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最逍遥太子>第70章 我朱厚照真是唯利是图之人吗?

朱厚照见谢迁的反应颇为费解,为何对他如防贼一般。

“这炭盆取暖不够,快把火炉搬进来。

刘瑾随即带人将炭盆移走,三位阁老互视,又望向太子,不知他又在酝酿何事。

炭盆移出后,三位阁臣目睹了一台形状奇特的铁炉被引入,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中空的长铁管。

太子亲自指挥安置炉子,紧接着着手搭建烟囱。

几位阁臣放下手中的事务,目光聚焦在朱厚照身上。

片刻后,炉子已安装完毕,烟囱延伸至窗外。

朱厚照还唤来专伺阁臣的仆役,亲自教导如何生火。

渐渐地,阁臣们理解了太子的意图。

李东阳开口问道:“太子,那是煤,燃烧会有毒烟啊。

”朱厚照回应道:“不用担心,我已经在后宫和父皇那里装好了新炉子,没事的。

”李东阳无言以对,既然皇上和皇后都已使用,他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不久,炉火点燃,浓烟通过烟囱顺畅排出室外。

由于炭盆被移到户外,室内温度一度下降,但炉火点燃后,温暖重现。

朱厚照担心温度过高,便教仆役如何用煤粉控制火势。

“三位老师感觉如何?”朱厚照完成这一切后,期待着阁臣们的评价。

“挺不错的...”“确实挺好...”三位阁臣观察着朱厚照的下一步动作。

“那就不打扰诸位办公了,厚照告退。

”朱厚照说完便离去了。

直到他走远,人们才回过神来。

太子这次竟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就走了?只是为了给内阁安装一个炉子?以往太子每次来访都有目的,这次三位阁臣却猜不透他的意图,尽管这个炉子的确实用。

如果朱厚照知道他们的想法,恐怕会气得吐血。

在他看来,自己在他们心中就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吗?谢迁肯定会说是的!

实际上,朱厚照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三位阁臣知道炉子的好处就够了。

万一日后推广煤炭和销售出现问题,他们能站在自己这边。

次日,李东阳在报纸上看到炉子和煤的广告,这才安心。

太子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想让内阁了解炉子和煤的实用性。

毕竟多数人像他一样,认为煤燃烧后有毒烟。

李东阳看着熊熊燃烧的炉子,铜壶上冒出的蒸汽,确信这炉子优于炭盆,且煤的价格仅是木炭的十分之一。

这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联想到太子近期的举措,接纳流民,开采煤矿,出售煤炉,环环相扣。

太子的计划从何时开始?难道是从购买西山土地就开始策划了?再加上玻璃、镜子、眼镜、报纸,以及送到内帑的一百万两...

李东阳忽然察觉到taizi这两个月的转变太过显着。

曾经是个顽皮不羁的小孩,

如今竟仿佛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

\"你的意思是免费安装,让我先试用,满意后再付款吗?\"

小报童坚定地点点头:\"没错,韩掌柜。

可以免费试用三天,满意的话再支付费用,如果不满意,分文不收。

\"

\"行!那就给我装一个试试看。

\"

\"好的!祝韩掌柜生意兴隆,我去别的地方送报了,韩掌柜,回头见!\"

小报童心满意足地离去,手中又多了三文钱。

今日京城的报童都有一个额外的任务,就是推广炉子,

每成功销售一户就能得到三文钱的奖励,小报童已成功推销给四户人家。

他在下午的学堂学过乘法,知道三乘以四等于十二,才走了几家就已经收入十二文。

韩掌柜笑容满面地目送小报童离开,开始阅读今日的报纸。

韩掌柜名叫韩通,总是笑容可掬,待人友善,深受邻里喜爱。

他的四通客栈经营多年,生意一直兴隆。

然而,没人能想到,这位和蔼可亲的客栈主人,其实是白莲教北坛的一位长老,专司情报收集和联络工作。

韩通如常拿着报纸回到后院阅读,这是他最近形成的坚定不移的习惯。

韩通回到卧室,发现一个乞丐装扮的人正狼吞虎咽地享用丰富的早餐。

\"我老韩真是越来越敬佩taizi了,

taizi简直就是我的榜样,

竟然能想到用煤作燃料,

销售策略也果断,

先让人免费试用,

满意后再收费,

啧...啧...\"

乞丐如饿鬼般只顾着吃早餐,没理会韩通。

\"臭乞丐,你能不能注意点吃相?再说你在我这里蹭吃蹭喝,别摆出一副大爷的样子行不行?我说话你至少回应一下。

\"

这个乞丐同样是白莲教的长老,不知是没有正式名字,还是他不愿提及,大家都叫他金四,

而韩通始终称他为臭乞丐。

金四专门负责白莲教的招募工作,但由于身份原因,他主要负责在京都发展那些无名白。

\"无名白\"原本是指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明清时期,这个词特指自行阉割却无法进入皇宫成为太监的人。

仁宗时期,\"无名白\"开始大批涌现,趋势难以遏制,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自宫,但禁令并未得到有效执行。

太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皇上的妃嫔,但弘治帝只有一个皇后,宫中的太监已经足够,这些无名白更是无处可去。

大量的无名白有三条出路,

一是进入王府或权贵府邸做杂役,这是最好的选择。

二是到京城各寺庙附属的浴室专为太监搓澡。

其三,沦落为乞丐生涯。

这些人最为悲惨,聚居在京都周边,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祸患。

京城北郊便是他们的巢穴,寻常人等都不敢轻易涉足。

一旦那些无名的流浪者发现落单的行人,便如群蜂般涌上,不仅掠夺财物,更会夺人性命。

这些渴望翻身的底层人群,最容易被邪教所诱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改变现状,甚至妄想着重新生长出失去之物,变回真正的自我。

毕竟,无生老母在他们心中是无所不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