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后

  太阳东升西落,见证无数人的生老病死。

  经过三百年的变化,陷空山早已从最初的偏僻荒芜,转变为此时的绿荫富饶。

  然而就是这般富饶之地,方圆百里却依旧不见打猎樵采的人影。

  经过几百年的修行,原本还是原型的黑熊妖如今化作一位相貌普通的高大男子,此时他正行色匆匆的向一处跑去。

  不多时,黑熊妖便看到一处桃林,粉色花瓣如细雨般由上而落,在清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大王最爱桃林,不仅无底洞内遍布,连陷空山也有几处桃林。

  黑熊妖伸手整理了自己的仪容,才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去。

  他身着粗布黑衣,与这桃林美景实在格格不入。

  琴声缥缈,如空谷幽兰之声,弹奏者技艺高超,令人不禁驻足欣赏。

  黑熊妖听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连忙向声源处走去。

  桃林深处,以白衣女子端坐在树下抚琴,她肌肤胜雪,眉如柳叶,最动人的莫过于她那双清澈纯净的双眸,让人不由沉沦其中。

  “可是有要事通传”

  随着女子清灵动听的声音传来,黑熊妖收回视线,连忙道: “大王,你先前让我们留意的唐僧出了比丘国,算算时间,大约一两年后就会到黑松林。”

  黑松林距离陷空山足足有千里,但这些距离对妖怪来说无伤大雅。

  原主便是在黑松林内缠上了唐僧师徒,又在镇海禅林寺以调虎离山之计捉走了唐僧。

  灵微站起身,收回清徽琴后向桃林外走去,黑熊妖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这对每一个妖怪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可大王……黑熊妖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一向善良的大王,会去吃人。

  更何况,若真吃了唐僧肉,那大王与三太子,可不就难以修成正果

  ……

  回到无底洞后,灵微从库房拿出双股剑,在小花园内独自舞剑。

  历经三百年,再加上她孜孜不倦的练习,如今她的剑术早已可以说的上是脱胎换骨。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自舞剑的少女却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不知过了多久,灵微的动作才慢了下来。

  她如今既兴奋又担忧,等了三百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这是唐僧的劫难,可又何尝不是她的劫难

  但此时的她,更多的是期待,而不是害怕。

  视线中突然冒出一道白色人影,灵微不用看便知道他是谁。

  她道: “阿泽,能否陪我练剑”

  此人正是在两百多年前回来的敖泽,原本她还想和他说清楚,但从他归来后,灵微便没有再从他眼中看出对自己的爱慕。

  两人非常默契的没有再提,经过两百多年的相处,两人也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

  敖泽说罢,手中的玉扇变为长剑,快速向灵微袭来。

  灵微轻松躲过,并迅速转守为攻。

  小花园内,两道白衣身影看似和谐,但实则都在想办法压制对方。

  等哪咤再回到陷空山时,看到的便是这一幕。

  虽然知道妹妹与敖泽是普通朋友,但他依旧对这人喜欢不起来,尤其是他身上的白衣极为碍眼。

  可经过三百年的相处,哪咤也知晓妹妹对自己的心意,也知晓她与敖泽只是朋友。

  他不想妹妹难做,也没再针对敖泽,只将他当做透明人。

  尽管眼前画面碍眼,但哪咤依旧存有理智,他认真观察着两人的对决。

  妹妹天赋极佳又极为刻苦,如今实力放在妖王里也是上乘,更何况妹妹还不是那等鲁莽冲动的妖,他如今对她的担忧放下大半。

  “哥哥”

  就在哪咤观看之时,沉浸练剑的少女发现了他,她打了个手势示意结束,敖泽也了然的收起了剑。

  哪咤轻轻鼓掌,随后径直向少女走去,他专注的看向少女,满脸认真的夸赞道: “妹妹如今真厉害,恐怕我也不是妹妹的对手。”

  灵微: “……”

  这话到没错。

  虽然哥哥直男又过分认真,但与她练剑时,他却刻意次次输给了她。

  这算是什么,直男的爱

  被人无视个彻底,敖泽也不气恼,他笑着与灵微告辞。

  灵微自当颔首。

  哥哥不喜欢敖泽,但好在也没有再争锋相对,她也没有过分到要求哥哥与敖泽好好相处。

  等敖泽的身影消失,哪咤便拉着灵微的手向前走去,最后将她按在小花园最边上的藤蔓秋千之上,自己则绕到她身后轻轻推动着。

  就这么过了一炷香后,身后才传来少年认真忧愁的声音, “小微,金蝉子已经快到陷空山了。”

  哥哥很少叫她名字,每次叫不是在生气,就是认真起来了。

  “我已经听手下的小妖怪们说了。”灵微抬头望向他,只见少年好看的脸庞此时满是愁云,看得人不由好笑。

  她站起身,将心不在焉的少年推到秋千上坐下,自己则靠在旁边的藤蔓上。

  “哥哥不必担忧。”

  “那猴子本领高强,又下手狠辣,我怕你一不小心被他所伤。”听了妹妹的安抚,哪咤脸上的愁云并未消散,反而越发阴沉,半响后道: “不如我在暗处帮你好了。”

  灵微闻言赶紧摇头, “哥哥万万不可。”

  西行取经是大事,那猴子十分敏锐,又深谙世事,若他察觉到哥哥在这,哪里还认真的起来

  她修行多年,再加上有哥哥从旁相助,如今早已勘破法门,飞升指日可待。

  她又直觉,这次抓唐僧,不仅是她的劫难,也是她的机缘。

  见哥哥不言,灵微唯恐他暗中保护,连忙又道: “哥哥,佛祖对取经一事颇为重视,哥哥留在这恐会生出变故。”

