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第123章 欲现百家争鸣之景

尉迟恭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回来。

想当年,自己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沙发无双,从未说过要为读书人求情。

可是当自己位居国公,身上有了责任和使命之后,就好像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再也不能为所欲为。

就还比如说孤身一人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一旦有了家庭,有了牵绊,也就有了弱点,行事开始考虑大局。

尉迟恭就是如此。

如今大唐已经立国了,他们这些人也不再是一介白身,有家庭,有爵位,有官职。

李世民这么做,那是要毁了大唐。

尉迟恭绝不能见李世民这么一直错下去。

李世民见到这一幕,走到了尉迟恭的身旁,扶住了尉迟恭的手。

“朕先前问过国师,关于儒家的问题,你可知国师如何回答朕?”

“臣不知。”尉迟恭回答道。

李世民背负双手,向着御书房外缓缓走去,开口道,“国师说百花争艳总好过一枝独秀。”

就这么一句话,直接让尉迟恭愣在了当场。

尉迟恭虽然不读什么书,但是这番话的意思,尉迟恭还是听明白了的,尉迟恭也深知儒学的根基有多大。

“陛下,翘得动儒学的根基吗?”尉迟恭不再反对,而是询问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点头,“朕就是天命,大唐也会在朕的手上走向新盛,贞观之治,盛世降临,谁也阻止不了!朕要再现百家争鸣的时代,要儒家独尊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臣明白了。”尉迟恭明白李世民这哪是什么国策改革,这是要刨儒家的根啊!

这是要对儒家宣战啊!

看似针对的是那些氏族,实际上针对的是他们读的儒学!

氏族只是顺便被针对而已。

“你还敢跟着朕干吗?”李世民背负双手,站在御书房的门口,眺望天空。

在李世民的眼中,这片天空是一片乌云笼罩,而自己就是那个以三尺青锋剑,斩开乌云,让光明重临!

“敢。”尉迟恭没有多话,也就回了这一个字。

李世民嗯了一声,“那就干吧,带十五万兵马奔赴山东,那块最难啃的骨头,朕交给你了。”

“臣……遵旨!”尉迟恭深呼一口气,深知这个任务有多难,也知道这其中蕴含着李世民多大的信任。

那地方可是孔孟之乡啊!

“此事若能成,你的爵位也该动一动了。”李世民淡淡的一句话,已然许下了承诺。

尉迟恭已然是国公,位极人臣。

他的爵位再动一下,那就是郡王了!

李世民这已经是明着许诺了,这他娘的已经不是暗示了,这是明示了。

“臣明白了,但不知陛下要臣怎么办?那些学子还如何处理?”尉迟恭拱手询问。

要李世民给一个底线出来。

李世民回答道,“杀。”

就这么一个字,尉迟恭猛然抬眸,看向了李世民的背影。

那里可是孔孟之乡,说得上是儒家的大本营啊!去那个地方大杀特杀?这怕不是要把那些儒家杀个干净吧。

“陛下,全杀?”尉迟恭有些不敢相信。

李世民回答道,“听劝者活,顽抗者杀。”

就这么八个字,尉迟恭仿佛已经见到了人间炼狱。

“陛下不怕这么做,是错的?”尉迟恭沉声询问道。

听到这话,李世民笑了。

向着御书房外走去,“朕说他是对的,他就是对的!哪怕无一人支持朕,他也是对的!纵然朕身后无人,朕一人也无惧。”

来到御书房外的御阶上,李世民向高悬于天际的太阳伸出了手,金色的阳光照在身上,好似要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嗯……我身后没人支持我也没关系。

我身后有仙!

“臣遵旨!”

尉迟恭向李世民的背影躬身一拜,然后离开了。

尉迟恭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意思,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李世民也要敢为天下先!

废儒学独尊之位,要百家争鸣之景!

“拟旨,朕观当今天下学子不堪教化,腐儒误国,特诏百家入世,弘扬学说,教化百姓,兴盛大唐。”李世民吩咐道。

无舌公公询问道,“陛下,要不要借国师的名号一用?或许可少很多麻烦。”

“不了,他要迎娶朕的女儿,何必背上如此骂名?朕派人暗中监视国师府的动静,已经很不道德了。

这件事情,就让朕一个人负重前行吧,万千骂名,尽加朕身,勿牵连其余一人,他还有很好的未来。

等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回,还要为他盖庙宇,塑金身,这些污名于他而言有损清名,这次还是别拉上他了。”

李世民回答道。

闻言,无舌公公还能说啥,只得应下。

“奴婢遵旨。”

李世民长叹一声,向着东宫方向走去。

“朕自兵变玄武门,篡权夺位以来,就已经是万古不易的贼了,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也不愁,总得给儿孙后人留个好名声。”

李世民的声音悠悠远去,身后再无一人随行,正如他所说,纵然无一人支持他,他也要改革到底!

亦如司华年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陛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奴婢都会跟在你身边,纵然无一人站在您身后,奴婢也坚定的与您站在一起。”无舌公公喃喃自语,然后便去传旨了。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又怎会让它停滞不前?

干脆就让这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场暴风雨最开始波及的就是京城,菜市口陆陆续续排满了许多被捆绑住的人。

刑场上,刽子手已经麻木了,人头一颗接一颗的砍,一旁放着好几把已经被砍卷刃的鬼头刀。

李世民当时听说刀都被砍卷刃了之后,遂命工部打造一把好刀送到刑场。

李世民这一怒之下,牵连甚广,世家大族在京城的根基被撬动了。

儒家的根基,在京城被撬动了。

然而,这只是这场暴风雨刚开始的时候而已。

这才刚刚开始啊,没有人之后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就连推动这场暴风雨的李世民也不知道结局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