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叶采集草药的事情, 自然是瞒不过同住的简修文和刘康民。

  其实在他们探亲假结束回来后,就发现屋子里多了些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况叶之前采集的一些草药,一些还摊在簸箕上进行晾晒。

  采集草药这件事,队员们在最初的时候就知道, 况叶也就没有把所有的草药全部收进空间。

  简修文他们发现这些草药, 自然也询问了一下。

  得知况叶竟然认识不少草药, 两人很是惊讶。

  况叶只解释自己之前有学过, 更多的就没有说了, 因为有时候说太多反而会暴露些问题。

  见他不愿多说这学习之事,简修文和刘康民对视一眼, 也就没有过多的追问。

  两人猜测后面可能有些事不方便透露。

  想到前些年的一些动荡,两人也表示理解。

  采集草药的这件事过了明路,况叶也把许多事逐渐摆在了明面上,其中一样就是关于他会制作些药品的事。

  蕴养丸他没有直接摆在明面上,他拿出的是另外一种药丸。

  随着蕴养丸的制作成功, 况叶也开始尝试制作其他的药品。制作其他药品,最开始也是选择最为简单的来练手。

  所以他这次的目标就是制作消暑类的药品,这个是他计划制作的药品中最简单的。

  也不愧是最简单的药品,在尝试了不到十次,况叶就制做成功。

  因为制药的手法是从丹修留下的资料中学习的, 他习惯性的把药品制成丸剂。

  这款消暑类的药品直接被命名为消暑丸。

  消暑丸的药剂配方,直接是采用的他卖的书册上的,不过其中加入了青蕴酒调和药性。

  青蕴酒的特殊作用, 在调和药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药物的品质。

  在手法熟练后, 况叶尝试制作了一次没有青蕴酒的消暑丸,倒是没有失败, 不过和加入了青蕴酒的相比,药效要差上几分。

  至于外边同品种的消暑药品,效用到底有没有差别,况叶不太清楚。

  他手上没有这类药,无法做出对比。

  不过检测药性的灵器得出的结果,让况叶能够放心的把消暑丸拿出去。

  检测灵器对于普通的凡药也是有分级的,总共有五个等级,分被是优品、上品、中品、下品、劣品。

  能够评上等级的,都是有相关效用的,不是那些制作失败的,甚至于是毒药的。

  两款消暑丸如今得到的评级,分别是中品、下品。

  不过最终况叶摆在明面上的消暑丸,是没有加入青蕴酒的那类。

  虽然药效要差上几分,但能被评级为下品,就说明它以及算是不错的药品。

  消暑丸制作成功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观市这边的气温,这段时间变化有些无常。

  一场倒春寒之后,气温会逐渐的回升,前两天可能还需要穿两件甚至棉袄;但风雨过后,几天艳阳高照下,温度又会变得极高,甚至短袖短裤都止不住大汗淋漓。

  这样的天气从第一场倒春寒开始,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反反复复的交替。

  这就对在地里干活的人影响极大。

  就在前两天,竟然有队员在四月上旬这样的时间,在田间中暑了。

  当天的太阳的确有些大,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当时顶着下午的太阳,哪怕是在水田里干活,都觉得有些热,就更不用说那些在旱地里干活的队员了。

  中暑的队员是位身体比较虚弱的妇女,虽然她中暑是有多重原因堆叠在一起的,但也不能说前两天不热。

  这名中暑的队员,干活地点和况叶不一样,他也是在下工的时候听说的这件事。

  好在如今干活都是成群结队的,这名中暑的队员第一时间就被发现,及时把她抬到阴凉处,恢复了一些后,小队长让人回去休息了,倒没有出现什么危险。

  因为这件事,况叶就把前不久才制作成功的消暑丸拿出来。

  当天下工回家后,况叶和简修文两人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提了一嘴他用之前的草药制作了些消暑丸的事。

  “叶子,你还会制药啊!”听到况叶制作了消暑丸,刘康民惊讶道。

  知道况叶认识药材他就很惊讶了,没想到这后面还有惊喜。怕不是还会医术吧,刘康民的思绪不由的延展了些。

  看到刘康民的表情,和相处有这么些日子的况叶,猜到几分他的想法。

  “我就会制作一些药丸啥的,医术这些是不会的。”医术相关的知识,况叶哪怕是看再多相关的书籍,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也不敢承认自己会医的。

  毕竟这是需要丰富的实践,才能掌握的知识,光有理论知识,那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制药这方面就相对要简单些,加上他还有检测灵器这件利器,他才敢把这件事摆在明面上。

