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将你印入了心底【完结番外】>第一百六十章

  折腾了一早上, 两人终于在弘德殿吃上了难得的这么晚的早膳,御膳房为了给食物保温也花了不少心思和柴火。

  用完早膳后石忞挥退众人,对步千雪提议道:“刚刚内阁和军密处送来了一批奏疏, 翰林院的密信也送过来了, 我们去书房吧”,现在她的眼睛看不见,意思不言而喻。

  步千雪眼睛睁的大大的, 惊讶之情溢于言表,缓了一会不自信的问道:“什么意思?”, “你想的那个意思”不用读心术, 石忞这会也能猜到她的想法。

  “万一被母后和大臣们知道怎么办?”步千雪可以想象那个场景, 到时候别说她, 就是石忞也别想置身事外, 谁让华高祖定下规矩不准皇后参政。

  作为一个有现代记忆的石忞对此不以为然, 参政不参政,那一朝不是这么定的, 可该参还不是得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有些事多想无益, 咱们还是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吧, 我知道你在模仿字迹方面有些天赋”。

  感染风寒而已,又不是重病在床,突然免早朝已经让两位老师生疑, 若是密信和奏疏也几日不批, 估计就没刚刚那么好过关了。

  “你怎么知道?”步千雪比刚刚还震惊,模仿字迹这个技能是她多年练字帖和钻研习得的,一直掩藏的很好, 连她祖母和母亲都不知道,石忞是怎么知道的?

  “我无意间发现的.....”石忞实话实说了原委,定亲前按例派人调查步千雪和步府上下都没查出这件事,显然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现在步千雪的惊讶算是彻底证实这一点。

  要不是有一次她去长福宫见步千雪,没让人通报,就按宫侍的指示去了书房,结果就看到步千雪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地上散落着写了字的稿纸,砚台里还有墨,毛笔都没干,显然是练字练累了,就没打扰。

  石忞习惯使然,见不了书房这么乱,就轻手轻脚顺手把稿纸一张一张捡了起来,出于好奇,顺便都细看了一遍,这才无意中发现的。

  石忞这么一说,步千雪也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会事,她还以为是半月给她捡起来叠放好的,因为以往都是半月收拾的,是她的字迹就留下,模仿的就会销毁,半月也是唯一知道这件事的人。

  搞半天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现在好了,石忞发现了她刻意隐秘的这个微不足道的技能,她不知道石忞会不会多想?但一般人肯定是会忍不住多想的。

  “我不是有意隐瞒的,只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才没有宣之于众”无论石忞有没有多想,她都要为自己辩解一句。

  擅于模仿字迹的事,说好了是一技之长,也是一个暗中谋生的路子,说不好就是别有居心,因为除了崇拜刻意模仿大师名作外,其余的刻意模仿恐怕多少都有别有用心之嫌,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字迹,若无目的干嘛模仿别人?

  尤其身在官场,若是被人知道她擅长模仿字迹,肯定会被有心人盯上进而拉拢,也容易招来麻烦,她不想牵扯进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中,所以才会刻意隐瞒。

  石忞知道她的意思,安抚道:“我没有多想,你也别多想,但凡读书习字之人都会模仿大师名作,这很正常,只是天赋有别而已,难得你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我打心里替你高兴,人嘛,技多不压身”。

  虽然此时此刻她看不见步千雪的脸和表情,但也能猜到她心里的些许想法,无非是怕她把她往坏处想,模仿大师名作都能以假乱真,那模仿她的字迹还不是手到擒来。

  “有你,真好”步千雪半响欣喜道,“现在才发现我的好,会不会太晚了”石忞开玩笑的说道,把气氛全破坏了,像那不解风情的木头,被步千雪佯装打了一顿。

  石忞本来就看不见,全无招架之力,也乐得步千雪给她挠痒痒,两人闹了会才高高兴兴的去了书房。

  守在殿外的路关初和半月等人听见里面传来的笑声,脸上也浮现了笑意,唯独卢晏一如往常毫无变化,实际上心里的高兴也不比她们少,毕竟主子好过,她们才好过。

  “书桌上那三个盒子是?”步千雪扶着石忞在罗汉床上坐好后,才边给她倒茶边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刚刚进书房的时候,她就看到书桌上放了三个黑盒子,上方还贴有封条。

  石忞只能看见步千雪的大致身影,但不影响她心里想着对方的样子,笑道:“上个月发生的那件事,你也是知道......”。

  上个月内阁发生了奏疏丢失案,闹得整个朝野尽知,她不得不派大理观查察,结果闹了个乌龙,因为奏疏根本就没丢,也没被偷,只是不小心掉在了犄角疙瘩。

  就因为奏疏从内阁到凤德宫的路上只是用一般托盘装盛,送奏疏的官吏总共就两人,其中一人又有事临时走开一会,当天风又大,才不小心把奏疏掉在了犄角疙瘩。

  送奏疏的官吏罚了也就罚了,甚至连内阁大臣都受牵连罚了三个月的俸禄,但并不代表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因为这件事让她意识到这样传送奏疏的漏洞实在太大,想了两天,又找了大臣商议,才针对性的做了适当改进。

  原本行文制度改革后奏疏就按军政分开,分别由军密处和内阁收集并按轻重缓急分门别类拟条子,最急的半天内必须呈到御前,紧急的一天,一般的也不得超过三天,既军密处和内阁收到奏疏后最多只有三天的时间分门别类拟条子。

