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楚杰周娥儿>第220章 举国募捐
  方东耀也来奏折,希望皇上让他们多去北面边城方向招募士兵。

  那边是真的穷,干旱的严重,当地百姓就算是组织灌溉,也根本都产不出多少的粮食。

  楚杰这边把一批批的玉米种子送过去,还强迫当地的官府,必须给当地的百姓发下去。

  教导百姓在夏收之后,种植玉米,以及还有不少的番薯也送过去。

  尽量让他们那边能多一些粮食,不然人真的没办法活了。

  好在这次去招兵,预计是三万兵额,但是河西人口众多。

  直接又增加了两万,当地人老实,听话,身体素质好。

  都知道河西的兵源是最好的。

  京营现在有五万多的兵力。

  楚杰这边每天都在整顿,要整顿出来四个军的编制。

  是可以长期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大军。

  其余还有五万京营就是护卫京城的。

  但是缺额太严重了,除了御林军第一军,其他都是从别的卫军里面抽调骨干,先把架子给拉起来。

  至于京营,几乎被掏空干净了。

  最新来的一万新兵,立刻就是集体训练,楚杰不着急分配下去。

  先给他们集体整顿一个月,一个是休养身体,一个就是让他们先熟悉新军的规矩。

  等到从新兵营出来,在发给下面各个的军队。

  另外就是精英班已经派遣出去了一百个学生,拿着他们当实习。

  不断的训练他们,而这一个月,就是学习站姿,还有向左右,向右走。

  他们这帮新兵感觉很奇怪,士兵不都是训练武艺么?

  怎么到了他们这里,反而训练这些东西?

  而且一来就发了新军装,可是把他们给高兴坏了。

  招兵的官爷没坑他们,到了京城,皇帝发衣服,发鞋子,还让吃饱饭,每个月还有军饷发给家里。

  他们很多人都是家属跟着一起来的。

  都被安排进了皇庄里面种地。

  他们只要是每年交两成租子就行了,而且和皇帝签约的契约,都是十年。

  当然了,他们如果是战场上逃跑,犯错,不但是会被砍脑袋,就连家里的田地也会被没收。

  甚至还会一家人被赶走。

  当然如果立功了,银子大大的有,如果战死了,抚恤银子发给家人,还有孩子也会被皇帝招成学生。

  想学文,有专门的书院,想学武,有精英班。

  没孩子的光棍,就可以给你过继个孩子。

  而他们当兵说是三年,三年后退役,还可以安排他们做巡街士兵,以及衙役。

  很多新兵都高兴坏了,还是给皇帝当兵好,皇帝都给安排妥当了。

  他们只管拼命听话就行了,只是这训练太刻苦了。

  天不亮就被喊起来跑操。

  回来之后刚吃完饭就马上的训练,没完没了。

  他们已经来几天了,但是每天都这样。

  只要是一吹哨子,不到位的就是一顿鞭子伺候,开始的刺头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可以说,楚杰对他们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只是接着送来了一万淮南士兵,两边俩新兵营,这下热闹了。

  早操的时候,经常碰面,互相看对方不顺眼,都是训练的憋着一肚子火呢,看见对方说的话听的费劲,就骂对方是土鳖。

  好家伙,动不动双方就是干仗,而精英班的这些年轻的教官,他们可是天天在精英班挨收拾的。

  有的是方法收拾他们,很快就是把干仗的集体严惩。

  接着就是说,你们不是想比试么?可以。

  多的是项目跟你们比试,皇帝提出来的足球,以及还有拔河,赛跑。

  多得是让你们比赛,吃饱了撑的,正好可以让他们缓解压力。

  而等到一个月新兵训练完毕,就会把他们挨个的分下去。

  这两地的士兵就会掺和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后面由于皇帝的圣旨接连发往全国,已经公开了要和突厥决战的消息。

  举国哗然,有人振奋的表示,就该这样收拾突厥。

  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样不好,如果和谈可以减免多少生灵涂炭。

  士林之中吵的不可开交,几乎每次的聚会,都是争吵这个话题。

  到底应该不应该国战,国战如果输了怎么办,你买单?

  而楚杰这几天,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到处都是问题。

  募捐情况下,有人是自愿的,拿出来大把银子买名声。

  但是有的抠门豪门,死活不掏钱,官府在说也没用。

  官府的官员也有人捣乱的,甚至强迫他们捐钱,被朝廷立刻停职查办。

  这下,豪门们更是放心大胆了,我就是不捐,你能怎么样吧?

  可是让楚杰没想到的是,这种募捐消息发下去,倒是很多普通百姓捐了不少。

  特别是看着黑龙卫发来的消息,在湖广方向一个县衙大门口。

  竟然很多百姓自发的拿出来钱粮送过去。看書溂

  说是打突厥,他们也愿意拿钱,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拿出来,也不用记名。

  也有老太太提着一框子的鸡蛋送过去的。

  让他更意外的是,江南方向,那些士子豪门不积极,他们有大部分人并不支持国战。

  可是当地的青楼妓女,竟然积极捐款。

  她们很多人把金银首饰都送进去了官府的捐款箱里。

  据说还有个青楼女子,当地还比较有名的十大名妓之一,竟然把自己积攒准备的赎身钱,一分钱不剩的捐了。

  而且也没让官府记名,这青楼女子被别人问时,只是说,她的亲生爹爹就是边军,死在了突厥的手里。

  一家人无依无靠,跟着母亲流浪到了江南,母亲重病之下,她当时还小,为了救母,只好卖身给青楼换钱救母,可惜母亲也没救活。

  她不能为父报仇,只希望那些死去的边军孩子,别像她一样就行。

  看到这消息,楚杰挺难受的,就连老太太,贩夫足子都知道为国捐款。

  也不用几名,甚至青楼女子都知道为国出力,但是那群被国家恩养那么久的士子,竟然还说风凉话,没一点良心了?

  要没边军的抵抗,和百姓的支持,你们这群混蛋,就被突厥杀进家门了知道么。

  就该把你们都抓前线去,好好和突厥讲讲道理,看看战场上突厥人和你们讲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