的资格。

  李纨和凤姐乐得杀猪宰羊酬谢两位老师,老先生没想到自己教出来的学生竟全都通过了县试,当天晚上就喝高了,在院子里吼着不知名的小调,难听到让人直捂耳朵,点了三只助眠的熏香才让他老实睡觉去。

  茂茂的正式老师,前一甲状元刘荣邦对他们默出来的卷子却有些不满,认为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应只有这个水准,他布置下大量功课,争取在院试时能像样一点。

  几个孩子在老师的鞭策下水深火热,黛玉也整日忙碌不得闲,进入三月份就到了风扇的销售旺季,即使民间已经出现了众多作坊仿制,百姓最认的还是皇家出品的风扇。

  但凡手头宽裕些的人家,都会买架皇家作坊的风扇摆在家中,哪怕只是最便宜的基础款,也比用民间货的人家有面子。

  皇上看过各地官员的反馈,想到小儿媳曾说的品牌效应,当时他只当是小姑娘有想法,并没有太当真。

  如今看来人家何止有想法那么简单,只这份洞彻人心的本事,就足以辗压朝中大部分官员了。

  没过几天,从琼州那边传来消息,钦差把制作出手持小风扇的工匠从牢里救了出来,除了饿得面黄肌瘦,并没有受过拷打,等处理完当地官员,就带着他北上回京。

  当地官员也很好处理,琼州一年到头能热七八个月,对风扇的需求量极大,当地官员垄断了民间的风扇生产,看到新奇的风扇便要强抢,人家不肯就丢到牢里饿着,直到他愿意把技术贡献出来为止。

  钦差从没办过这么容易的案子,拿着风扇作坊的账本抓人抄家,一个都不带错的。

  皇上派人通知小儿子,他一直悬心的工匠已经救下来了,至于钦差如何处置那群贪得无厌的地方官,他一点也不关心,之前撒下的网已经可以收网了,还有更多蠹虫等着他处理。

  四月,府试开始的第二天,朝堂上暴发了惊天大案,漕运的六个粮仓中有四个出现了巨额亏空,皇上把亏空数额和漕运官员私自售卖官粮的账册掷于殿内,命人当场逮捕了漕运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大人。

  一众官员见皇上二话不说把太子妃的祖父拿下,都垂着头小眼神乱飞,不敢多置一言。

  皇上连亲家都能下手,他们这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还是闪远点吧,要是被皇上顺手给灭了,可冤死了。

  黛玉正在作坊里跟东陵亲王商量制糖场的事,前两天,炼糖的工匠总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把粗炼的糖稀进一步纯化成功。

  新炼制出的萝卜糖不仅甜度增加,还没了草腥和土腥味,颜色也变成了明亮的金黄色,用元宝形的模具压出来,金灿灿的元宝糖就诞生了。

  制糖工艺虽然合格了,糖萝卜的产量却没增加多少,这东西是两年生的作物,要种两年才能开花结果,想大量制糖出售至少还得两年工夫。

  黛玉命工匠继续纯化提升糖的甜度,又找到以后会主持制糖场的东陵亲王,跟他商量限量生产元宝糖,打算利用这两年时间将品牌推广出去。

  他们正筹划着如何给元宝糖造势,司徒澈和忠顺亲王就掀帘子走进来,对黛玉和东陵亲王急声道,

  “快收拾一下我们回城,朝中出大事了,太子妃的祖父被皇上抓起来了。”

  “嘎?”黛玉两人震惊过度,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咙里,只能勉强挤出一个单音节。

  司徒澈喷笑,“师姐你还好吗?咱不怕啊,周家的事不与我们相干,只是这件事牵扯太广,我们得回去预备着皇上会有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