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将你印入了心底【完结番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两人秘密回到宫中后, 步千雪并没有回长福宫,而是和石忞一起回了凤德宫。

  石忞回宫后的第一件事下令封口和询问清影状况,因为她有意为止, 知道步千雪已经回来的人并不多, 但为了防止信息泄露,还是下了封口令。

  至于清影,石忞是真的有点担心它, 忙碌了那么久,吃也吃不好, 喝也喝不好, 就连睡也睡不足, 生怕它受欺负。

  提心吊胆等了一天一夜的路关初见两人安全回来, 终于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连忙把陛下问的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都说了, 退出去后就立马派宫侍去安仁宫通报去了。

  听了路关初的汇报,石忞她们才知道清影早在她们之前就回来了, 一回来就狂吃海喝了一顿,这会正在它自己的狗窝里睡觉。

  自从清影长大后, 之前的小狗窝就略显局促了, 石忞便让尚服局给它另外做了一个大大的软垫, 还特意把端赏房收拾出来给它单独住,还给它分了进食区、休息区、玩具堆放区和如厕区,仿照现代的猫砂盆, 给它做了个专用便盆, 并撒上草木灰沙土。

  石忞本来想去看看清影,但想到它确实该好好休息休息,怕吵醒它就没去。

  文昱得知石忞已经回来, 想让人传她过来,又嫌难得等,就直接自己过来了。

  她到凤德宫的时候,步千雪正在端沐房沐浴,石忞则在书房批阅奏疏和密信,两天积压下来的量够她今天努力加班加点了。

  听路关初禀报太后来了,石忞连忙放下笔出去迎接。本来她准备等步千雪沐浴完,她再沐浴更衣,之后再去文宣殿给皇奶奶上两柱香,感谢她和老祖宗的保佑,最后去给母后请安。

  没想到母后竟然自己过来了,石忞刚走到弘德殿外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文昱一行人,连忙上前行礼道:“母后万福金安,天寒风冷,母后若想见儿臣,差人说一声,儿臣自来”。

  “我知道,但我不想再等了,进去说吧”进了弘德殿又回头吩咐道:“我和皇帝有话要说,你们都在外面候着”,说完还看了自己的典总管和路关初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路关初和文昱的典总管也都是有眼力劲的人,见两位主子进去后,就把大门关上了,亲自守在门外。

  石忞和文昱一直进到书房内才在罗汉床上一左一右坐了下来,茶水是路关初不久前刚续上的,石忞给两人各倒了一杯。

  文昱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试探性的问道:“没找到千雪吗?”,刚刚一路走来她都没看见步千雪的身影,去通报的宫侍也只说女儿回来了,她以为女儿都回来了,那步千雪肯定也已经找到了,结果不是这么回事?

  石忞小声道:“她正在沐浴.........”。

  听了石忞的话,文昱才知道之所以能找到步千雪,全靠清影带路,而步千雪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只是睡了很长一觉,这才高兴起来。

  遗憾的是,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操控这一切,所以石忞为了抓到幕后真凶才特意隐瞒已经找到步千雪的消息,文昱表示理解并支持,又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先后去了文宣殿和明月殿。

  另一边,大理观御承、刑部和督察院也在努力侦破案情,接到巨望县衙役押送来的尸体和人犯后,第一时间叫仵作进行了勘验,并提审了犯人。

  尸体勘验后并无重大发现,提审的犯人脸色苍白,走路一瘸一拐,怎么看都像被用过杖刑的,可交接的文书却并没有写刑讯逼供的过程和结果,以大理观御承多年办案经验,这人十之八九是个硬茬。

  大理观御承猜的没错,巨望县县令为了抓到逃跑之人,趁着没押解之前连夜审问了犯人,结果对方嘴硬得很,陛下又废除了审讯酷刑,只剩鞭笞、仗责和戴枷锁等力度的刑具,折腾到天亮都没得到什么有用信息,所以交接文书里才没写。

  自从石忞一行人离开巨望县后,巨望县县令为了抓到另外两个逃犯,忙得焦头烂额,还进展缓慢。

  大理观御承执掌大理观多年,不论经验、手段,还是城府都不是巨望县县令这种初出茅庐没几年的菜鸟可以比的,几番用刑下,死鸭子再硬的嘴都得招。

  自从陛下下令废除审讯酷刑后,他们就和刑部、督察院互通有无、互相学习,融合整理出了几招不见一点血和外伤,又能让对方生不如死的法子,对待那些死鸭子嘴硬的正合适。

  从犯人口中,大理观御承得到了两个有用消息,一是若他们没被追上,一过代河就分散走,最后到玄川集合;二是被追上或发生意外分散,则到江州集合。

  至于在哪里集合,犯人并不知道确切地点,因为他们以往都是通过特定标记来联系的,而且符号不止一个,级别越高的人知道的越多。

  要是以前,一般亲自动手的事是不用他们这些高层出手的,可自从今年他们内部进行了一次清洗,又莫名其妙死了一些人后,中、下线基本被清除干净,只剩了远在康国遥控指挥的教主、在华朝指挥的少教主和他们这些为数不多的高层。

