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第8章 心中各有算计

孙坚身披白甲,骑着骏马,领队前行。

远远看见刘备迎候,立即下马。

\"皇叔刘备!\"

孙坚大步向前,微施一礼。

刘备连连点头,\"孙将军亲临,备深感荣幸!\"

两人互相恭维,步入营帐。

高远躺在躺椅上,扇着扇子,静静观看。

赵云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身旁。

\"孙坚虽非狡猾之辈,但他与主公的交情,对袁绍的爱憎,怎能不明了于心?\"高远轻叹,道:\"一切皆由利益驱动,无需多虑。我们势单力薄,此刻需要的是同盟,以防其他诸侯排挤。\"

回想起当年,他们仅凭几骑加入这十八路诸侯联盟,却被众人轻视。如今,他们的力量逐渐壮大,引发了其他诸侯的不满。毕竟,在这个争权夺地的时代,任何新崛起的力量都是对他们的一场考验,他们绝不允许星星之火点燃整个草原。

孙坚与袁绍交恶,转而与刘备结盟,高远心中有数。无论是孙坚还是曹操,他们的目标都不在于刘备。刘备的皇叔身份是一方面,他的个人魅力亦是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考量。

高远深知,当前的天下是英雄争霸,乱世群雄。人才是难得的珍宝,曹操和孙坚都对他抱有兴趣。尽管他们赞赏他的才智,但因他直言不讳的批评而心生芥蒂,自然不会接纳他。然而,无论他们的意图如何,完成此次任务才是关键。刘备立刻吩咐手下准备丰盛的酒席,取出最好的酒。

孙坚却拒绝饮酒,只谈正事。刘备理解,今日的目标是夺取虎牢关上游的水闸,以此作为进攻的突破口。那水闸犹如坚固的壁垒,城门更是重兵把守。它不仅是防御的要塞,也是重要的关隘。若不拿下水闸,攻打虎牢关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闸内尚有数万守军。

因此,刘备的行动计划必须夺得水闸,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孙坚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所以主动请缨,先去探查实情。他虽未带大军,却带来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五百名勇猛的战士。

有了他们,破关并非难事。刘备欣然应允。二人在桌前对酌,讨论接下来的战术安排。高远听得索然无味,感到极度乏味,便起身告退。

高远深知,不论是刘备或是孙坚,他们的话语不过是表面礼节,真正的重担依然压在自己肩头。

无论是孙坚、刘备还是曹操,都在静观其变,他的行动将决定他们的决策。

此刻,曹操已率大军抵达水闸之侧。

\"主公,这闸墙高耸如山,难以攻克,我等鲁南之士,恐力有不逮啊!\"

曹仁望着坚固的城墙,眉头紧锁。

并非士兵们贪生怕死,而是不愿白白牺牲。

\"兄弟们,我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选择了,就无惧前行!\"

曹操拍了拍曹仁的肩膀,坚定地说:\"放心,这座城,我们必须拿下!\"

\"但这城防实在固若金汤!\"

曹仁感叹道。

\"兄弟,此城非坚不可摧!\"

\"哦?何以见得?\"

曹仁疑惑地看着曹操。

\"城墙厚三丈,而我军弓箭手的射程仅二十步!\"

\"那该如何是好?\"

曹仁问。

曹操朗声笑道:\"我早已备有一计,一试便知!\"

\"哦?\"

曹仁半信半疑。

\"此人便是高远!\"

曹仁不解:\"刘备麾下的智囊?主公,他如何成为破敌的关键?\"

郭嘉这时笑道:\"高远之智,不在吾之下,想必他早已成竹在胸,否则宴会上他又怎敢信口开河呢?\"

曹操点头称是。

\"正是如此!\"

曹操接着说:\"你们可知道我为何力挺刘备?他原本默默无闻,但我甘冒得罪袁绍的风险全力支持他!\"

曹仁摇头,\"属下实在不明主公之意!\"

郭嘉笑道:\"答案再明显不过,主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远。此人智勇双全,胆识超群,实乃难得的人才!\"

曹操微笑着点头。

\"你说得对,奉孝最懂我,高远和刘备都是非凡之人,刘备固然麻烦,有英雄之志,而高远,虽非雄才大略,但胆识过人,智勇兼备,我很欣赏!\"

曹仁闻言,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里明白,主公向来视人才如瑰宝。

\"但主公,他已表明立场,忠心一主!\"

曹操却大笑起来。

\"有何妨呢,智者总能识人,若他能理解我曹操的雄图大略,必然会选择我!\"

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忠诚的将领只会选择明智的君主,刘备虽有雄图,但曹操坚信,自己未必不如他。

此刻,刘备正与孙坚畅谈,各自整军待发,准备挺进虎牢关。

对他们而言,占领水闸意味着树立威信。

诸侯们必将另眼相看,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