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简修文他们决定回城, 况叶并不觉得意外。

  就算是他这个知道后面大致发展的人,面对这个机会都心动过,更何况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简修文他们。

  “叶子,我们都决定回城, 到时候只剩下你一个人, 你要不要也...”

  三人决定回城, 到时候只剩况叶一人, 刘康民想到这, 就想劝况叶要不要改变一下之前的决定。

  关于况叶不回城的决定,他和简修文他们是知道的。

  不过现在外面的局势混乱, 刘康民还是有些担心一个人留下来的况叶。

  “康民哥,我早就决定了。”况叶坚定的摇头,他知道刘康民未尽的话语是什么。

  “唉,那好吧。”见此,刘康民也就不在多说, 他其实知道况叶和他们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就算留下来,况叶也能把日子过好。

  九大队五个知青,陈繁仪本家就是这里,下乡之后就住到了亲戚的家里,后面为了方便行医, 大队上甚至给她单独准备了一处住所。

  回城这件事,当然也有海市的知青找到陈繁仪,但刘康民听说, 陈繁仪那边已经拒绝了,她是不打算趁此回去的。

  作为附近几个大队唯一的医生, 加上陈繁仪的医术不错,而且她又是陈家的人, 下乡之后其实生活的很有底气。

  而况叶会制药,还办理相关的营业执照,如今虽然不再卖药给私人,但也给卫生院和医疗站这边供货,每个月都有些收入。

  他和陈繁仪一样,都有着一门技艺,从而有着另外的收入来源。

  但刘康民他们则不一样,他们的收入来源,和队上的大多数队员没有差别,靠的就是务农。一年忙碌下来,凭着一年的劳作,从队上分得口粮和钱财。

  但这样的收入却是极为不稳定的,因为农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当。

  去年本来水灾,口粮和年底的分红就消减了不少,靠着这点口粮和钱财,他们今年过得就比较艰难。

  结果今年因为干旱问题,今年的粮食收成竟然不足四成,至于生产队的其他副业,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今年生产队收入也消减了大半。

  如此一来,明年的吃饭问题就摆在了刘康民他们的眼前。

  他们很少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当的困难。

  至于开口找况叶帮忙,刘康民三人不是那么厚脸皮的人,而且三个年轻小伙大半年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找家人救济,现在外面时局混乱,如今年通讯都相当的麻烦,更何况物资上的来往了。

  而且如今家中到底是怎样的景象,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这也是他们考虑回城的一个原因,刘康民和简修文他们有些担心家中的情况。

  三人八月份的时候,因为县城的动荡,往家中寄了信件,但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回信。

  面对如今混乱的局势,各种担忧也浮上心头。

  当然三人心中本来也有回城的想法,只是顾虑太多一时间没法下决定,如今多番考虑后,下定了决心。

  “...回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修文哥你们得提前做些准备才行。”况叶气氛有些沉闷,开口不话题转到其他事情上。

  “的确得准备好,我们只是决定要回去,具体的时间还得再看看。”

  简修文点头,今天晚上只是把他们的想法告诉况叶,毕竟这事说开了比较好。

  “是啊,我们还得找点其他人,到时候结伴走比较方便。”

  刘康民也开口道,他虽然比较跳脱,但也知道这个时候,只有他和简修文上路的话并不安全。

  要回城的话,他们也计划和苏长乐一样,召集一些准备回去的同乡,到时候结伴而行,至少能保证一些安全。

  这期间,联系其他知青的同时,张友岁也可以跟着一起找找要回锦城的同路人。

  “那就好,到时候有些么需要尽管说。”见简修文三人有成算,况叶也就没有多说,不过有些事他也能帮点忙。

  这天晚上的谈话结束后,简修文三人也开始为回城做准备。

  首先就是联系同乡的知青,在这期间他们还需要打听外界的消息,以便确认出发的时间。

  因此,这段时间,简修文三人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人出去。

  他们的行动自然也瞒不过队上的人,因此也有不少人猜到了他们的打算。

  简修文他们也没有打算瞒着,三人这样做其实还有另外的打算。

  对于知青回城这件事,队员们其实没有多少阻拦的想法,主要是知青和他们没有多少纠葛。

  之前已经有不少回城的知青,除了那些在当地已经结婚安家的知青,受到了阻拦,其他的知青一般没有人阻止。

  原因主要是有两方面。

  一是,现在局势混乱,好多生产大队已经顾及不到知青。而且一些生产队大队的知青,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因素,一些人恨不得这些知青早点走。

