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周赘婿>第81章 作诗
  南山书院的才子们入场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刘瑞绝大多数都是不认识的,但他认识的也有。

  比如说秦本初和李元歌,再比如于小年和张文卿。

  最让刘瑞意外的就是韩凤林也来了,当而且,同来的还有他的两个狗腿子,赵宝仁和赵宝义。

  “诸位,今日盛会,群贤毕至,老朽不胜荣幸……”

  人员到齐之后,诗会开始,最先发言的是当世大儒周显生。

  就是昨天出门迎接赢雪的那个,同时他也是这次诗会的主办方兼评委。

  周显生虽然年事已高,但红光满面,声音洪亮,保守估计再活个10年不成问题。

  老人家发言很生动,语言诙谐幽默,而且一点当世大儒的架子都没有,给人的感觉非常平易近人。

  再然后,周显生介绍了本次诗会的评委,都是保学之士,当代的诗词名家,还有一些是本朝的清贵官员。

  比如说一位叫做纳兰康的40多岁的老帅哥,听说是翰林院的大学士,而且还中过状元。

  这就相当牛逼了,而且人家气质沉稳正派,这一点和刘瑞的大姨子郑清筱很像。

  介绍完评委之后是歌舞表演,据说是春风楼请来的专业人士,吹拉弹唱轻歌曼舞,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一楼有不少士子正襟危坐,有些还会轻摇折扇,装出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

  这就纯粹是为了装逼了,只因为领舞的花魁实在漂亮,大家都想刷一些存在感。

  刘瑞也看了几眼,那位叫晴儿的花魁确实色艺双绝,但也就是色艺双绝而已,其他方面就不敢恭维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因为长得好看还有才艺,所以就是出来卖也能得一个高价钱!

  “夫君怎么不看表演啊?晴儿姑娘不美吗?”

  “一般,不及我家娘子万一!”

  “夫君……”

  郑清筱看看旁边的扣儿和郑清澜,闹了个大红脸,但心里面自然是无比甜蜜的。

  歌舞完毕,接下来诗会就正式开场了。

  这第一场是交流会,不限题材,不限时间,可以是现场即兴所作,也可以是以前的旧作,大家写出来相互传阅一番,互相吹捧几句,你给我面子,我也给你面子,大家都很高兴。

  当然了,要是有特别优秀的作品,周大儒和评委就会点评几句,说一些鼓励的话,而且还有彩头。

  彩头当然不是钱,而是笔墨纸砚一类文人所用的东西,高雅的很。

  会场1楼,不少学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当下便挥毫泼墨,好多作品霎时间跃然纸上。

  韩凤林同样如此,他昨天跳曲江池的时候丢了好大的人,所以特意花重金买了一首佳作,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扬名,无论如何也得把面子找回来。

  刘瑞这边,他知道的佳作实在是太多了,随便拿出来一首都是千古绝唱,所以自然是没有兴趣写的。

  至于让他自己写……

  拜托,他根本不会的好吧。

  于是索性不再关注会场,而是来到窗口的位置,眺望远处的河水。

  “夫君不写一首诗吗?”

  郑清筱来到刘瑞旁边,轻声问道。

  “你写吧,我平时不太写诗的。”

  接着,刘瑞看了看一旁的郑清澜,用鼓励的语气说道:“姐姐也可以写呀,你是大才女,一定要写出佳作,彩头什么的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让下边这帮所谓才子知道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好呢!那我就写一首吧!”

  刘瑞的这一番话可是说到了郑清澜的心坎儿里,她是真的有才学的,而且最好诗词,如今能参加这样的聚会,她如何能不跃跃欲试呢?

  尤其是刘瑞那句巾帼不让须眉,更是让她心底生出无限豪情。

  “大小姐和二小姐都写啊,那我也要写!”

  扣儿正是爱玩的年纪,吵闹着也要参加,刘瑞自然是随她的。

  可小丫头根本就没有读过几本书,而且事先也没有准备,写起来自然是很困难的,咬着笔头冥思苦想,眉头皱的很深,等郑清澜和郑清筱都写完了,她还一个字都没写呢!

  “怎么了小才女?是不是有字不会写啊?”

  左右无事,刘瑞满脸戏谑的调戏自家小侍女。

  “姑爷看不起人,扣儿会写好多字呢,只是不会写诗……”

  小丫头一看沮丧,低着头,揪衣角。

  “别伤心了,不就是写诗嘛,我教你就是了!”

  “真的吗?”

  “当然!”

  刘瑞略微思考了一下,决定忽悠扣儿写个简单点的。

  “扣儿啊,你会数数吗?”

  “会呢!”

  “那好,我教你写的这首诗就跟数数有关,就叫咏雪!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冬天,下雪了,在一片梅花林里,刚开始只是零星的雪花,你在那里一片一片的数……”

  小丫头很听话,一片两片三片四片的数,最终,在刘瑞的提醒下,咏雪就这样成了。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八九十片十一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首诗的原作者是清代的郑板桥,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刘瑞直接抄过来也没有什么心里压力。

  “嘻嘻,扣儿也会做诗了呢!”

  小丫头很高兴,拍着手叫好,还在诗的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就交上去了。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诗会的第一场结束了,花魁再次献上歌舞,同时,评委们也在审阅诗稿。

  “周老先生,纳兰大人,这20篇诗稿是我们挑出来的佼佼者,请过目。”

  “好的!”

  周显生和纳兰康各自拿起十份诗稿看了起来,评委中最有身份的两个人就是他们了,所以最终的结果要他们共同拍板儿。

  当然,这两个人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就说是学富五车也不为过。

  “周师,这篇永菊也相当清丽啊,可以算是难得的佳作,还有这一篇也不错,这个也好啊,都是难得的佳作。”

  说话的同时,纳兰康将自己钟意的五篇诗稿递过去。

  周显生接过来,不住点头。

  “确实都是佳作,我这里也有几篇,立意都非常高远,而且还有一篇咏雪,非常的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