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将你印入了心底【完结番外】>第一百一十一章

  步千雪出皇家园林山庄行宫的时候只有她、半月和一个包袱, 下人打扮的车妇、两个护卫和马车都是石忞刻意安排的。

  马车出渡河城没多远,就遇到一辆停在路边的马车,和他们一样轻车简从, 一个车夫两个护卫, 车内有多少人就不得而知了。马车走到一个人烟稀少的拐角时,又遇到了清影。

  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事的清影,熟门熟路的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守株待兔, 正好睡了个懒觉,之前被罚吃食, 害它只能自力更生, 累得不行。

  这次无论如何它都会完成主人的交代, 它不想再被罚吃食, 更重要的是主人说了, 完成任务还有额外加奖, 想想都美滋滋的。

  自从出了城以后步千雪心里就一直隐隐约约期待着什么,直到现在看到清影, 她满意的笑了,一边撸毛一边听半月叽叽喳喳, 十分惬意。

  直到晚上入住客栈再次遇到之前停在马路边的那辆马车时, 步千雪紧张起来, 知道她回繁都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直到吕建一从马车上下来,又亲自过来说明来意, 步千雪才知道是石忞特意安排的, 当下又惊又喜,心里暖暖的。

  昨晚深夜接到陛下亲笔密信后吕建一就立马开始准备离开事宜,片刻不敢耽搁, 今天一早就去吏部告了假,马车停在城外是故意在等步千雪等人。

  另一边,石忞一结束听政后,又把郭凡秋叫了过来,自步千雪走后,她眼皮就老是跳,心里有些不安,又让郭凡秋派两个暗言的人在暗中保护,才放心些。

  下午,甄选皇商最后一场在静心宫正殿按时举行,之前已经举行两场,分别由户部、工部和内阁按要求主持并将不合格的淘汰,现在大殿上只剩了三家。

  参加的部门有户部、工部、内阁和军密处,整个正殿戒严,除了内禁军和必要的宫侍,其余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这三家的详细资料,石忞都已经看过,虽然都是本朝才兴起的商家,但三家情况都不一样,经营的也不一样,走完前面必要过场后她就将自己出的题挂了出来。

  第一题:有一位农夫有鸡和鸭共92只,当卖掉鸡的1/4和8只鸭后,剩下的鸡和鸭的只数正好相等,农夫原有鸡和鸭各多少只?

  第二题:经商理念是什么?

  第三题:若为皇商可愿为国尽力?

  此次甄选皇商,虽然是第一次,但是事先已经做好准备,连章程、权利和责任义务都定好了,三年甄选一次,能者居之,这次甄选皇商不仅仅是作为皇家日用品的供应商,更重要的是她还另有安排,所以故意出几道题检验一下他们的真实水平。

  石忞没给他们纸笔,只给了他们一盏茶的思考时间,为了以示公平,发言顺序抽签决定。

  “启奏陛下,草民算得第一题的鸡48只、鸭44只;第二题,草民家中主要经营瓷器和茶叶,历来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第三题,草民若为皇商愿为陛下为国竭尽全力”抽到第一的是华朝有名的商人世家现任家主马晋仟。

  不是很高却很瘦,小脸小眼睛,丢到人堆都找不到的那种,三十岁不到,大动作却不少,先是从“篡权夺位”的小叔手中夺回实权,后又打败竞争对手,垄断了整个西南官道的茶叶和瓷器生意。

  从查到的资料来看,比她还工作狂,一心一意发展壮大自家生意,快三十了一个绯闻对象都没有,周边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她的经商天赋却是一致赞不绝口。

  石忞没有说话,看了下方另外两人一眼,抽到第二的立马上前一步行礼道:“启奏陛下,草民算得第一题的鸡50只、鸭42只;第二题,草民家中主要经营绫罗绸缎,历来以质量为本;第三题,草民若为皇商愿为陛下为国竭尽全力”。

  第三个发言的答案除了算术题和经营主业和理念和前两个有点不一样以外,回答的模板都是如出一辙,更没心没肺的是,第三句也和第二个发言的一样照搬照抄。

  石忞还没说话,文渊等在场的官员都不满的皱起了眉,陛下最不喜欢的就是发言照搬照抄,所以他们发言,哪怕是一个意思,也要换种说法,就怕惹陛下不痛快。

  “诸位爱卿觉得经商最重要的是什么?”石忞脸色平静,心里却把三人的资料又过了一遍,眼神也没从三人的位置离开。

  “臣以为经商最重要的是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长”文渊出列恭敬回到道。

  剩下的官员也都表了态,有和文渊一样觉得诚信重要的;也有人觉得利益最重要,什么赚钱卖什么;也有人觉得质量最重要,只要质量好,就不愁卖不出去。

  没什么发言权,作为唯一一个旁听者参与的江河畅看着眼前这一幕手持笏板嘴角含笑。华朝的国策之一就是重农抑商,此时此刻陛下和重臣却在这正殿讨论经商什么最重要,有点匪夷所思。

  华朝对商业的抑制虽然没有前朝严厉,这也是本朝多富商的原因之一,但重农抑商的基调并没有变,陛下刚开始要甄选皇商的时候,别说她,就是她的上司户部尚书原直木也是一脸震惊。

  甄选皇商能顺利进行并走到现在,多亏了陛下全力支持和重视,否则就他们户部,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不仅办不到,估计还没开始就得被其他几个部联合绞杀,古往今来,官商勾结暴富者不知凡几。

