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古代言情>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完结】>第161章 一天不听八卦就不舒服。

  黑汉子惊喜地迎上去:“明府怎么也来了,身边这位……”

  县令眯缝着他那对三角眼儿,对黑汉子笑:“齐大石,你这可是祖坟冒青烟了!这位许郎可是京师来的,官居侍中!朝廷听说你种地厉害,要特意接你去种一种新农作物嘞!”

  “朝廷?”

  黑汉子那颗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脑袋里也是一片空白,满脸懵逼重复:“接……我?”

  县令哈哈大笑:“是啊!不只是你,你们一家都要去京师享福喽!本县令的话你们不相信吗!”

  县令是个好县令,谁家有需要翻山越岭的时候,他会把自己家里那头老黄牛借给对方拉车,免得百姓去走几十里山路。偶尔他有时间,还会帮百姓搬搬重物。

  但与此同时,政令却没有出彩的地方。只能说,是个平庸但好心的县令。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黑汉子才全然信任他,许烟杪也特意找对方来,避免黑汉子听说要被征召去京师,过于恐慌。

  而黑汉子怔了几个呼吸,颤抖的手慢慢恢复原状,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来:“信的,我们当然相信明府。”

  许烟杪侧头吩咐:“罗千户,劳烦你遣一队锦衣卫护送他们一家子上京了。”

  锦衣卫千户罗瑾,同样也是这次的武举状元,此刻面对许烟杪的吩咐,激动的颤栗微微涌起,连身上的衣料都能窥见抖索。

  他担着其他千户羡慕的目光,上前一步,笑着说道:“下官定然叮嘱底下兄弟好生照看齐家人,一路上好酒好菜招待着!必不怠慢!”

  许郎认真道:“辛苦了。”

  罗瑾只想说:不辛苦不辛苦,阁下如果能劳动一下那珍贵的脑子,在拥挤的记忆里,为他开辟黄豆点的空间就行了。

  高贺不是翰林出身的,现在可是因为许郎的一句心声,被派去管理宫殿修筑,只要等宫殿修好,必能升官。

  他也想乘一乘这东风!

  *

  黑汉子一家人迅速收拾了细软,又请许烟杪和县令,外加锦衣卫及衙役等人各吃了几碗骨头汤,兴奋地上了骡车。

  这可是去为皇帝老爷做事啊!

  没想到他种田还能光宗耀祖嘞!

  黑汉子兴奋地在车厢空间里打了个转,这摸摸那碰碰。

  这车帘子居然是用亮纱做的!好透!好亮!好薄!

  这坐垫,铺的是缎哦!好浪费,他们家里只有一两条缎裙,给闺女穿的!买下来的时候,那钱币递给布庄,心都在滴血!这里居然用来给他们坐!

  骡车一开,他直接用力撞车厢上,急得家里人连忙问他情况。他退后两步,小心坐下,扶着额头憨厚地咧嘴笑:“没事没事!”

  七岁的小儿子兴奋地跑过去,拽着他的袖子:“爷,他们说什么好酒好菜,会不会用镇江香醋啊,我听云哥儿说,他和他娘每年回那个叫镇江的地方看他爷爷奶奶,吃菜就吃这个,可香了,还往里面挤姜汁!”

  云哥儿是县令七岁的儿子。是在任上生的,在县令迁官之前,暂时不必送走。因为是县令的儿子,生得又高大,还总是拿家里的鸡肉鸭肉鱼肉。偶尔还有小牛腿,分给县里的小孩子吃,是孩子王那样的存在。

  黑汉子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但是他拍拍小儿子脑袋:“没事,以后爷给你买!爷给皇爷好好种地!咱们吃饭都吃镇江香醋!”

  小儿子欢呼一声。

  十岁的大儿子兴奋地说:“爷!我以后也想要这种骡车!他们居然在车前支布篷子,连骡子也不给晒着!”

  黑汉子一口包揽:“买!都买!”

  大女儿——土坷垃西施把腰一叉:“我想以后不用耕田刨地!”

  大儿子:“不刨地那我们做什么啊!”

  土坷垃西施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大声说:“爷当老爷,娘当夫人,我要当小姐!话本里的小姐,走路累了,有小丫鬟隔着被子给我按腿!”

  黑汉子也笑着说:“好好!一定让你当小姐!”

  骡车行驶,车轮轰轰前进,像是愉悦的鼓点在敲起。车帘子也在快乐地摇晃。

  土坷垃西施扭头:“娘呢!娘你想要什么!”

  黑汉子的婆娘也用畅想中回神,笑道:“以后那汤不用我熬就可以啦!”

  她还有些遗憾,早知道会坐这么好的车,她咬咬牙也花钱请人来熬骨头汤。现在一身骨头汤味儿,坐在这车里,浑身都别扭极了。

  土坷垃西施:“肯定不会!你以后可是夫人呢!爷呢!你想要什么!”

  黑汉子扯了扯被汗浸湿的衣领,压下惶恐的心思,笑着说:“那当然是天天能吃肉了!”

  *

  等他们到了京师,才发现,原来朝廷征召的人不止他们。

  各地老农都汇集在一起,去讨论那个叫土豆的东西要怎么种。毕竟,虽然有土著,但是各地土质不同,水质不同,气候不同,不可能照搬。

  ——他们基本也不会官话,旁边都站着一个舌人负责翻译。

  一开始,大家还好好讨论:

  “那肯定是要挖坑,下种,再放粪肥嘛!吃的都是这么种儿!”