  “我也不会和孙悟空硬碰硬,我只要捆住唐僧便可。”

  比起原主用调虎离山之计抓唐僧,她有着先天的优势,只要借助清徽琴潜入,在趁孙悟空不在时将唐僧摄来,她的任务便完成大半。

  好说歹说,哪咤只好点头同意。

  看着面前干净漂亮的少年,灵微狐疑道: “哥哥可别暗中留在这”

  哪咤: “……”

  看他一副被戳中的心虚样,灵微又气又恼,但更多的是喜悦。

  哥哥如此爱她护她,她哪里忍心让他失望。

  不过这事万万不可退。

  哥哥决计不能留在陷空山。

  两年时间不长不短,她有时间的时间,也有足够大的信心说服哥哥。

  ……

  时间如白驹过隙,快的不可思议。

  灵微也一直到哪咤即将回天点卯时,才堪堪说服了他。

  可哪咤刚出无底洞,便瞧见同样被“赶走”的敖泽。

  原本在妹妹的说服下稍微放心的哪咤: “……”

  不行,他必须再留个心眼。

  哪咤避开陷空山的妖怪,召见了附近的土地山神。

  “三太子,召见小神可有何吩咐”

  “你们可认识孙悟空”哪咤面色严肃。

  “齐天大圣自然是认识的。”一矮胖的土地接话。

  “他不日便会经过此处,你们暗中留意,若他有伤害妹妹的迹象,你们立刻现身告诉他此妖来自云楼宫。”哪咤认真吩咐完,又面色严肃警告道: “若出了什么纰漏,我可饶不了你们!”

  “小神知晓。”

  山神土地们连忙点头应道。

  吩咐完山神土地后,哪咤还是不太放心。

  等回天后,他再让千里眼和顺耳风时刻关注着,以防那些山神土地不靠谱。

  ……

  灵微并不知道自家哥哥做了这么多安排,如今她正驾云来到了镇海禅林寺,唐僧师徒借宿的地方。

  她可不想去使美人计跟着他们,她好歹也知晓一点未来,在这守株待兔更好。

  灵微化作一小和尚,敲响了镇海禅林寺的门。

  片刻后,便有小沙弥小心翼翼的探出头,见是个唇红齿白的漂亮小和尚,顿时便看呆了。

  他的视线并不讨厌,只是充满了对美好之人的喜爱。

  灵微冲他点头,将提前想好的说辞告知,那小沙弥早就被她的笑容晃花了眼,很快便将她带了进去。

  镇海禅林寺外面破损严重,穷的十分安详,但里面的建筑却处处充斥着富裕的气息。

  虽然知晓原因,但灵微还是假装惊讶,询问道: “这前边与后边怎相差如此之大”

  小沙弥解释道: “这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被他把佛象推倒垫坐,木植搬来烧火。本寺僧人软弱,不敢与他讲论,因此把这前边破房都舍与那些强人安歇,从新另化了些施主,盖得那一所寺院。” ①

  灵微然点头,又在小沙弥的引荐下见了院主,那老院主是个善良之辈,很快便为灵微安排的住所,又吩咐小沙弥为她送来素斋。

  月上柳梢,寺院十分安静,但撞钟声却让人烦闷。

  原主讨厌恐惧又厌烦钟声,她虽不怕,但也觉得恼人。

  “大王。”门外传来黑熊妖的声音, “按照路线,那唐僧一行人,约莫明日便要抵达这寺院。”

  灵微颔首,又吩咐他远离此地。

  黑熊妖好不容易修成人形,若犯到孙悟空他们一行人手里,怕是难以存活。

  “好。”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寺庙厢房再次回复了安静。

  灵微独自在院中看了会月色,刚准备回去时,便听见了一道脚步声。

  她看了过去,便见一沙弥端着宵夜向她走来。

  那沙弥年约二十,但却笑的一脸淫邪,看得上不由蹙眉。

  他将宵夜放在院中的石桌上,一脸讨好的看向灵微, “小师弟,今晚见你未用斋饭,我来给你送些宵夜。”

  “劳烦师兄好意,但我并未吃宵夜的习惯。”灵微笑着婉拒。

  这沙弥的眼神实在让她反感。

  可随着她的假笑,那沙弥的眼神更加痴迷。

  他从小便待在这里,每日都对着其貌不扬的师兄弟,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着这么好看的人。

  沙弥心下一动,准备伸手去拉她。

  察觉到他的意图后,灵微迅速将他打晕,又卷到了大堂佛像之下。

  六根不净的和尚,就应该好好沐浴佛光。

  ……

  翌日,天色即将暗沉之际。

  师徒四人正背着余光行走,突然,骑在马上的俊秀和尚道: “徒弟们快看,前方有一座寺庙,如今天色已晚,不如借宿一晚,明日再离开。”

  孙悟空立刻接过话, “师父说的是,老孙这就去打探打探。”

  走了许久也不见妖怪,这还次头回这般顺利,这让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且慢。”唐僧阻止,翻身下马, “还是为师去吧,你们的模样吓人,恐吓着他们。”

  待唐僧走远后,猪八戒小声抱怨道: “师父也真是的,老猪哪里吓人了分明就是那些凡人胆小。”

  “二师兄你少说两句吧。”

  就你最吓人了。

  ————————

  来了来了,宝子们

  ①引用《西游记》第八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