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科幻末世>屠龙少年的跟班>第7章 为奴十二载

我在矿区一呆十多年了,能活下来,一方面是身体孱弱,很多人也懒得来弄我,就等着我自然死亡,也不能不说是有点好运相伴吧,当然,如果能苟活下来也算运气的话;

而另一方面,则是我懂事,懂得基本的生存之道,遇事不打听不外传,遇到便宜也不爱占,只要不把兔子逼到要急眼咬人的程度,我是很好说话的,也不会去挡人财路。

他们所说的黑市、活祭、死祭,虽然有不小的油水,但我向来都是能躲则躲,并不想去参与,不是不贪财,只是明白“有所得必有所失”。

但这几个名词具体指代什么,我很清楚。

这个事情,虽然说来话长,但还是要说一下的。

我生活的这个星球,名叫起源星,大约是“万物起源之行星”这一类象征美好寓意赞美性称呼罢了,实际我也感觉平平无奇,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二十年前,也就是7439年。

起源星爆发了第四次全球性的冲突、战争。

这起世界大战几乎波及所有已知帝国,是的,是“几乎”。

反正,在四战之前,全球人口已达900亿。

而四战之后,据说全球人口残存不足5亿,随后,漫长的核冬天来临了。

我的祖国,我出生的、现在生活的、且一辈子都没有离开的颂帝国,因为属于是起源星上国土面积特别小的第三世界小国,却成为了唯一完整幸存的帝国。

因为颂帝国在战前是一个特别封闭落后的国家,根本没人看得上眼,甚至连被拉拢利用的价值都没有,同时,也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居然没有经受到战略核打击,只是顺带性的挨了几枚战术核弹,居然就在战后完整地留存在了下来。

这对于颂帝国的国民来说,是不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然后,灾祸并没有结束,有一种说法是在四战中期,人类超大量的死亡,似乎是引起了某种时空的波动,于是,一个魔界的通道被悄然的打开了,随后,大批的魔族,源源不绝地经由异时空通道,侵入了起源星。

据不可靠消息,说本来死在核战中的人口大约是300亿不到,但魔族入侵之后,又再度加剧了人类的灭亡速度,只是短短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入侵的魔族数量以几何倍数增加,而被吞噬的人类数量也随着快速增长。

但总而言之,到了7442年的时候,据当时我在隧道中转站节点看到的电视报道,说全球人口已不足全盛期的百分之一。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反正当时的我们这些平民,每个人都戴着厚重的防辐射面具,生活在拥挤的地下设施里。

而当时的政府,正在与魔族的代表进行紧急磋商,随后,颂帝国的国民们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政府与恶魔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力量也最为强大的几大魔王,共同签署了同意保留人类最后的生存区域的协定,将颂帝国全境划为“终极人类保留区”,只要生活在颂帝国内的人类,安于现状,不偷偷的跑出境外,就不会被恶魔所残害;只要待在已经逐渐竖立起来的由金属构成的高高的边境墙内,就不会有恶魔入侵过来,当然了,相反的,只要有人敢出去,那就吃你没商量。

据说这场艰难的谈判之所以“取得胜利”,有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各个宗教教派、各个教会组织的全力斡旋。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颂帝国允许所有原来只存在于其它帝国的教派势力进驻,在帝国境内继续开枝散叶,发展他们的宗教势力。而其中最为强势的,便是如今地位已如日中天的“雷神教”。

要知道,颂帝国作为一个相当保守的小型帝国,原来也只有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巨灵神教存在,而所沿袭的也是君权神授的那一套,尽管身处世界各大帝国相继迎来文明的发展浪潮中无法独善其身,早就渐渐地将君权淡化,开始实行了首相负责制与议会制的政体结构,也仍然独尊巨灵神教,所以无论是在野的三四个党派,还是轮流竞选执政的民主和共和两个党派,都以巨灵神教教徒自居,并将其当成重要的政治财富。

反正,自颂帝国作为人类保留区这个协定确立生效之后,皇帝陛下依旧在幕后做他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过着他那富足华贵的生活,时不时地露一下面,参与一些慈善活动;而首相也通常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各自支持的竞选者中产生,在野党们依旧蛰伏,等待机会;但议会迎来了一些改变,原有的议会是由各大家族族长为代表的“元老院”,拥有推翻首相决议的权力,但只有议事否决权,却没有首相独有的议事决定权。

然而,随着众多宗教派力量的涌入,议会也由单院制改为了三院汇总制,分别是代表公民权益的众议院;代表新兴贵族的参议院;和代表传统大家族元老院。

在三院争夺出国会席位后,再由首相提出执政提案,国会提供表决,出现巨大争议时,则由代表广大平民的大法官进行终审裁定。

政体改革这些年,颂帝国还在同期搞定了两个大工程。

第一个:是建立了边境墙,把帝国全境2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都围拢在墙内。这道墙从核战结束,魔界入侵之初就开始建设,7445年左右,《战时人类优化特别执行法》颁布,到7447年,边境墙全面竣工,而我也就是在那一年,被遣送进了第24矿区。

第二个:则是建立了全方位“防护光幕”。从空中建立一个笼罩帝国全境的无形光幕,可以全力防控带翅的魔族从空中飞入帝国境内。

据说是从帝国的最高大厦楼顶,发射的一种什么电子波,然后通过边境墙上配置的接收器,形成的一个电子蛋幕。

反正我也不懂这些高科技,你说它是皇帝的新衣吧,它也确确实实是产生效果,设置之后,再也没有魔族飞跃进来;你说它是一层实质性的幕布吧,我却又看不见它的存在,而且也不能挡风遮雨。