  而密信作为私聊工具,则由负责保管密信的翰林院来收集,四百里及以上加急密信任直接呈于御前,信筒都不得打开,但四百里加急以下的密信则无需直呈御前,由翰林院统一收集整理,既拆开信筒取出信封装入密盒中。

  密盒是由木、铁制成的正方形盒子,由工部最好的工匠精心制成,三面封死,只有正面能打开,每个密盒都只有两把钥匙,一把被石忞放在书房,一把被放在秘密处做备用,钥匙制成后,磨具就当场毁坏了。

  另外还规定翰林院在拆信筒将密信装入密盒时,最少要有三名官员在现场,一起拆一起装,确认无误后方才上锁贴封条,并在当日值守本上签名盖士印以备查,最后才由专人送往御前。

  凡事留痕迹,以备查,倒追责任,是石忞在前世学到的,在这里当然得加以利用,所以为了防止被人动手脚,她还把锁和钥匙分开了,无论是军密处密盒,还是内阁和翰林院的密盒的锁都只有她有钥匙。

  而且内阁和军密处也必须和翰林院一样,收到奏疏后要第一时间登记在册,拆开、阅览和拟条子最少要三人在场,拟好后一起装入密盒上锁上封条,最后在值守本上签名盖士印。

  这样一来,就可以杜绝奏疏和密信在路上不小心丢失或者被掉包的可能,也可以防止大臣趁人不注意私自扣留奏疏和密信,还方便倒查追责任。

  丢奏疏的事,步千雪也知道个大概,但那两天忙家里的事,她就没关注后续了,原来这盒子起这样的作用,“这样确实保险很多,钥匙在哪里?”。

  石忞答道:“在书桌背后的书架最左侧,从上往下数第三格,书本后面有个按钮,比较隐蔽”,经过她不断的实地探索和查察,发现不仅她住过的宫里有暗格,其他给人住的宫殿也都有暗格,只是多少和位置不一样而已。

  凤德宫的暗格是最多的,不仅书房有,寝殿和端事房也有,而且有的地方不只有一个。长禄宫、长福宫和长安宫虽然也有,但没有凤德宫这么多,至于永寿宫和安仁宫,因为是皇奶奶和母后的住处,她也不好查看,所以并不清楚,但同理可得,应该也是有的。

  但皇奶奶和母后知不知道,她就不清楚了,因为她发现的暗格中有些东西实在是有点年代久远,还有些一看就是很久没人用的,也有可能老祖宗建好后,并没有刻意告知后辈。

  步千雪按石忞的指示走到书架前,数到第三格,开始摸索,还真和石忞说的一样,比较隐蔽,她摸索了好一会才摸到按钮,一按,只听哐一声,书架整体右移了一格,露出书架后面两格大小分成两层的暗格。

  第一层里面装有一个小盒子和一些信,而第二层则全是信件,一眼就看的清清楚楚,完全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一点也不像一格皇帝用的暗格。

  听见书架移动的声音,石忞知道暗格开了,补充道:“钥匙就在盒子里”,对于里面的信却只字未提,反而更加勾起了步千雪的好奇心,拿信的时候,顺便不着痕迹的看了一下,竟发现第一层的信都是她写的,而第二层的信封上却什么都没有。

  比起发现自己信的高兴,她更好奇第二层的信都是谁写的,竟然这么多,还都被收藏在这里,但现在显然不是问这个的时候,而且机关都知道了,还愁没机会了解吗

  “红绳绑的是内阁密盒的钥匙,黑绳绑的是军密处密盒钥匙,黄绳绑的是翰林院密盒钥匙,盒中密信和奏疏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捆绑,红色为加急件,黄色为急件,绿色为一般件,里面附有具体清单”听见盒子打开的声音,石忞怕步千雪不清楚又开口解释道。

  步千雪按石忞的提示很快打开了所有密盒,和石忞说的一样,最上面是清单,详细写有加急件多少,急件多少等,下面的卷轴奏疏和密信则以红黄绿三色线分别捆绑。

  没一会,步千雪就按清单上的明细清点好了,这才将奏疏和密信拿出来,分三堆按轻重缓急分别放于书桌前方,“盒子放哪里?”,盒子不拿开,根本没地方放奏疏和密信。

  石忞没有回答,而是朝外面喊道:“来人”,没一会路关初就进来了,“恭请陛下圣安,中宫万福金安”,“免了,让人把密盒送回去吧”,“是”路关初自己跑了两趟才把三个盒子都搬到了外面递给宫侍让他们送回去了。

  自从陛下搬到凤德宫书房处理日常政务后,就不准一般人进她的书房,所以只要陛下在书房唤人,一般都是她自己一个人进去,书房的打扫也是她和内官轮流负责,像刚刚那样跑两趟拿密盒的事已经是轻车熟路。

  步千雪从未模仿过石忞的字迹,就算再有天赋,也不可能不练就通,因此,又花了两柱香的时间模仿石忞的字迹,尤其是批阅要用到的常用字,练的最多最久,“先批密信,还是奏疏?”。

  “先批加急密信,再批加急军政奏疏,以此类推,最后批一般军政奏疏,对了,今天的奏疏和密信多吗?”昨天的她都批完了,希望今天不要太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