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楚杰周娥儿>第936章 继续南下
  楚杰给红娘好好科普科普,又专门让她知道这些情况,以后楚英也是要这样上学的。

  红娘倒是算开了眼界,这以后科举彻底的改变了。

  没了她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有的只是楚杰说的各科各类。

  红娘最终决定,明年去皇宫,一个是把楚英送皇宫学习。

  在一个,听楚杰的,在生个二胎。

  不管男孩女孩,要给英儿一个陪伴。

  楚杰在这里陪了她大概一个月。

  在二月半开始离开。

  叮嘱红娘,有任何事情随时联系专门在附近镇上设立的黑龙卫,他就可以马上收到消息。

  为了红娘和楚英,在这边镇子上可是专门秘密设立了个黑龙卫据点,虽然才几个人,但是这几个人可以直接联系老朱。

  楚杰离开的时候,让老朱送来一堆的生活用品。

  和红娘最后一晚缠绵很久,都是大宗师,也就红娘能享受承受楚杰的恐怖。

  恋恋不舍的在他怀里不舍得睡觉。

  “相公,你可要经常想红娘呀。”

  “放心,相公当然会经常想你了,好好照顾自己和英儿,还等着以后我们扬帆出海,环游世界呢。”

  楚杰给红娘许下美好的宏愿。

  红娘期待,虽然她都七八十了,但是还是有一半寿命呢。

  为了不让楚英难过,楚杰选择悄悄离开。

  这一个月,他天天陪着楚英玩耍,教他画画,教他儿歌。

  又跟着红娘一起下地干活,红娘为他们父子洗衣做饭,很有农家乐的味道。

  楚杰有时候怀念这种生活,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现在就有这样的生活。

  不然他的女人和儿女们都会遭受无情的追杀。

  只有等到彻底平定天下,才能安稳的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楚杰和老朱继续南下,一路上走大道,到处都是水泥路。

  虽然没钢筋,但是有竹竿,这样巩固的多。主要都用在大道上。

  至于那些地主家自己花钱修建的村子到乡镇通道小路,甚至都不用竹竿。

  而高架桥,以及各处的新修建的桥梁,那可是质量严格把关。br>
  大部分都是直接用钢筋。

  比如像是修建的黄河大桥,消费那么高昂,就是成本太贵了,下面可都是清一色的钢筋。

  坚决不能让人给偷了,所以只一个黄河大桥,都有上千士兵把守。

  至于其他的桥梁,也都到处的有把守,就是怕老百姓去偷东西。

  楚杰最新组建的公路部,对这些还是很看重的。

  目前全国到处都在修水泥路,不过道和道之间,几乎都连通了。

  像是长江南北的几个主要道,中原区域,县和县之间已经修通。

  倒是偏远区域,县和县还不行,但是府和府之间,已经修建好了。

  就像是西南几道,彻底和湖广,以及岭南连通。

  连通之后,只要是哪里需要兵马,哪里闹事了,大军立刻就能快速的赶到。

  尽量的减少各种的开支。

  开始大家都觉得修水泥路投资太大,大量的当地赋税都被截留用来修路。

  但是当各道之间修建起来之后,朝廷大佬们才知道水泥路的好处。

  只去往哪里的路程能减少一半,而沿路的百姓都能提升不少好日子。

  比如有些村镇,因为挨着马路而富裕了起来。

  这些大佬也都想让水泥路通过自己家,那样岂不是更好?

  楚杰现在骑着马,一路上飞驰,累死人,这骑马和坐车的感受差远了。看書溂

  如果说是以前,觉得骑马好玩,现在觉得,都不是人玩的。

  就算是他是大宗师,也是骑的久了,非常的难受。

  好在自己的是千里马,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东南方向还是很富裕的,当地富户很多,所以道路修缮很不错。

  而且东南的巡抚也比较负责,到处都是平坦的马路,以及一批批赶着马车的商队。

  还有到了各个路口对商队要收的商税衙门。

  当然只对商税收税,普通百姓没人管。

  他们骑着马,俩人过去,拿出来腰牌直接放行。

  毕竟黑龙卫的,本来就是办事来了。

  可以说一路上畅通无阻,每次在马路上,跑不了多远都可以看见热闹的城镇。

  而且在休息时候还遇见赶集市了。

  以前集市都是几个月一次,现在集市,几天一次。

  有了马路,靠近马路的集市就特别的热闹。

  百姓来回方便了,拉着自己家的东西出来卖。

  当地的镇长会组织人在这边维持秩序,收维护费。

  维护费多少钱,其实都是当地镇长自己决定的。

  除了用一些人手在这边管理,其他的费用都归他们那些镇上官员了。

  楚杰对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不能给的工资不多,还不允许人家赚点外快吧。

  而镇长已经成了固定的官方编制,八品,以及九品。

  最低就是副镇长,别看一个镇长级别低,一个镇就管几个村。

  但是这以前可都是士绅在管理。

  士绅们自觉管理,可是对当地百姓控制力度很大。

  朝廷很难把手伸进来,只有楚杰后来接连好几个道清理干净士绅。

  才算是彻底的掌控了这些基层的位置。

  甚至镇长也有升迁,干得好,都可以继续往上面爬。

  给了他们很大的升迁空间,他们才有动力努力干活,而不是在当地没上升空间,只知道祸害百姓。

  而且镇上的安全队,也是有生存空间的。

  目前各地都在改革,渐渐会把衙役取消。

  近卫军退役下来的士兵,都会陆续到各县当衙役。

  等到普及起来,就会在让这些衙役,形成每年统一评比,考试,成绩好的就会升迁上去。

  只要是能急需升官,谁都会有动力,那样官场才会盘活。

  而不是所有的官职只能是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手里,永远都是一摊子的死水,还会想办法的坑害百姓。

  进入闽南地界,通过腰牌过了海仙关,就是到了沿海闽南。

  这边道路修建也很好,非常的宽敞。

  因为闽南方向往南边走的海商很多的,特别是他的老丈人郑家,更是南边最大的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