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玄幻奇幻>宗门破产,我靠卖手机制霸修真界>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放贸易

侯凯歌的葬礼举办在初春时节。

随着时间的流逝,冬天的寒冷,正在一天又一天的消减。

气温慢慢的上来了,河流也都解了冻,小鸟飞着,带来了温顺的春风。

在这个季节,人们本来是应该感到高兴的。

可在这片荒野之上,许多人都身穿着一袭白衣,在那里静默着。

他们的表情极其的严肃,带着伤感。

因为今天就是侯凯歌的葬礼。

这座荒地位于灵华宗的边缘地带,苏墨把这里改造成了陵园。

只有对灵华宗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才能够被葬在这里。

日后会遭受到灵华宗后代子孙的膜拜。

侯凯歌的家人,站在最前面,向每一个来给侯凯歌献花祈祷的人表示感谢。

侯军的情绪还算稳定,但是他的妻子,也就是侯凯歌的母亲哭得泣不成声。

白发人送黑发人,向来是一种顶级折磨。

很快就进入到了悼词环节。

苏墨缓缓的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开口说道。

“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是我们灵华宗侯凯歌长老的葬礼。”

“侯凯歌长老加入我们宗门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却为我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苏墨一本正经的说到,脑海中浮现出他们两个在过去相处的景象。

没想到当初把侯凯歌从禁地之中救出来,就是他们所见的最后一面。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苏墨说什么也不会让他去执行那样危险的任务。

可这世界从来都没有后悔药。

“如果有来世,我仍然希望能够遇到侯凯歌。”

“让我们祝愿侯凯歌一路走好。”

葬礼结束之后,苏墨找到了侯家人。

向他们表示,自己会对侯凯歌的离世负责,想要给他们一些宝物和灵石作为抚恤金。

但是这个请求却被侯军给拒绝了。

“虽然我不知道侯凯歌是因为什么任务而死的,但我想,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为他感到骄傲,苏圣主,你也不需要太过自责。”

“我知道这种事情你也不愿意看到。”

“我们家里并不缺钱,你还是把这些东西留下了,日后发给更有需要的人吧。”

侯军也是一个讲究人,作为一名富商,他行的端坐的正。

也正是由于他的熏陶,侯凯歌的三观也会非常的正。

“那我们就后会有期吧,苏圣主。”

侯军拉着他的妻子,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苏墨立刻派人护送他们离去,他心里也知道,他们以后肯定还会回来的。

这些天苏墨都非常的消沉,侯凯歌的死,对他打击很大。

许久之后他才缓过来神。

他不能让侯凯歌就这么平白无故的死掉了。

他一定要让杀害侯凯歌的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

灵华宗主峰,凉亭之中。

“你打算怎么做?”

白日君好奇的询问道,他还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苏墨如此生气的模样。

根据目前苏墨所掌握的情报来看。

朱席傲那边研发出来了新版的逝者灵脉,在其加成之下,可以说是天下无敌。

硬碰硬自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朱席傲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非常的缺灵石。

“我要把他们云灵州的灵石都赚回来,这绝对能够让他也感受到痛苦的滋味。”

苏墨一丝不苟的说道。

这对于他来说算不上什么难事。

前段时间,朱席傲打开了限制,手机在云灵州的推广开始变得一帆风顺。

但是整体下来,相比于沧澜州,他们那边的手机销量还是不尽如人意。

“首先就是要做到让云灵州人手一部手机。”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非常的困难。”

“虽然朱席傲减轻了今年的圣金,但云灵州的百姓仍然肩负着很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民众购买手机的热情将会大打折扣。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我也想好了应对的措施。”

随后,苏墨将自己的手机掏出来,打开了圣主会议的那个小群。

白日君这才发现自己漏看了很多消息。

朱席傲前两天发布了通知,声称要加强大州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以往的各种限制都要逐步的放开。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各大州的圣主也不能够任意的抵制。

整个通告洋洋洒洒几千字,介绍了很多细则和规定。

“朱席傲这么做肯定是想从其他大州多捞一笔钱,这样就可以供得上新版逝者灵脉的花费了。”

苏墨缓缓的说道,殊不知,朱席傲的这项决策,将来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你第一步打算干什么?”

“我想先从餐饮行业做起,以此为支点,进而开拓云灵州这一大片市场。”

由于圣金的存在,云灵州的民众,更倾向于把钱花在基本的吃穿上。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于手机的出现非常的排斥。

因为他们担心把钱花在这上面,会导致以后他们食不果腹。

“你就看着我怎么操作吧。”

苏墨信誓旦旦的说道。

白日君对此也是满怀期待,他也想要早点看到朱席傲吃瘪的模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土州的难民也都通过其他大州中转,来到了沧澜州。

他们集中分布在沧澜州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开垦了大量的荒地。

在他们万众一心的努力下,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

这也是苏墨所提出的意见。

在修真界,虽然人口很多,但是疆域也很大。

土地在这里算不上是比较珍贵的资源。

所以人们大多建造的是小平房,楼房一般都很少见。

而如今,沧澜州接纳了中土州的难民,这也导致他们这里的土地资源显得有些紧张。

苏墨就想出了建造楼房的主意。

他给工匠们发放了图纸,那是一栋栋高大的楼房,少说也有七八层。

每一层都能够住两户人家,这样的楼房极大地缓解了难民的人口压力。

虽然现在所住的楼房,比起之前他们所住的房子空间小了许多。

可他们也并不在意,毕竟他们本来就是逃难来的,能够有的住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起初,这些楼房还只是针对中土州的难民来建造的。

但这很快就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