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科幻末世>屠龙少年的跟班>第78章 雷神教实验室

雷神教S级实验室。

布莱格市。

颂国国帝国,帝国城市之首,同样,也是目前人类世界仅存的“城市之首”。

建于帝都近郊的“圣雷帝国大教廷”,占地0.68平方公里,内部包含矗立有29.5米高的雷神全铜塑像的圣雷广场、全帝国最大的雷教拜神堂和供神职人员学习和生活的“生命起源殿造群”。

这里是帝国全境的雷神教信徒们的朝圣之地。

尽管建筑物都显得很新,且尚有部分地区的修建工作尚完,少了些许厚重的历史沉淀感,但其恢弘的建筑形态,并不影响其刻意打造出的庄重肃穆之感。

地上建筑部分,除了生命起源殿造群外,可任由游客和信徒参观。

沿途随处可见身着洁白教袍的教仆,虽然个个长相粗野,但并不妨碍他们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往来者微笑致意。

外松内紧,真正戒备森严的,正是位于地底的庞大设施,已完全用上了指纹密码、虹膜认别、生物特征识别等一系列最新保密技术,而教廷自主掌握的S级实验室,更是只限于极少数的内部顶级生物研究技术员进入。

这些技术员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可以在该领域斩获终生成就奖的大牛。

但由于他们所签署的保密协议和独家服务契约,只能领受着世人难以企及的顶级待遇,终生不得离开教廷,实质上,便只是为教皇塞宾斯基·格莱斯布一人服务。

我一直依附在2号身上的主魂粒,从昨晚就全程跟随,由神经紧绷的数十名教仆精锐押送,搭乘垂直起降的大型运输机,直抵教廷深处。

从进入教廷的那一刻开始,我深切体会了“等级森严”这个词条。

教皇之下,仅设总主教一名,类中世纪皇位之下的首相之职,处置一应日常事务,秉承教皇教旨,制订教会发展策略,执行各地区教区长的任命、裁撤职权。

21名大主教组成类似于议会的组织,旨在克制总主教的权限,不同于分驻各地的教区长,这些大主教们也无法离开布莱格市,以便于召开议会时能够即时出席。

教廷中普通的教士和教士长,在路上偶遇这些尊崇的大主教时,虽不至下跪行礼,但那诚惶诚恐的心态,却已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教仆遇到教士时,则只敢退到一旁,连问候都不敢发出。

每每看到类似情形,我便忍不住想要恶心呕吐,靠吃人上位的神灵尚且不值崇拜,何况这些凡俗同类。只是想想,人活这一世也实在辛苦,不单要为生存和各种各样的欲望侍权攀富,总为五斗米折腰,还要时刻提防他人算计,保护自身财产地位。

这些堪称人类精英的高层,都习惯于把重要设施修建于地表之下,倒是与最为秘密的地狱神殿理念暗合。

我对于迷宫一般的地下设施毫无探索兴趣,这里面没有我喜欢的人,也没有值得我敬畏的偶像,我只是想看看雷神教一直在搞什么鬼。

2号接入中枢麻醉滴液管和一连串密密麻麻的生理监控管路之后,便被置入透明的密封液氧罐中。等助理都离开之后,两名研究员一边用电脑操控机械臂对2号进行组织取样,一边开始了日常闲聊。

只是整个地上地下设施都受到全程监控,两人的谈话都习惯性地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冒犯言辞出口。

现在的AI智能运用已遍布社会各个领域,不但研究员们的工作均由AI进行辅助,所有的敏感关键词也会触发关注,便于高层即时调取相关音像片断。只是就如同纳米机器人无法取代人体机能一样,AI也无法通过非逻辑感性发展出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2号瞪大了眼珠,不停转动,却如同梦魇压身,身体四肢无法动弹分毫,AI实时监控的生理指标可以随时根据2号的意向,即时调节麻醉浓度,既不损伤躯体机能,却又能完美达到安全控制。

一个研究员看着比对成果,大声惊呼,我自然也在显示屏看到了2号被放大的四面体细胞,粒粒有如晶体钻石,强健有力,分裂迅猛,构筑出的生物结构异常稳固。

但机械臂提取到的细胞组织有限,因缺乏必要养份,分裂也很快停止、固化。

另一个研究员也自分屏上注意到这些异常强悍的细胞状态,两人略作商议后,当即决定,为了保障试验数据的完整性,截取掉2号的一整条胳膊作为试验样本。

“教皇大人的身体状态已十分危急,据系统测算,多则24天,少则3天,就会发生令整个雷神教都深感震动并让所有信徒都极度悲伤的事,我觉得,不得不采用较为激进的试验方式了。”

“没错,从窃取到的那些其它生物科研机构的成果,就可以得知,古早的强悍生命将勇者之血遗留在冷兵器中,提取之后也确实获取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但是缺乏活体研究对象,生命进化的相关研究便陷入停滞,而帝国防护光幕带来的封锁,也让我们那些激进的同行者无法探寻到更多真相,能捕捉到人类的变异活体,不得不说是奇迹,也许,此刻,我们的手中已握住了打开生命真理大门的钥匙,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它轻易溜走了。”

两个专注的研究员相互鼓劲,相互打气。

有人说,真正的科研者,都是冷血动物,为了毕生所追求的科学真相,为了揭开神秘未知内容的面纱,绝不惜以自身作为试验标的物,更何况他人的肢体或是生命。

这一幕,倒真是在我眼前活生生地上演了。

我没有责怪这两个研究员的意思,毕竟,下令抓人的和实施者也不是他们,此次的抓捕行动也并更不是为了他们这些科研者的探究欲,其根本原因,只是为了延续教皇那因自然寿限已至,接近于枯竭的生命。

我在实验室外不足600米的奢华病房中,见到了那个正在靠众多生命维持仪器吊命的老人,遍布老年斑的脸上,皮肤松驰得几乎要整张脱落下来,简直就是活着的木乃伊。而为其服务者不下百人,外围和内圈重叠遍布的精锐安保力量;每日不停祈福的教士团;多达30几人的专业医师团队;三班倒,专为老人伺食和翻身擦拭污物的众多圣女……

我只是冷冷地看着。

矿区的贫民,或是没有购买医疗保险的平民,不要说能获得此般万分之一的医疗照顾,就算只是购买药片,也很难承受其高昂的售价和低微的药效。

同样都是由一枚胚胎发育而成的人,待遇便是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