  “哈哈,叶子这是不是心有灵犀!”对于况叶说他不会医术这件事,刘康民倒没失望,而是觉得况叶能了解他想什么,比较有意思。

  不由挤眉弄眼一番。

  “心有灵犀可不是这么用的。”看着刘康民搞怪的表情,况叶失笑。

  “叶子,你这个消暑丸之后是打算买吗?”简修文听到况叶说他会制药,想到一些事,不由的问了一句。

  “是有这个打算。”况叶把他会制药这件事摆在明面上,自然是希望后续能够靠这个给自己找个营生。

  他之前贩卖空间的产出的收入,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

  但他的消费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人不太一样,也不打算太亏待自己,生活上总会透露出他钱财比较宽约这件事。

  之前是他刚下乡没多久,他花钱比常人痛快,可以说是刚下乡还没转变过来,以及家中有补贴。

  但后续就算况家那边有补贴,也应该跟不上他花钱的速度。这多出来钱,自然要找个明面上的来源。

  买药算是一个很好的收入渠道。

  “要买药的话,叶子你最好去办个证。”确定况叶打算卖药,简修文表情严肃的说道。

  “嗯?这个有什么说法?”听到简修文这样说,况叶不由得坐直身体。

  在他原本的时代,政府对药物的监管,自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况叶如果想要自制的药品销售上市,需要质检报告、临床报告等多种证件才行。

  而这个时代的情况他不太了解,但相关的规定应该是比较松泛的。

  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就算在原本的时空,药品管理在二十一世纪之初,还有一些混乱,更何况再往前推三十多年的时间。

  况叶原本打算先逐渐把名气打出去,之后在九大队以及附近卖点药,也不准备把规模做多大。

  不过既然简修文这样说,这证应该相当的重要,为了之后不招惹麻烦,卖药之前他的确得把事情理一下。

  “我老家那边有卖药的熟人,所以我知道一些事。”简修文提起这件事,当然不会瞒着况叶,就解释起原由。

  建国之前,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按照行业传统自营自管。

  这样的行业管理,自然是鱼龙混杂,药品的品质没有太多的保障。建国之后,差不多在五十年代初,政府就出手整顿医药行业。

  在最开始的时候,医务系统和卫生系统协同检查中西药业,对各个合规的的药房、药店开具经营许可证。

  五十年代中期,对于一些不需要处方的中、西成药,除开医疗单位,供销社和固定经营的摊贩也可以销售。

  其中的摊贩审查登记后,也发放营业证。

  而这些举动远远不够规范中、西药行业,有特别是其中的中医药品行业。

  于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为整顿中医药品的质量问题,六二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就拟定了管理办法。

  凡是从事药业的人员,必须登记、审查,通过之后办理证件,才能够营业。

  这期间自然发生了不少事,那些没有证件的药贩子,一旦被查到,结局自然不怎么好。

  简修文认识的那个买药的熟人,和他还有点亲戚关系,今年他回家探亲的时候见过面。

  简修文和人家差着辈分,但和其儿子关系还不错,见面的时候闲聊的时候就谈起这个问题。

  其儿子对此事也是心有余悸。

  好在他老爹当初谨慎,新规出来的时候,听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办理好了证件,后续才能在风波中幸存下来。

  而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很多都被抓了,严重的甚至已经送到偏僻的农场劳改去了。

  况叶既然打算卖药,简修文还是觉得先把证件办好。

  虽然农村对这方面的管理,比起城镇来说要更加的宽松,甚至是根本就没有。

  但他们是知青,做事本身就有人盯着,有些东西还是按照规定办事比较好。

  这样就算之后有人找麻烦,也能有凭据,不至于到时候有口说不清。

  “修文哥,谢了,这件事我之后去找大队长问问。”听完简修文的解释,况叶认真的道谢。

  说实在的,要不是简修文提醒他这一茬,他真还不会想到这方面问题。

  他本身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原身也对这方面没有了解。

  之前的打算,都是根据他自身的判断决定的。要是真直接这样做,短期之类可能出不了什么问题。

  就算队员们可能因为药品短缺的问题,因为自身利益相关,不会给况叶找麻烦。

  但况叶知道,之后十年的动荡时期,什么牛鬼蛇神都有,提前做好准备也能以防万一。

  不过如今他制作成功的药品除了蕴养丸,就只有消暑丸,明面上还只有消暑丸这一种。

  想要靠这个成功办理证件,可能有些困难,找大队帮忙这样的筹码也有低,他得拿出几样药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