  在场的官员虽然各有各的观点,但最后总会加一句“皆由陛下定夺”,在陛下手下做事这么几年,他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的事实。

  原本马晋仟石忞是不考虑的,因为马家是三家中唯一的经商世家,而且有两百年的历史,背后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与她的老师轩辕墨都有点关系。

  她不想要背景太复杂的当皇商,因为关系越复杂,到时候成了尾大不掉就不划算了,而另外两家都是新起的商家,长的才百年历史,断的才几十年,虽然背后都有些靠山,但靠山单一,解决起来也不难。

  可这两家的家主年纪大不说,算数更是没一个比得上马晋仟,心里的弯弯绕绕却比马晋仟多得多,典型的言不由衷,已经不能选,最后权衡利弊只得选了马晋仟。

  马家虽然主营的是瓷器和茶叶,但其他行业也有所涉猎,再加上马晋仟的经商天赋,她想做的应该可以达成。

  确定后,石忞当即遣散众人留下马晋仟一人详谈,谈了大概一个时辰,才让她离开。

  马晋仟离开正殿后觉得天上的云都是绚丽多彩的,高兴的回了渡河的住宅,如今成了皇商有了七品官阶,总算圆了祖辈梦想,实现了既富又贵的统一目标。

  从她第一代发家致富的祖爷爷开始,就羡慕那些勋贵士族,因为有些东西就算他们家有钱也不能用,否则被人告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现在好了,有了皇商的七品官阶,她也能享受一些特权了。

  原本她竞选皇商只是为了完成祖辈的梦想,既富又贵,可刚刚和陛下一番交谈,让她感触颇深,陛下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只要她任皇商一天,她的主子就只能是陛下一人,无论背后有谁。

  一心不侍二主这个道理她明白,而且普天之下再大的主子能大过陛下去?她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让她改变想法的不是这些,而是陛下的态度和一席话,让她折服。

  为商多年,她接触的勋贵士族没有上百也有几十,表面上对她客客气气,实际上心里压根瞧不上他们这些商人,可和陛下交谈的时候,她没有那种感觉。

  更让她惊讶的是陛下要她做的,让百姓出行方便?她以为陛下要她给每户配一辆马车或牛车,有利可图啊,结果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按陛下的意思,让百姓出门方便,就是在县与县之间开通固定时间固定次数的马车,百姓只要付比租车少很多的钱就能坐马车到临县,和她想的压根就是两个意思,比她想的成本低得多,但一样有利可图。

  还有报纸,一开始她也不懂啥意思,后来陛下说了下,她才明白,类似他们现在的小报,但小报是私人的,而且消息多道听途说,也就有钱人买来图个乐,一般人和上层压根不会买。

  报纸就不一样了,官方出品,和固定马车一样在全国范围内铺设,要是以前根本不可能,因为请不起那么多识字的人誊抄,可现在不一样啊,有活字印刷做保障,印刷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怎么解决传送问题,缩短时间差。

  陛下就出一个点子,具体怎么做,有那些问题要解决,到时候怎么分利润,都需要进一步确定,陛下说了,让她先拿出一个章程,看来今晚又得加班了。

  马晋仟高兴的回去报喜了,就她一人在渡河,她爹可还在老家等着喜讯呢。

  石忞早就有做报纸的打算,但若拿给下面的部门或者府衙去做,定会被层层剥削,国库得到的利润不能保证,只怕一般百姓也买不起,虽然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文盲,但不是还有百分之十吗?

  至于开通类似巴士的马车车次,一开始她是没这个想法的,这次步千雪回繁都,要是她没有给步千雪配车配人,去马车行租个车得花好几两银子。

  她才意识到一般人要想外出,除非自家有马车,不然就只能租车或步行,租车成本高,一般人根本租不起,步行时间成本高,难怪古代一般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太不方便了。

  古代虽然没有电、电器和机械,但日常生活中该有的一样也不少,油盐柴米酱醋茶,除了辣椒的各种调料,除了某些还没引进的瓜果蔬菜,厨具烹饪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虽然没有现代的眼花缭乱,但也是多彩多姿。

  勋贵士族过的日子比起现代也是不遑多让,找个名目就聚会摆席,吃喝不愁,席间行乐也是名目繁多,真正印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苦的是百姓,穷的还是百姓,她不能谈了恋爱就忘了当初登基时许下的诺言,让百姓吃饱穿暖,带领华朝这艘巨舰走向中兴。

  想到昨晚上郭凡秋禀报的信息,石忞很担心云处安会发动侵略战争,马晋仟一走又召见了军密大臣和兵部尚书,由军密处下密令给与康国较近的几个都督府,让他们加强戒备,一旦有人来犯,可以适当进行回击。

  万圣节大比武必须如期举行,全国各都督府必须派一队千人精锐参加,护城兵每省必须派一百人精锐队伍参加,此次大比武以军密处为主,兵部为副,其他各部门、各府衙全力配合,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该惩罚惩罚,该免职免职。

  这些都是之前确定过的,石忞询问进展后又强调了一次,经过兵部铸造处的精心研发和加班加点,现在全国各都督府、各级军营的武器已经配备齐全,兵种也比原来多且全,尤其是守卫边境的都督府,就是一个兵种齐全的独立作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