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仙侠武侠>异能少年穿越录>第九十三章 铩羽而归
  翌日,又听闻魏主元宏在华林园讲武——实际上就是作战前动员,紧锣密鼓为南征做最后准备。

  非常时期,一力主张攻打萧齐的宋王刘昶突然病逝彭城,江湖传闻,他是死于非命,被身边侍奉的一个婢女所杀。而据传婢女正是潜伏在他身边的“奚官人”刺客。

  消息传到洛阳,魏主元宏大怒,命北海王元祥临时接替元干的职务都督中外诸军事,负责战时后方安全,并清剿“奚官人”刺客党羽。

  这宋王刘昶正是彭城长公主的公公。因他薨于彭城,故此避讳,彭城长公主封号改为陈留长公主。

  皇后冯妙莲想将陈留长公主嫁给她的胞弟北平公冯夙,于是过问此事。再次督促我们乞活儿务必在皇帝出征前,大破“奚官人”,擒获其首领。若能办成,可赐我们一场富贵。到时我们就可以由躲在暗处的刺客光明正大转变成朝廷武官。

  义父高菩萨传达旨意后,单良和王宝孙都眼望着我。

  高菩萨问:“灵韵,莫非你们有事情瞒着为父?”

  我只得说出那日“奚官人”刺客在赵郡王府掩护我而暴露自己的事情,不过直到现在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是何缘由得到“奚官人”宗主的眷顾。

  郑植等人都说“乞活儿”和“奚官人”并无渊源。

  高菩萨思忖良久,“为父也猜不透‘奚官人’为何要这样做。只是‘奚官人’专门刺杀王公大臣和朝廷作对,尤其是最近赵郡王元干和宋王刘昶这样的皇亲国戚遇刺,皇帝龙颜大怒。要是和他们扯到一块,恐怕对你们不利。比如咸阳王元禧已经知道灵韵和小六是我义子是皇后的人。难保他不多嘴,到时候,皇后都会受牵连!”

  王宝孙急问:“义父,那该怎么办?”

  高菩萨说:“你们原是刺客之身,杀人为生,应当知道规矩。为主家行事,就要解决后患,不能连累主家。”

  王宝孙说:“为今之计,只有和‘奚官人’撇清关系,摆脱嫌疑。”

  我说:“怎么才能撇清关系,摆脱嫌疑呢?”

  高菩萨沉吟不语。

  王宝孙却脱口而出:“看来我们只有按皇后旨意,出手击溃‘奚官人’。”

  单良说:“‘奚官人’于我们有恩,这样做恐怕有违江湖道义!”

  郑植和佛念也说:“不错,‘杀生浮屠’才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

  我心想:皇后急于要我们对付“奚官人”,无非是两点。

  第一点:魏主元宏出征,坐镇京师洛阳的大臣是李冲、李彪和宗室任城王元澄,以及新掌管禁军的北海王元祥。皇后冯妙莲统领后宫并抚养太子,她也想效仿姑母文明太后,趁皇帝在外征战,多揽一点权力在手,多笼络一些权臣为自己所用。但是,首先得让皇帝放心出去打仗,不至于受“奚官人”这种癣疥之疾影响。

  第二点:皇后借“奚官人”之手惩戒了赵郡王元干,但事发现场,我们乞活儿也在。虽然乞活儿并不曾公开为皇后做事,但不排除朝中有人知道我们兄弟其实就是皇后蓄养的刺客,比如咸阳王元禧这样耳目灵通且口无遮拦的人,不保他不到处宣讲。如果“奚官人”和“乞活儿”扯上关系,势必连累皇后,造成诸多麻烦。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乞活儿”出动,大破“奚官人”,这样既能洗清嫌疑,又能让满城名门世族王孙公子感谢皇后铲除了让他们寝食难安的刺客。

  王宝孙说:“如果违背皇后的旨意,只怕会惹祸上身……”

  佛念说:“我乞活儿当初跟随阿大闯荡江湖,过的刀口舔血的生活,虽然是杀人为生,但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来没有怕过惹祸上身!”

  高菩萨为难地说:“做人讲究恩怨分明,规矩大不过道义,若是让你们与‘奚官人’为敌那就坏了道义,但若说不按照皇后的旨意行事——权利场没有那么简单!”

  梅虫儿见势,说:“执事,他们说的不错。‘奚官人’刺客,朝廷自然会派高手清剿。咸阳王元禧既然知道执事几位义子‘乞活儿’的手段,又怎敢多言?以我之见,我们还是应联手咸阳王对付仇家‘杀生浮屠’!”

  正说这事,咸阳王元禧门下食客薛魏孙就带了两个王府典卫来青坞求见。原来,咸阳王元禧每天忙着享乐,根本不务正业,调查“杀生浮屠”的事就交给薛魏孙了。

  咸阳王府门客过百,自然有不少是徒有虚名、滥竽充数混饭吃的,但这薛魏孙却是个干实事的,力邀我去京师昭玄寺僧曹那里查阅僧籍。

  按他推断既然“杀生浮屠”号称“幻化佛形,杀人度人”,说明“高武旧人”很可能混迹佛门,所以正该从佛门着手追查。

  我带了郑植和梅虫儿同去,追寻敌踪还是郑植最拿手,而梅虫儿擅长和官府交涉。

  我们到了昭玄寺,亮明身份。自有主管全国僧籍的僧曹帮我们去查阅卷宗,但是并无所获。

  魏朝举国上下崇佛,寺庙遍布,僧尼数量太过庞大而且很多隐瞒不报,无法尽行统筹,就算有登记在籍的也是极其简单的姓名原籍之类记录,按僧籍查找,根本找不到有用的信息。看書喇

  又询问各处寺庙有无不守法度的可疑僧侣。那僧曹就面露尴尬,寺庙和僧尼多了难免失去监管,藏污纳垢的事自是不便言表。

  “杀生浮屠”就是钻的这个漏洞,即便他们杀死寺主,占据寺庙,只要没有对外泄露风声,不要说朝廷的昭玄寺就连地方僧曹都难以察觉。

  又惊动了地位崇高的僧官沙门都维那僧暹法师,引我们去禅堂用茶。这位法师年龄也只在四十左右,却做到沙门都的职位,相必也是佛法精湛的得道高僧。

  法师说,如登记在籍的僧侣不守戒律自有昭玄寺严加处置,就恐有那些被开除僧籍或者并没取得度牒鱼目混珠的假僧败坏佛门清誉。

  薛魏孙问:“佛门弟子慈悲为怀,敢问法师佛教有没有哪一宗派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幻化佛形,杀人为度人’的?”

  僧暹法师答道:“佛门传至中土至今分为六宗七门。但是,尚未有哪一宗门教派有这样的教义。居士所言,应是《佛说法灭尽经》所载:佛曰‘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根据此经义来说,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所谓‘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幻化佛形,杀人为度人’,这种说法当是歪曲经义的异端邪说,小僧从未听闻。不过,倒是听沙门统慧深大师说过,好几年前在平城就有一位天资聪慧的僧人提出‘弥陀即为众生本性,净土即在众生之心,只要信愿念佛,即使不断烦恼,不舍家缘,不修禅定,男女同修净业,死后皆可往生净土……’”

  我听了这话,心头一震,忙问:“究竟是哪位僧人提出过这种说法?”

  僧暹法师摇头说:“阿弥陀佛,这个小僧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提出这种修持之法的僧人也是颇具慧根了,小僧无缘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