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玄幻奇幻>异界:全面战争>第166章 明帝反应过来之后

“父王,我没想到这里会是如此的残破。”野山克亮看着野山海,自责的说道。

然而,野山海微笑着说道:“克亮,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之后你上位之后,记住国号为山。只有这样,大明才不会攻打我们。要是还用之前的国号,我们真的就灭国了。”

野山克亮点点头道:“父王,你放心。这些事,我明白。”

目前,野山王国就剩中新关、西山城以及乌拉镇和兰田镇了。

而丢给大明的则是山野城、野壬镇、陆林镇、并中城以及泉平镇。

这样一来,汉国想要攻打野山王国,就必须攻破一座大明的城镇才行。

虽然野山海的想法很好,可明帝也不是白痴。

当常玉林交接好一切事务后,将在野山的情报汇报给明帝的时候,朱元章才反应过来。

“瞧朕这个脑袋,你们也不帮我参考参考。”朱元章有些恼怒的看向面前的两位老人。

李长杉(大明左相)与刘文(大明右相)齐道:“陛下冤枉,我等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呀!”

“季木、伯常,你们觉得那山王是否觉得朕好欺骗呀!”朱元章不怒自威道。

“陛下,恐怕是那些个小国忘记了你的勇猛了。”李长杉连忙说道。

然而,朱元章可对这个答案不满。

不过,也并没有说什么了。毕竟,这种情况,朱元章已经见怪不怪了。

当初朱元章登基即位之前,就是李长杉跟刘文帮助的他。不然,他还只是一个没人疼的王爷罢了!

当初要不是刘文出谋划策,恐怕朱元章真的就与皇位无缘了。

要不是刘文建议朱元章请缨讨伐诸国,恐怕朱元章没有半点继位的可能。

怀念当初军营的日子,朱元章倒是不怎么思考关于山国的事情了。

然,刘文跟李长杉却不会不过问。

正当三人好生讨论汉国会不会直接让步的时候,外面一名禁军着急忙慌的将一个信件递给了朱元章。

朱元章看完信件之后,愤怒不已。

因为,上面写着,汉军正在猛攻山野城。

且,还是没日没夜的进攻。

比,还是打着野山旗号的时候,攻击越猛了。

这在朱元章看来,就是汉王不怕他,反正有些惧怕野山的样子。

这如何不让朱元章生气,如何不恼怒。

“陛下,这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刘文出声询问道。

看着朱元章的表情,他们两人简直如坐针毡。

随后,朱元章便将信件递给两人观看。

试着让两人看出信件里面,有什么是他忽略了的。

过了好一会,刘文才说道:“陛下,或许汉王此举想要陛下将山王交出去。”

闻言,朱元章唉声叹气道:“唉!早知道朕就不答应山王了,如今算是惹上了汉国,丢不掉咯。”

当然了,这样一来,虽然他大明有很多的资源能够与汉国开战。

可,他还要防范的国家又不是只有汉国。要是这个时候,还有国家想要报复大明,那么他该从哪里抽调一些兵马前去呢!

“陛下,这样看来我们还是需要尽快与汉王议和,不然恐怕周围的国家就得出手了。”李长杉出声建议道。

闻言,朱元章脸色有些难看。

再怎么说,他也是一帝国的皇帝,要他跟一个王国,他拉不下这个脸呀!

看到脸色难看的朱元章,刘文就知道朱元章在乎脸面问题。

于是,刘文便建议道:“陛下,何不让礼部尚书出面议和?”

说到这个主意,朱元章点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

另一边,山野城城外汉军营地……

经过几天的连续进攻,随军的三十几万大军,已经所剩不多了。

这天,正大陈庆之打算接着进攻的时候,却被辰冬喊到了营帐当中。

“大王,这个时候找微臣过来所为何事?”陈庆之看着辰冬,一脸好奇的询问道。

毕竟,这个时候,可是最紧张的时候。要是运气好,一下子就可以攻破山野城了。

可,在这关键时刻,辰冬却将他喊了回来。

但是,辰冬并没有讲话,而是将一则密信递给了陈庆之观看。

看完之后,陈庆之皱着眉头道:“大王,如今看来城中只有明军没有野山军咯。”

辰冬点点头道:“没错,所以孤将你喊回来,是想问问你,是该撤退还是该接着攻打?”

随着辰冬的话语落下,陈庆之便安静的思考起来了。

毕竟,都打了这么久了,要是没有半点好处就撤军,那么世人就会觉得汉国怕了大明帝国。

这样的传言,到时候可对汉国不利呀!

旋即,陈庆之朝着辰冬拱手问道:“大王的意思,主要是什么?”

“孤的意思,就是很简单,不想打了。可,也不能让我军如此白撤军。”辰冬呵呵一笑道。

看到辰冬的笑容,陈庆之便知道辰冬的打算了。

不过,这个不好谋划呀!

恰巧此时,外面的士兵传言,大明使团求见。

两人不由的四目相对,这个撤军的理由来了。

“快快有请~!”辰冬朝着外面喊道。

不一会,辰冬便领着大明使团走进了营帐之中。

“外臣见过汉王殿下。”方园(大明礼部尚书)朝着辰冬拱手行礼道。

“使者请起,不知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呀?”辰冬明知故问道。

方园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恭敬地递给了辰冬,说道:“殿下,这是大明皇帝陛下的亲笔书信,还请您过目。”

辰冬打开文书,仔细阅读了一番,然后放下文书,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大明皇帝陛下如此诚意,那我汉国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既然城中已经没有野山军的存在,那我汉国也不好再与贵国交战。就此撤军,如何?”

方园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说道:“汉王殿下深明大义,陛下得知定然欣慰不已。”

于是,双方就此达成了共识,汉国撤军,大明帝国也承诺不再追究汉国的责任。就这样,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得以避免。

辰冬和陈庆之送走了大明使团,便开始商讨大军的去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