  说起来,教主他们见过,少教主却比教主还神秘,没见过真容不说,交办事情也都是直接用特殊渠道下命令,就算见面也是带着面具,要做什么,从来不会和他们商量,更不会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这方面简直深的教主亲传,所以他们都是听命行事,至于为什么?目的是啥?不知道,也不敢问。

  大理观御承立马就让他把知道的所有符号和意思写了下来,又怕对方故意谎报虚假信息,便拿了些食物奖励对方,实际则在里面加了点料,让对方好好睡了一觉,醒了后立马又让对方再写一份。

  结果证明前后两份有些许出入,大理观御承不得不换一种方法,耗费大半天时间才终于拿到了正确的符号信息,立马就抄送了两份分别给刑部和督察院,并派了一队人拿着符号信息亲自前往玄川和江州实地查看。

  玄川是五川省的省府,江州则是黔山省的省府,除了都是省府这一共同点之外,还都是西南官道华国内的大城市,更是西南诸国、商旅来繁都的必经之地。

  至于和张氏被同时列为嫌疑人的另一个人,是步家大宗的下人,只是来送请帖的,昨晚上替家主出去买点东西就一直没回来,今天早上找到时,人已经死了,正准备去报案,衙役就来了,索性把管家和尸体一起带到了衙门。

  大理观御承得知后,立马就想到了杀人灭口,结果事与愿违,这个下人就是因为平日爱喝酒,年纪又有点大了,突发疾病而死,并非他杀。

  当时,这条线索断了,张氏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大理观御承他们没办法,只能对步侯府的所有人和步家大宗的人进行询问,也没有重大发现,两家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毕竟同宗同源,也不至于冒着诛族的风险去绑架中宫。

  幸好后来巨望县押来了包括张氏在内的两具尸体和一个嫌犯,并写了大致经过,这才让他们有了现在的进展。

  大理观御承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嫌犯并没有全部招供,就算招了的,也有些是半真半假的,案子看似有进展,实则有拖延时间的嫌疑。

  天色渐暗,整个繁都即将被夜色笼罩,大理观御承看着这天色,就头痛,因为陛下只给了他们三天时间,现在两天都快过去了,他们却连中宫的影子都没见着,愁啊。

  万般无奈之下,大理观御承等三人合计了一下,便准备整理整理案情,连夜进宫求见陛下,至于陛下回没回宫,他们也不清楚,只能赌一把了。

  凤德宫书房内,蜡烛已经点上,石忞正坐在书桌后批阅密信和奏疏,步千雪也坐在罗汉床上批阅奏疏,时不时交流一下,大部分时间则是安静的你批你的,我批我的。

  步千雪批的都是不太急偏常规的奏疏,所以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只要参照军密处和内阁拟的条子批复即可,万一有问题或者不懂的才会询问石忞。

  经过两人孜孜不倦的批阅,存量颇多的密信和奏疏已经批完了大半,努力一把睡觉前说不定能批完,可大臣不太给面子,大晚上在宫门外求见。

  大理观御承他们求见,石忞也没办法不见,只能一边努力批阅,一边等他们来。

  路关初进来道:“启禀陛下,御承他们到了”,此时步千雪已经转移到寝殿继续批阅,奏疏批的越多,她也知道的越多。

  “让他们进来”石忞头都没抬道,手上的笔也还在写,比较急的奏疏不多,多的是密信,而且大部分都需要回复,不然她批完了。

  大理观御承、督察院右都御使和刑部尚书三人进来行礼后,大理观御承便把案子的最新进展汇报了一下。

  听汇报的时候石忞终于停下了笔,“卿等可是有什么难处?”,总不能大晚上求见就为了跟她说这些无关痛痒的吧,他们也不是那种性格啊。

  “禀陛下,中宫失踪后,臣等近日夜不能寐,只恨不得朝夕既破案,然天不遂人愿,线索十分有限,皆赖陛下洪福,今日有了大的进展,然,此去江州、玄川一趟来回少者几日,多则十几日,明日既到破案期限,以至惴惴不安,还请陛下宽限些许时日”刑部尚书言辞恳切道。

  下三日内必须破案的命令时,石忞是真的太着急了,为了尽快找到步千雪,只能给他们下重担子,让他们有压力,现在她既然已经找到步千雪,宽限些日子也不是不可以,便宽限了他们半个月。

  又得了半个月的时间,三人这才高兴的回去了。而石忞两人还得继续批阅,一直忙到三更天才批完。

  早一步忙完的步千雪已经先行睡下,石忞忙完后习惯性的往寝殿走,进了寝殿才想起床被步千雪睡了,立马又折了回去,按两人之前说好的,她睡书房。

  石忞终于躺在了书房内暖和的罗汉床上,睡前想到:明天就是第三天了,木兰雨他们应该也要到了,怎么互换人质的消息也应该传给我了吧。