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周赘婿>第235章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以大皇子在朝中的势力,想安排一个人当了汉中太守实在是太容易了。

  更何况如今的他马上就要成为太子,就算是皇帝陛下也会给他几分面子,能答应的也就答应了!

  果然,大皇子才刚刚上了一道奏折,奏折的内容是保举三甲进士吴有年为汉中太守。

  奏折当天就被批复了,准奏。

  大皇子当天晚上就找到了吴有年,直接就是一番耳提面命。

  “吴有年,本王这次保举你为汉中太守,可是费了不少力气啊,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殿下大恩大德,唯臣铭记于心,日后定当结草衔环以报殿下,殿下但有所命,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吴有年一上来就是一通表忠心,大皇子听得脑瓜仁直疼。

  “行了,行了,本王不用你去死,只要你帮本王把修建渭河大渠的功劳抢过来就行了,抢不过来就搞破坏,你能办到吗?”

  “没问题,殿下放心,微臣保证办到!”

  吴有年直接就做出了保证,他觉得这件事没什么难的,毕竟他是汉中太守,而那刘瑞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自己要拿捏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好,那本王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吴有年准备三天之后上任,而他本人相当的得瑟,第2天就大摆宴席,庆祝自己外放当太守。

  不过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就在第3天的早上,大朝会的时候。

  吴有年直接就让人给联名弹劾了。

  罪名让人十分无奈,竟然是吴有年在为父亲守丧期间纳妾!

  皇帝陛下听到是这个罪名,当时就是一愣。

  因为这也不算个事儿啊。

  这年头守丧最少都是三年起步,非常耽误事儿的,尤其是吴有年还是在第3年的时候纳的妾。

  本来这种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是督察院的那帮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偏偏今天在吴有年身上,这事还就让人给翻出来了,不但证据确凿,而且还是联名弹劾!

  大皇子的脸色当时就非常难看!

  满朝文武都知道啊,吴永年是他保举的汉中太守!

  可还没上任呢,就让人给联名弹劾了!这让他的脸往哪儿放?

  尤其是大皇子马上就要成为太子了呀,这脸打的实在是疼!

  不过更让他脸疼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除了二皇子手下的联名弹劾之外,马上就又有人站出来了。

  “臣,王庆,也弹劾吴有年,此人私德有亏,坊间传言,曾和长嫂有苟且之事!”

  “臣也弹劾吴永年,此人曾在生日那天擅杀耕牛,并且还谎称是摔死的,微臣当时就在他府上吃肉!”

  “微臣也要弹劾……”

  弹劾吴有年的人是一个接一个,最后就连即将致仕的三朝元老周元庆都站出来了。

  老人家今年70多岁,头发花白,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高寿!

  “周爱卿要弹劾什么呀?你也要弹劾吴有年吗?”

  “不!老臣弹劾吴有年他妈张氏!早年间,张氏曾和邻居私相授受,所以吴有年很可能不是他爹亲生的……”

  “我……”

  “哈哈哈……”

  满朝文武哄堂大笑,可周元庆却偏偏一副义正词严的样子。

  大皇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愤怒是肯定的,但此时的他却冷静下来。

  他在想今天的局势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二皇子一系的人马弹劾吴有年可以理解。

  毕竟自己这边也没少给他们添堵。

  可刚刚冒出来的还有不少中立人士啊,他们平常一直都是左右逢源的,两不相帮。

  怎么这一次全都要和吴有年过不去呢?

  尤其是那三朝老臣周元庆,有他的那一番话在前,吴有年的脸可谓是丢到姥姥家了。

  哪怕大家都知道,那个老东西就是在胡说八道,可能又怎么样呢?

  东都城的百姓就爱听这些坊间趣闻,一旦传出去了,吴有年能不能继续做人都两说,更别说去当汉中太守了。

  “左都御史韩文正!”

  “臣在!”

  “限你三日之内将事情查清楚,给朝堂诸臣一个交代,能做到吗?”

  “臣领旨!”

  皇帝陛下能有什么办法呢?

  满朝文武有一小半都弹劾,那就下令彻查呗。

  更何况他也很好奇呀!

  吴有年到底干都没干过那些事儿?

  就这样,早朝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散了。

  吴有年当天就被控制住了,等待他的是督察院的严查。

  大皇子回到自己的府邸,直接将所有的东西都砸了个稀巴烂。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到底是谁在和本王作对?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殿下勿怒,属下心里面倒是有一些猜测……”

  就在这时,王府长史魏寒山来了。

  此时的魏寒山已经知道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看问题肯定比身在局中的大殿下要清楚一些。

  “讲!到底是为了什么?”

  “殿下!那吴有年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说句实在点的,他还不够资格让满朝文武这么针对他!”

  “那是针对谁?难道是针对本王吗?”

  “也不是!那些人是在保护手中的利益!殿下还记不记得刘瑞正在主持修建的渭河大渠?”

  “当然记得!那吴有年不就是去掣肘刘瑞的吗?”

  “对呀,问题就出在这了!前段时间刘瑞拿渭河大渠附近的耕地作保,一下子就聚集了大笔银子!

  光属下知道的最少就有100万两!

  购买那些地契的可都是满朝文武和达官显贵啊!

  那些人就等着刘瑞修完渭河大渠,然后把手里的地契变现呢!

  您说说,他们怎么会眼看着吴有年去当汉中太守?

  万一耽误了刘瑞修渠,那损失的可是他们的银子。

  所以,那些投了银子的人就算是拼了命也得把吴有年给拉下来!”

  “哎呀!刘瑞!原来是这样!原来你早就算计好了!”看書喇

  大皇子仰天长叹,此时的他恍然大悟。

  魏寒山说的对呀!

  那真是一点都不差!

  刘瑞不知不觉间就捆绑了那么多人,大家所有的利益全都集中在渭河大渠!

  厉害呀!这招真是厉害!

  大皇子的心底升起一股无力感,他知道,吴有年彻底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