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仙侠武侠>异能少年穿越录>第五十六章 生死无常
  各人准备妥当,就在禅堂门口,王宝孙手中精金短匕一挥,山羊颈项上鲜血迸射,乞活儿其余兄弟赶紧用碗接了,端给中毒的人饮用。

  义父高菩萨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新鲜羊血,递送道登大师面前,“师兄,你只要喝下这碗羊血,就能化解钩吻毒性!”

  道登大师闭目说:“老衲胎里素,修习佛法数十年才参透‘宿命通’,如果喝下这腥臊之物,难通神明,不仅几十年的修为前功尽弃,尤其恐死后会堕入六道轮回!”

  无最僧已经喝下羊血,跪于禅床前劝说:“师父,你就喝下吧?”

  “无最,你是我正式的授业弟子,今后当秉承我志向,致力于传播佛法,不可贪慕那富贵荣华,不可大讲排场!”

  道登大师把头别过去,拒绝喝下羊血。他此刻面色潮红,但呼吸急促,显然毒性已经蔓延。

  过了片刻,他又睁开眼睛,抓住我的手说:“灵韵,你附耳过来,我有话同你说……”

  我依言将耳朵凑在他嘴边,只听他说道:“记住放下屠刀立地顿悟,你以后会、会成为佛门护法!”

  我心下惭愧,说:“师父,江湖上都称我们为少年罗刹,弟子、弟子实在没资格做佛门护法。”

  道登大师却面露微笑,“我佛门经典中:罗刹为食人恶鬼,但一旦誓愿守护佛法及正法行人,常参与法会,随佛闻法欢喜行,亦能转变成佛教之守护神,称为罗刹天,乃十二天之一……”

  我见他气息微弱,心生怜悯,“弟子不修功德,哪有能力做佛门护法?”

  道登大师说:“你自然有这能力。我平日讲授佛法,你几兄妹中以你的悟性最高。二十年后,我佛门将面临一场劫难,到时候需要你鼎力护法!”

  我说:“佛门如此昌盛,二十年后会有什么劫难?”

  道登大师说:“佛语: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劫难来自于佛门内部。沙门弟子一向是以“敷导化俗”为己任,在传法中劝人为善,戒杀戒欲,慈悲为怀,但也有僧人与佛门宗旨背道而驰。当年,太武帝灭法也是因沙门中人藏污纳垢破坏清规戒律而起。”

  我见道登大师似乎对我寄托殷殷期望,他既然修炼成“宿命通”也就是说他能看到过去将来,或许异世的“自己”真的能成为佛门护法。但我最多只能在异世停留三年,二十年后的事我爱莫能助

  我心下不忍,低声说:“师父,其实我不是……”

  道登大师含笑念佛:“不消说,不消说——佛经云:但或谓过去未来无法故。佛于此说言有力。又法在过去未来世中。虽无现相。佛亦现知……”嘴角溢出黑血,闭目无声。

  高菩萨上前一探他鼻息,摇头叹气。

  道登大师竟然端坐禅床上就此圆寂了。钩吻又称“断肠草”,正是名符其实,估计他早已经是肝肠寸断。

  乞活儿各人都跪于禅床前,发誓要找出下毒之人替师父报仇。尽管道登大师传授的只是佛学,而且大家都是一知半解学了点皮毛,但既有收养之情亦有授业之恩,这份恩情也当誓死相报。

  几个江湖名士调息良久才缓过神来。

  那孩童喝了羊血之后,也逐渐恢复神志,“这是皇叔祖派人下毒么?我母子逃到魏国,不要他封地,他为何还要苦苦相逼?”

  那少妇喘息说:“那是因为我儿太过聪慧,又是皇家血脉,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自然是以资质聪颖为荣,但你生在萧氏,越聪慧越危险,倘若生来是残疾智障,反而安全。”

  “青眼”阮天经起身朝高菩萨拱手说:“多谢高执事解毒,‘养鸩人’果然歹毒,难怪元英要同时延请我们四人贴身保护萧家小郎君。只是,只是此事却累及帝师道登,我们也是颇为自责。”

  高菩萨微微点头,“我不过是略通医术罢了,识得这钩吻青烟的毒性。你们若是遇上‘养鸩人’最好避让三分,他们都是用毒高手,杀人于不动声色之间。”

  这几个名士听了,都脸上微红。

  我问:“几位高士,可知‘养鸩人’的踪迹‘?”看書溂

  郑子韬说:“‘养鸩人’是齐帝萧鸾的爪牙,深入敌国,平时肯定藏在暗处不敢露面,要是他们敢正面攻击,我四人定能叫他们有来无回。”

  ‘百陵坞’宗主李显甫大义凛然说:“若是遇到‘养鸩人’定要用手中刃取他项上人头为道登大师报仇。”

  我说:“意思是几位一直没有和‘养鸩人’照面?”

  郑子韬点头称是。

  我淡淡地说:“那好吧!”

  阮天经等人即告辞携上萧氏小郎君母子离去。我猜他们是深恐再次遭受“养鸩人”暗算,急于回安南将军元英府中。

  等他们离开后高菩萨问:“灵韵,你方才所问的意思是?”

  我毅然说:“我乞活儿要找到‘养鸩人’在江北的巢穴,一举将其捣毁,替师父报仇!”

  郑植等人也群情激愤,嚷着要找到“养鸩人”报仇雪恨。

  高菩萨见状,缓缓说道:“当初,鸩鸟过江,为父就已猜到南齐‘养鸩人’已经潜入中原,因此命人密切关注着他们的动向。”

  传说,鸩鸟长在江南和岭南崇山峻岭毒蛇猛虫出没之地,因为喜食毒物,体内毒素通过肾脏分解,随汗水排出体外,黏附在羽毛上。因此,收集鸩羽可制鸩毒。

  自汉朝起鸩毒就被运用于王朝权利斗争之中,需求量大,民间便有猎人冒着生命危险捕猎鸩鸟换取赏金,导致鸩鸟千百年来一直惨遭捕杀。

  到了西晋后期,皇帝对鸩毒有所忌讳,下令鸩鸟不得过长江。尤其是东晋穆帝司马聃时期,皇帝觉得鸩鸟太过歹毒,命天下捕杀,使得这种鸟类几近灭绝,在中原尤为罕见。江北出现鸩鸟就显得极不寻常,多半是“鸩者”饲养的。

  高菩萨据此推断出“养鸩人”从江左潜入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