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楚杰周娥儿>第107章 摆事实,讲依据
  “行了,既然这样,看来你学问不错,每个部都能熟悉了,那本公子问你,让你去户部,把大楚十三道各府赋税总数给算出来,你要多久?”

  这士子被问的憋屈:“我又没去过户部,怎么知道户部赋税什么样子。”

  看起来有些硬气。

  楚杰笑着道:“简单,我们就当个例子,比如现在你科举成功了,被分到了户部,各地送来赋税数字,你给总结一下。”

  “我这里给你做个例子,用纸笔写下来。”

  只见他也不客气,就用桌子上纸笔随手就写下河北道赋税上交一百三十万七千六百五十一两,粮十五万三千石。

  又接连写下山东,河东,以及淮南,中原,湖北,六道。

  笑着道:“来吧,你这个户部大官,本公子只是先给你列出来一些假设例子,你给算算吧?”

  “这些只是北方几道,毕竟河西大灾,免除赋税,其他几道,你给加起来上报就行。”

  这士子看着密密麻麻的一堆数字,顿时头大。

  这哪里算的出来,冷哼道:“看来你也是不学无术,还什么第一才子,难道不知道户部有专门计算的吏员?”

  楚杰冷笑:“你意思是,让吏员算出来就行了?那要你这个大官干嘛用?直接让吏员上报不得了。”

  “这,这吏员本来......”

  但是楚杰不等他反驳完毕,又道:“还是说,你让吏员算完,之后,看也不看对错,直接上交?你自己根本不会检查?”

  “胡说,我如果作为户部官员,怎么可能不严加看管。”士子顿时满脸通红的鄙视。

  这下,楚杰哈哈大笑:“你自己都不会算账,怎么严加看管,吏员就算是错了,你知道?”

  “户部掌管天下所有钱粮,作为户部大员,不会算账,说出去,看看老百姓认你不认?出了差错,就是数百万的钱粮,把你卖了你也赔不起。”

  这士子恼羞成怒:“哼,你没资格在这里讨论,这里都是要参加科举的士子,你连参加的资格都没。”

  “切。”楚杰白了一眼:“科举为了当官,当官是管理天下,天下百姓谁人说不得?难道你还想让天下所有人都闭嘴?要让你当官,简直是个糊涂蛋。”

  终于把他惹怒了,实在是没理由反驳,要大打出手。

  可是楚杰比他高大,他毫无办法。

  又有士子上来,面对楚杰冷笑:“才华公子果然口齿伶俐,不错,我等科举是为了入士,但是户部有各位当今大员在,我等出入士,不可能掌管这么大的账目,你这例子对我等就是无稽之谈。”

  “是么?那你觉得,你科举成功,适合去哪个部?”

  第二个士子明显是准备充分:“本公子觉得,本公子去工部足够。”

  “好,那就说工部。”楚杰淡淡的道。

  “工部例子也很多,比如,前年淮南出现大水,这种情况,如果下次在遇见河流决堤,朝廷让工部去修建河堤,从某一个县,到另外一个县,中间经过数县,要你这个官员去算出来需要多少钱粮和材料。”

  “需要多少劳役,劳役需要多少粮食,你能算出来么?”

  这位士子冷笑:“看来楚公子没出过京师,更不知道工部情况,各处出现水患,那是各级县令,一府主官上报当地情况,汇报给朝廷,朝廷才会下旨让工部负责维修河提。而不是你户部自己派人跑出去在去挨个的计算,那样,等到你修好,都数年之久了。”

  下面嘲笑一片,就连兰菊仙子都为楚杰担忧。

  但是楚杰丝毫不为所动:“你意思是,工部根本不检查各地汇报上来是否需要的正确,只管拨付材料就行了?”

  “本公子可没有这么说。”士子赶紧反驳。

  “那你刚才说了,只需要各级送上来受灾情况就行了,难道到了工部,工部不检查一下?”

  “如果出现谎报呢?照着你这意思,比如一县送来奏折,需要十万修建河堤,二县要二十万,三县要二十万。”

  “你只看要数字,不看看他们要的是否多,是否对?”

  不等他反驳,楚杰继续追问:“还有,工部既然接了这种修筑河堤工程,官员要不要到地方去视察?去视察的话,只看当地报表就行了?”

  “各处需要的材料,和人工钱粮,你都不看?自己不算?”

  “别拿专门算这的吏员来解释,既然吏员能算出来,要你何用?只是去溜达一圈,吃饱喝足,拿着吏员的报表就回来了?”

  “而材料运输,购买,有没有贪污?徭役百姓多少人,需要多少能吃饱,作为工部官员,如果不会计算,你对得起那些受灾的百姓么?”

  这士子被说的憋屈。

  当然很多人不服,楚杰挨个的反驳:“你说兵部只熟读兵法?那边军多少兵力,需要多少军饷,哪里战乱,就近多远的地方可以支援,道路多少,援军多少可以到?你不会只靠着下面人汇报吧?那朝廷要你这官员何用?”

  “县令?县令不学算术,他怎么知道一县的赋税是否正确?靠着吏员的手笔么?”

  “问你这个县令,你们县多少良田,赋税应该多少,你该不会只拿着几十年前的田亩册看吧?”

  “都要师爷来办,都要吏员去办,要你这个县令干嘛?你断案能行?还是剿匪可以?连需要多少壮丁,每个壮丁需要多少钱粮,你都不会算,那要你这县令干嘛?祸害百姓么?”

  楚杰就不和他们讲圣人,就是讲算数,一个个的例子一出来,把他们都给气坏了。

  “别说圣人学说没用了,各位里面,才子圣人学说读的好的,算数也不错的,大有人在,人家为什么都可以,你们不可以?那就是你的无能,有本事学问上和人家比划,而不是自己不会,就贬低朝廷,朝廷永远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废物。”

  楚杰一通大道理,把一个个上台的都给贬低了下去。

  甚至还引起了不少的共鸣,特别是那些算数不错的主动站出来反驳:“我们同为一县之令,本公子可以不用师爷,亲自带人去计算田亩,核算赋税,你行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