但自从我见识过人类与魔族的黑市交易后,我就发现,别说是魔族了,甚至是任何沾染了活着的魔族气息的物品,都无法穿透过来。

而官方更是由此宣称,这两个超级工程,几乎把帝国的存续资源全部耗净,所以矿区必须成立。

矿区,既可消灭懒惰,削减犯罪,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又可为境外的资源开采汇聚劳动力,反哺帝国。而备受争议的《战优法》,其实也就是基于此现状而产生,反正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被遣送的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又同时能对帝国有利,那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了。

而且,我一直都听后面陆续被遣送进来的人说,开头的时候,帝国承认的矿区就只有99个,而今年的矿区已经达到4000多个了。在矿区这种地方,既没有广播、电视、报纸等类的新闻渠道,也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联络外界,唯一的消息来源,也只能听那些新来者言说了。

其实24区在成为矿区之前,是一处非常知名的人类抵抗魔族入侵的局部战场,因为24区外的国境,就是颂帝国与邻国阿绵帝国共同出资建造的“绵颂跨海大桥”,这是颂帝国这个封闭国家与境外联通的陆路交通中所搭建的72座大桥之一,同时,绵颂跨海大桥也是72座桥梁中跨度最大,桥面最宽的大桥。

当时有500勇士与魔族血拼后全体牺牲,就被埋葬在24区,所以,住在24区的矿工们,私下里总喜欢把这里称为“坟场街”。因为与入侵魔族签定了“终极人类保留区”的协定,这500勇士的事迹就不能再被宣扬,以免惹恼魔族,破坏协定的稳定性。

矿区最重要的职责,当然并不是什么让矿工们组织起来,干点零工碎活、养活自己,而是每月一批的“境外物资采集队”的甄选和派出工作。

每个矿区均由矿业公会总会进行分配,然后由各区矿长组织,交替执行采集任务。有的区是月头,有的区是月中,有的区是月末的某天。

24区所规定的出行日是每月1日。所以在每个月的下旬日,也就是每月20日,就必需将100名“天选之子”的名单汇总到矿长罗兰的办公桌上。然后,再经过5个工作日的再审核,剔除“良善者”、“积极贡献者”、“体弱多病的拖累者”等类人,补充进相应的“恶毒者”、“不配合劳动者”和“破坏者”、“健硕威胁者”等,然后将最后成形的百人名单上报至矿业公会总部。总部会根据调度配置,为“境外物资采集队”配发相应的车辆和武器装备,以及必要的食水补给配给、通讯联络装置。

在次月1日早晨9时,将会准时开启边境墙上的二级防卫门,全员委派出境。

采集任务不限时长、不限标的物,只要存活矿工带回的物资总价值超过100万马克,就算是任务凯旋。而境外本来就是法外之地,所以在境外就算是残杀其它矿区指派的采集队,抢夺物资,也不会受到追究,更不用说是捡到其它已经被魔族全灭后,采集队遗留下的物资装备了。

听说这些年以来,天选之子们从境外带回的物资不计其数,五花八门,用卡车运回来的数量巨大的、上面还铸有其它帝国储备银行戳记的黄金、有装载先进技术数据的固态硬盘、先进的武器部件,那些本就原属于四大“世界超量体帝国”的先进武器、航空航天技术图纸乃至太空探索资料、尚处试验阶段的生物医药、满足某些大人物特殊癖好的奇葩玩具、魔兽的干涸尸骸、神秘的宗教宝物……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能够安全携带物资归来的矿工,也无一例外成为英雄般闪耀的存在,不但能立刻抛弃卑贱贫民的矿工身份,成为帝国真正的一份子,而根据采集物资公开公正的价值评估,最次也能成为拥有诸多日渐完善的福利保障的帝国平民。

命好一些的,甚至会成为享有一定特权的帝国公民。

当然,要想获得荣誉贵族的封号,甚至是直接跃升至贵族地位,这就比较困难了,但也不是绝对没有,例如据说是获取到核心生物技术的马肯男爵,其带回的技术就价值50亿马克;还有艾普森伯爵,其获取了价值3000亿马克的核心武器技术。

只不过,这些所谓的“天选之子”——获得帝国鸿运的,受诸神祝福的、秉承天地之旨意应运而生的特别子民们,外出归来的存活率不超过3%,不是每批100人能活着回来3个人,而是很可能派出100批都是全灭,而接下来派出的3批却全都活着回来了。

换句话说,一旦进入天选之子的名单,你就基本等于是个死人了。高达九成以上的死亡概率,阻止了太多渴望一夜暴富,渴望借此实现阶层跃升的贫民,不但不积极的响应和支持,反而采用诸多不光彩的小手段,来抵制自己进入名单。

因此,就算帝国官方将天选之子计划宣传得再正面,再积极,也不可能骗过所有矿工。

特别是像我们这种苟活时间较长的矿工,都通过身边所发生的种种事情、通过与边境墙之外的细微接触,渐渐地明白了一些事情。

就比如说锤子这种人,哦不,锤子这种人,只是最低档次的存在,应该说是有极少数的,比锤子资历还要老的,有较强交际手腕的矿工,在矿区内混得如鱼得水,你要让他离开矿区,回到帝国中心去过正常的平民生活,他还不愿意哩!

这与原来的战前社会那种在监狱高墙之内呆了一辈子,出了监狱却无法适应正常普通人生活的老年人的类型,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