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第102章 独步天下

夏侯渊点头道:“其实我意识到高远可能在施展空城计。”

“但我细细思量,空城计通常是走投无路时的对策。”

“只要有一线生机,高远就不会用空城计。”

“他这么做,就是要诱使我攻打长安!”

“若高远的计策得逞,我将葬送主公的两百万大军。”

周瑜听后,心中也暗自惊惧,夏侯渊所言不假,幸好高远的计谋未能得逞。

若高远的策略奏效,夏侯渊恐怕真要损失整整两百万大军。

不仅是周瑜,就连曹操也对高远产生了敬畏之情。

上次那四百万兵马的损失,让曹操深刻吸取了教训,那个曾被他轻视的贩履之辈,如今已拥有不容小觑的力量。

他不再是曹操随意摆布的角色了。

周瑜对夏侯渊道:“夏侯将军劳苦功高,宴席已备妥,军粮也已发放给士兵,你们都好好休整一番。”

“此次我们的目标是彻底占领从长安至燕京的领土!”

“既然志向如此远大,必然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先去歇息吧。”

夏侯渊目光转向曹操,曹操点头应允:“依周瑜所言,你和将士们都去休息,后续之事我们来处理。”

“遵命,主公。”夏侯渊向曹操行礼,随后转身离开。

曹操望向周瑜:“你觉得高远这次的空城计如何?”

“极其凶险。”

“他意图重演虎牢关的惨败,一旦夏侯将军下令进攻,高远便会立即封锁虎牢关的军队。”

“那时,这两百万军队就会像上次明公的失败一样……”

曹操至此才领悟高远设空城计的真正意图,并非恐吓,而是期盼夏侯渊进军!

可惜夏侯渊明白事态严重,选择了撤退。

但这样的结果让曹操感到极度不适。

极度的不满。

尽管夏侯渊未损一兵一卒,可自己的两百万大军却被高远的虚张声势吓退,曹操怎能甘心?然而,若不撤退,又将再损两百万军队,那样的后果只会让曹操更加难受。

周瑜看出曹操心中的困扰。

于是,他直言不讳:“明公,有些话我想说,但请勿动怒,望您海涵。”

“不必多言。”曹操打断周瑜。

“我确实轻视过刘备,但我终究是曹操。”

“世间有几人能与我相提并论?”

“如何应对,我心里有数,请您放心,我不会再小觑对手了。”

闻言,周瑜才放下心来。

他要的就是曹操这句话,既然曹操答应了,自然会做到。

毕竟,如他所说,这世上又有几人能比肩曹操呢?

长安。

城主府内,高远独自凝视着虎牢关的方向。此刻的他,深刻体会到了当年诸葛亮的内心世界。

也终于理解了曹操的强大之处。

帝王之业不能偏安一隅,若不守住核心利益,必将留下无穷后患。

就像此刻的孙策、刘表和曹操,他们三家结盟,非但没有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反而敢于主动对刘备发起攻势。

然而,虽说帝王之业不能坐困愁城,但也不能一味否定这一策略。

毕竟,刘备根基太过薄弱,当初曹操与十八路诸侯会盟时,他也是众人敬重的角色。

而刘备唯一的倚仗,或许就是他今日的威望,高远如此揣测。

高远终于理解了诸葛亮当年数次北伐的心情。

赵云悄然来到高远身后,“军师,虎牢关已被我们重新夺回。”

“曹军却没有明显动静,是否需在虎牢关增派兵马和物资?”

高远听罢,颔首道:“确实需要。”

“我已调遣十五万兵马前往,并携带着军资和各类粮草。”

“还有各种武器装备和补给,这些你无需挂念。”

高远对赵云说道。“遵命,军师。”

“可惜曹操等人并未落入陷阱,夏侯渊并未下令攻打我们。”赵云略感遗憾。

“无妨,其实人生多磨难,若他们轻易上当,也就不是曹操和周瑜了。”

“是,军师。”

高远转身,“走吧,关将军烹制的鹿肉正等着我们,别让佳肴冷却了。”

“是。”赵云向高远行礼。

“不必过于拘礼,我们是从一无所有,一同走到今天的局面,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对我说。”

“往后免礼。”

“明白了。”赵云点头,微笑浮现在高远脸上。

赵云总是那么有趣,一副文武兼备的模样,初识之时便是如此。

那时他刚认识赵云,他就保持着这份严谨。

两人步入关羽筹备的宴席,其实算不上宴会,只是关、张、赵、高四人共进晚餐。

关羽对高远说:“军师,今日不谈军事!”

“这鹿肉极佳,军师定要品尝!”

高远毫不客气,“好!”

“那我就尝尝这鹿肉!”

带着浓郁汤汁的鹿肉,热气腾腾地落入高远的碗中。

入口即化,鹿肉的鲜美如同鱼肉般细腻,却又带有猪肉的弹性。

味道更是无需多言,美妙至极。

肉汤的味道完全渗入鹿肉,高远品尝后不禁赞不绝口。

“关将军,多谢费心,这鹿肉真是人间美味!”

关羽见高远赞不绝口,笑道:“军师许久未到长安了。”

“大哥让我守护好长安,我怎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