  二是,知青本身就是外来户,和当地的联系不深,现在又遇上灾年,多一个吃饭的人,也就意味这其他人要少吃一口。没有瓜葛的知青想回去,还能省下些粮食。

  简修文和刘康民下乡已经快五年,如今已经是二十六七的青年,但却一直没有成家,如今和队上也没有多少纠葛。

  九大队的人就算知道他们的打算,也不准备阻止。

  不过简修文他们这种不遮掩的态度,不久后就引来了大队长陈庆国,这也正是他们另外的目的。

  “简知青,你们真的打算要回去?”这天下午,陈庆国来到况叶他们的住处,找到几人谈话。

  “庆国叔,现在城里乱成一团,我和康民担心家里的情况,所以准备回去看看。”简修文开口道。

  其他的理由他没说,也不好说出口。

  陈庆国听着这个理由,别没有说什么,队里的知青想回城,其中的原由他其实也是知道一些的。

  如今其他生产大队也不是没有回去的知青,那些生产大队没有阻止,他这边也不好多做什么。

  不过几人要走,他作为大队长怎么也得来问问。

  “你们都要走?”陈庆国再问,他还不确定几人是不是都要走。

  “庆国叔,我这边不准备回去。”况叶此时也在,听到陈庆国的问话,便说了自己的打算。

  他知道,如果他要离开,其实没有简修文他们那么容易。因为解毒丸的事,他在这边其实属于管控人员。

  知道况叶不打算走,陈庆国心中倒是松了一口气,好歹还是有留下的,而且他这边其实也有些舍不得况叶回城。

  毕竟医疗站这边的药品,还需要一部分况叶的支持。

  “我和康民,以及江子打算回去,不过走之前我们有些东西得处理掉。庆国叔你看你这边有需要的吗?”

  简修文把三人准备回去的事说开,紧接着又说了一句。

  “唉...简知青,回去的事你们可得想好了。有什么想处理的,叔这边可以帮着看看。”确定三人要走,陈庆国叹了口气,也没有说出阻拦的话。

  简修文后面那句话,他也明白是什么意思,接下了这个茬。

  “庆国叔,我们走的时候,也带不走多少东西。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索性就处理了,也算添点路费。”看陈庆国接下这个茬,简修文就再次开口,接着说了说有些啥。

  几人准备回城,能带走的行李不多,那么这几年添置的东西,以及现在他们的粮食,得在这之前处理了。

  对于这些东西,简修文三人和况叶也商量了一番。

  锅碗瓢盆的等生活上的必须品,他们打算留给况叶。而粮食,三人如今还有一些,况叶准备买下一部分。

  粮食况叶也不打算全买,毕竟他其实不缺粮食。最终和三人商量了一下,买下了除红薯外的口粮。

  其实也不算多,毕竟现在已经十一月了,今年的口粮也快消耗完。哪怕是加上之前换红薯得来的粮食,三人剩余的粮食加起来,也只有一百二十来斤。

  况叶要了九十斤。

  几人最多就是红薯,之前自留地里收上来的红薯,换出去四百斤,剩下的一人也有一百四十来斤。而且还有队员们换薯种的普通红薯,加起来每人差不多有两百斤。

  这些况叶就不打算要了,他自己本来就有不少。而且到时候年后分口粮,红薯必然会占大头,他也要不了那么多。

  简修文他们准备只留一小部分,其余的都准备换出去,这个时候找大队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你们都要换出去?”听到简修文说的数量,陈庆国有些吃惊。

  三人的红薯加起来有六百来斤,虽然换算一下只值一百二十来斤口粮,但真到缺粮的时候,这六百斤的红薯能支撑不少时间。

  “换!不知道庆国叔这边能不能行个方便?倒时候给开个介绍信?”简修文语气坚定的点头,同时也希望用这些红薯,让陈庆国行个方便。

  回城这件事,他们也想多分保障,如果陈庆国这边能给个介绍信,那么途中就能顺利很多。

  “...我到时候找人过来,你们要的东西也一起给。”陈庆国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了。

  现在外面局势混乱,今年又是个大灾年,粮食是金贵的东西。

  简修文他们拿出来的这些粮食,他也的确有些心动。介绍信倒是可以帮忙开,这费不了他多少功夫。

  不过陈庆国不打算全部吃下这些粮食,他准备再找两家人。这也算是简修文三人给了他做人情的便利,开介绍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陈庆国离开后,当天傍晚的时候,就带着两家人再次来到况叶他们的住处。

  简修文他们把粮食换出去的同时,也拿到了陈庆国准备好的介绍信。

  不久后,几人也确定好了回城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