  “地得耙疏松喽!”

  “这东西不是说在土里会烂会生病嘛,裹硝灰试试!”

  “我看这东西有芽儿,应该把有芽儿那一头朝上,不然就憋坏了。”

  很快,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我看,应该铺鸡粪土!”

  “铺什么鸡粪土!鸡粪会生刺草虫你们不知道?回头把这玩意儿咬得大洞小洞,还怎么种!应该铺马粪!”

  “马粪引蝼蛄!”

  另一边——

  “应该拌草木灰!”

  “应该拌硝灰!”

  “俺跟你说不通,不跟你种!俺自己种!”

  “俺也是!”

  还有——

  “芽朝上?芽朝下才对,这芽看着就是土豆的根,根咋会倒着放!先生根后出苗!”

  “啥!我种了一辈子的地,都没听说过什么先生根后出苗,先出苗后生根才对!不先出苗,苗怎么长得齐整!”

  “你会不会种地!”

  “你才不会种地!按你这么种土豆,土豆肯定种死了!!!”

  ……

  都是有种田经验的农民,再加上又是各地种田好手,各有各的固执,怎么都说不拢。

  到最后,老皇帝大手一挥,让他们一人领一亩地回去种土豆,谁种出来的亩产最多,谁就被奖励京师的一套房子。是住还是卖,都可以。

  简直肉眼可见的,这些农民盯着属于自己的土豆,仿佛一辆辆被一脚踩下油门,速度加到最大的车。

  会种地,真的能光宗耀祖!

  *

  “嘿嘿嘿嘿,你说我儿子大名叫耀祖怎么样!”

  连沆抱着自己还是周岁幼儿的长子,发出傻爸爸的笑声。

  许烟杪想了想,认真地说:“以后就字光宗?”

  连沆一乐:“不错啊,连我儿子的字都想好了。”

  将周岁的小孩往许烟杪那边一递:“来!要不要抱抱他。”

  许烟杪闭住嘴唇,小心翼翼地抱着这个小孩,在连沆指导他怎么动作的情况下,感觉自己呼吸都不敢重了。

  【好小!】

  【好软!】

  【救命啊啊啊啊啊啊!感觉好容易让它受伤!】

  连沆差一点就直接笑出声了,连忙转移注意力:“也不用那么小心,我跟你说,这小家伙儿皮实,夜里蹬床蹬到床头那块硬木上也不哭,就是‘哇’地叫一声,再哼哼两句。也不需要奶娘哄。”

  许烟杪:“就算你这么说,我也不敢大动作啊!”

  连沆又把自己儿子抱回来,许郎才停下他心声里的鬼哭狼嚎。

  然后,刚平静的心声又被连沆一句话激起来了:“许郎,耀祖作为名字是我开玩笑的——你来给他起个大名,如何?”

  许烟杪如遭重击:“你说什么?我?我来给你第一个孩子取名?!”

  连沆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许郎你有福气,想让我这孩子沾一沾,不过如果你不愿意……”

  “也没有不愿意……”许烟杪连忙否认,而后又纠结:“但是我怕我起得不好听,起得太俗……”

  连沆:“没事,再怎么也没有耀祖俗。”

  许烟杪:“……”

  好像确实哈。

  “那……我起一个?”

  连沆用力点头。

  能让白泽给孩子起名,还有什么比这更祝福孩子的事情吗!

  许烟杪:“我得好好想想,起名可不能马虎!”

  一想,就想了三天。这三天里,许烟杪都不看八卦了!直让刚庆幸自己成功逃离大逃杀的京官们浑身不舒服,简直像是有蚂蚁在身上爬。

  就……要不,许郎你再翻一翻谁的八卦?开个盲盒?

  作者有话说:

  关于种土豆争吵,参考:

  可是就在点种的时候,两人差点打起来。马二叔看到亲家公把土豆芽眼朝上放置在坑里的时候,忍不住告诉亲家公说,你这样不对,土豆芽眼应该朝下,因为土豆芽就是土豆的根,先生根后出苗啊!

  亲家公种了一辈子的庄稼,听到马二叔的说法,就说,亲家,你种得不对,土豆芽眼是该朝上,这样才能先出苗后生根,这样出苗又快又齐。

  你说得不对,土豆芽眼是它的根,先生根,才能长苗呀!马二叔据理力争。

  亲家,你想想,你的芽眼冲下,长出来就弯弯曲曲的,出苗还不齐,应该朝上……

  干完活儿,马二叔赶着车到家,看到儿子马力伟一顿牢骚,你老丈人死倔死倔,哪有种土豆芽眼朝上的?我告诉你,再别让你老丈人上我家指手画脚的,那块土豆地今年肯定是废了,你老丈人,真是死倔……

  说累了,马二叔就骑着三轮车上山了,说去采蕨菜。

  亲家公一个人气哼哼地准备回家,冲闺女说,你那老公公不是个玩意儿,好心告诉他还不听。你家那块土豆地准得减产,你老公公把土豆芽眼都朝下了,能结个屁土豆。闺女,开车送我回家。

  ——《都是土豆惹的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